友人中午的時候給我發來微信:“你覺得我的情商低嗎?”
“哈?啥玩意兒?”說實話,這真的是我當時的第一反應。
這句話問的我一頭霧水,因為在我的眼里這是一個很奇葩的問題。
那么今天,我就想說說我對情商這個詞的認知。
首先,我要說說這個問題奇葩在哪里:情商這個詞由來已久,之前也火了好幾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可我一直不推崇所謂的情商高還是情商低,因為我覺得那只不過是社會經驗久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所以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罷了。
當然了,也不排除個別小文青,他們排斥各種所謂的職場規則,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删退闶沁@樣我們也不能說他們情商低,只能說追求不一樣。
即便如此,情商高可不是說你能如何如何的哄領導開心,如何如何的會做人,比方逢年過節送禮之類的,這些充其量也就是職場規則。能把這些規則做好的人以后行事會方便很多,但是我們千萬不可以把這樣的行為誤以為是“情商”,在我的認知上,除非是初涉職場的菜鳥,可能會被戴一個“情商低”的帽子,其他人說自己情商低的,也大多自謙。個人認為職場老手那里沒有什么情商高低之分,只有目標大小,格局高低的區別,所以更加不談別人說你情商低了。
朋友一直是一個不爭不搶淡泊名利的人,生活中樂于助人,工作中也勤勤懇懇,可這個時候她同事說她情商低,并且還沒有具體說明事情原委,我就算神通再大,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那我就想以我老大的事情舉例子。
我打心底里喜歡我老大,這是發自肺腑的話。雖然有時候她真的很討人厭,就是在她直接就我做錯的事情嚴厲批評我的時候。不過她事后會拉著我語重心長的說明道理,這點讓我心服口服。在我看來老大她并沒有這么做的必要,因為她沒有義務要好好教育我,她這么做了也不會給她漲工資。但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性耿直。而且這樣一來,我被批評的心服口服,日后也更加信服于她。從這方面分析,不得不說老大她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她一方面讓你明白做錯事情的嚴重性,一方面又告訴你錯在哪里,她之所以有這樣一系列的動作,是因為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結果,確定好方向之后不論是曲徑救國還是單刀直入,都會朝著那一個目標去做。
辦公室里有一個“老油條”式的人物存在,每次借款都能拖半年不清理。老大為此和他爭執不下十來次,最嚴重一次,直接在辦公室就大聲的吵了起來。期間“老油條”甚至無所顧忌的說出上一層大官的名號來壓制我老大。老大她聽了,自己默默的停止了爭執,任由“老油條”亂說,但都不再接話,后來“老油條”可能自覺無趣,也就走了,這事就暫時這么僵了下來。
我聽著爭吵都覺得生氣,老大明明是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做事,但是卻被所謂的“人情”壓制了,感覺好不公平。后來下午的時候,我出去有事,居然瞥見老大和那個“老油條”在聊天!兩個人坐在辦公室里,沒有其他人,就這樣靜靜的面對面談著。結果第二天“老油條”就自動過來清理自己的借款了。我很是驚訝,因為我和老大的關系還不錯,所以私下里偷偷的問她。老大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其實兩個人只有好好的坐下來,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這樣才能彼此理解,相互明白,一味的爭吵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要理性的把自己的怒火壓下去,要明白帶著那樣的情緒對工作一點幫助也沒有,還可能讓火越燒越大。更加重要的是要明白是哪里出現了問題,然后針對的找到解決的辦法!”
也許你們會覺得我老大工作有十年了,自己一路走來肯定經歷了很多的磕磕碰碰,她明白這些道理可能也是理所應當,但是我想說,這就是情商,是一種可以后天培養的能力,并非生而所得。
有耐力,有毅力,在情緒極其差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控制住自己,并且去尋找解決的辦法;對待公司新人的時候抓住她做錯事的當下直接指出讓其深刻的記住犯錯的嚴重性,而后說明道理收服人心……這些都是情商高的表現。甚至是說白了,和情商高的人在一起會有一種由衷的佩服,也很樂意和她接觸。
但有時候情商又是另外一種表現方式。
之前我和室友關系鬧得很僵,甚至有時我會直接在宿舍和她會吵得不可開交。雖然后來公司領導介入,情況有所好轉,但由此,我打心底里討厭她。后面有次下班后,她還沒有回宿舍,但是天空陰沉沉的,眼看雨就要傾盆而下。這時我看見她的衣服在外面晾曬著沒有來得及收拾進來,但我準備不予理睬,視若無睹的關上了窗戶轉身離開,甚至期待雨越大越好??删驮谟昙磳⒙湎聛淼乃查g,我一個疾步走回去,打開了落地窗,把她的衣服收了進來。
因為就在那一個瞬間,我突然間想明白:如果我不去幫她,不把她的衣服收進來,那么我自己會變成一個我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變成了一個和她一樣的人。而這,并不是我想看到的,我不希望我因為討厭她就把自己變成一個自己討厭的人。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做到不因外界的因,干擾內心的本我。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情商。有時候培養情商不在于改變了原來的自己,而在于歷盡世態炎涼之后依舊有勇氣依舊保持原來的自己。
我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菜鳥,我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我只能以我現在尚且稚嫩的眼光去認識這個世界,去感悟這個世界。有語云“成功沒有捷徑”,亦有“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才分之一的靈感”,這都說明了腳踏實地的重要性,不論是人情世故還是其他方面,沒有人生來就是天才,必須要經歷過,才能懂。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
同理,我想說:給我時間和歷練,我給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