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第五天,白天忙起來的時候就覺得還好,一到晚上的時候就會更嚴重一些。陪筱曉讀書,讀了一會兒,鼻塞嚴重,聲音也很有磁性。于是請求筱爸來支援,繼續陪筱曉讀書玩耍。
喝完藥,我可以坐在暖暖的被窩里寫下這些文字。
早上的時候,聽了一期關于“婚姻里的冰冷時刻,男人到底在沉默什么?”這也是我之前在公眾號反饋想要聽的內容。里面有許多的文字與我產生了很深的連接和共鳴。
男人需要空間,女人需要親密。所以,當男人沉默的時候,總是會讓女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太多的問題都是“想出來”的。問題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多。
這個問題是當今社會里的一個蠻普遍的現象。聽起來他們的“沉默”,被我們解讀成了“冷暴力”,進而讓人覺得有一種很深的無力感與被“拋棄”的難受。
而那個轉身,其實就在于我們對待這份“沉默”的態度是怎樣。這一年多的時間,慢慢的在筱爸的“沉默”中。去尋找到我們之間的那份“界限”。他有他成長過程中需要自己修習的部分。不管他的沉默是因為什么,他選擇沉默我便可以選擇“尊重”。尊重是不讓自己被他的“沉默”勾住,讓他可以有一個空間去修習和處理自己的一些事情。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關于“沉默”為什么會被我們理解為“冷暴力”。于我自己來說,是因為有一些限制性信念的存在。當看見身邊的人不開心,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我似乎是“有義務”讓別人去開心。這背后是“我不允許自己不開心”,信念里認為“悲傷、憤怒”都是不好的情緒。另一個點,是兒時的父親,父親總是一副不茍言笑的樣子。只要他臉色變了,整個人處于“沉默和不開心”的狀態。整個家的氛圍也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所以,當看見筱爸的“沉默和不開心”的狀態時,會喚起我兒時那些讓我覺得無力和害怕的情緒。
所以,想要在婚姻關系里去看見對方“沉默”背后的需要。首先需要看見自己面對這份沉默,有怎樣念頭升起。然后去看見和允許他們,才能讓自己有一個穩穩的狀態。最后才能做到給對方一個空間,也釋然自己不去為它買單。
和筱曉的臥談會
媽媽:筱曉,今天小姨,家婆和家公他們過來耍的是不是?
筱曉:嗯。
媽媽:今天,你其實是想要去小姨家玩的是不是?
筱曉:(略帶哭腔……)嗯……
媽媽:嗯,媽媽知道的。媽媽答應你,這周抽時間帶你去小姨家玩,好不好?
筱曉:嗯。(開心起來……)
媽媽:嗯。筱曉,你知道嗎?家公有時候要去小姨家不能在這邊帶筱曉,不是因為筱曉不乖,也不是因為筱曉不聽話。而是因為,他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小姨要開始上課了 ,他要和家婆一起幫忙帶妹妹。
筱曉:(突然大哭起來,久久不能平復。因為爺爺有時候會跟她講。因為她不乖,所以家公走了。我想,這個點在她心里埋下的是許多難過的情緒)
媽媽:(立刻抱抱她,給她重復許多遍……)筱曉,你已經非常棒了。媽媽看見你每天,不管跟家公,還是跟爺爺,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媽媽覺得你做得已經足夠好,有時候有些事情甚至比爸爸媽媽還要做得好。家公不能留下來帶你,不是因為你不乖,也不是因為你不聽話,你不好。是因為他有其他事情要處理,等他處理完,就可以來帶你玩。
筱曉:(情緒開始慢慢平復下來)家公哪里去了?
媽媽:去小姨家了。
筱曉:筱曉去小姨家。
媽媽:好,過兩天媽媽給家公打電話讓他帶你去去小姨家,好不好?
筱曉:(不愿意……)嗯……
媽媽:那媽媽明天給家公打電話,問他有沒有時間來帶你去小姨家好不好?
筱曉:嗯
媽媽:嗯。好的。
筱曉:坐公交車
媽媽:對,坐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