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博物館:欣賞美女如云的名畫————西班牙、法國圣誕之旅(26)

盧浮宮博物館:欣賞美女如云的名畫

————西班牙、法國圣誕之旅(26)

盧浮宮收藏和展出的歷代繪畫,女性形象的描繪幾乎占據主導的地位,包括許多不同類型女性的肖像畫,還有眾多源自《圣經》的宗教故事和古代神話傳說的女性人物。按照當時繪畫界的規矩,裸體女性的形象只能出現在宗教故事和神話傳題材的畫作中。根據介紹,其實這些繪畫創作時都是有生活原型或人體模特兒為寫實藍本的。這類畫作是以人性表現神性?還是借神表現人?以專業藝術的角度去闡釋、去理解其中的內涵蘊意,還是很費口舌的。我認為,作為一位普普通通的游客,大可不必糾結于此,來到盧浮宮,就憑你的眼睛去觀賞,去感受,怡情悅性,養眼娛樂,足矣!——那可是人世間最美麗動人的女性之美!

關于參觀盧浮宮的藝術的觀感,已有許多網友作了很詳盡和專業的介紹,我這幾篇博文,只是一位對藝術很外行的普通參觀者的一點自己的感受,很樂意與大家分享。歡迎擴展閱讀:

盧浮宮與凡爾賽宮:繪畫中的“宏大敘事”——西班牙、法國圣誕之旅(25)

盧浮宮雕塑的帥哥靚女,永恒的古典美——西班牙、法國圣誕之旅(27)

《蒙娜麗莎》,盧浮宮繪畫中的頭號美女。她那神秘微笑,每天都吸引眾多觀賞者,這里是盧浮宮永遠人氣最旺的展位。

達·芬奇,這位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意大利畫家晚年是生活在法國,他應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之邀,來到法國定居,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氣。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法國歷代君王對藝術和藝術家的重視,(后來,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據此1818年繪制油畫《達·芬奇之死》,也收藏在盧浮宮)這也容易理解,達·芬奇這幅最偉大的作品為什么會收藏在巴黎盧浮宮。

《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另兩件是雕塑《維納斯》和《勝利女神》。

達·芬奇《圣母子與圣安娜》,約 1513—1515年

《圣安娜與圣母子》繪畫的傳神,如果仔細觀察,達芬奇的圣安娜與圣母子,三個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圣安娜是慈祥,圣母是摒棄感情的圣潔,而圣子則是超越年齡和活動的慈愛和堅毅。這種細致的刻畫,將這一幅與其他家庭場景區分開來,看到他的人會第一時間感到它的與眾不同,亦是不可言喻的神圣和光輝充滿畫面。——其實,更容易讓人理解的是,畫面表達了一種人間家庭的天倫之情!

1484年意大利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1445~1510年):《站在博雅七藝面前的年輕人》(Young man (Lorenzo Tornabuoni ) before the Seven liberal arts),1484年

畫中的維納斯領著年輕人來到博雅七藝面前,希望他能學識廣博。

博雅七藝(Seven Liberal Arts)是指:文法(Grammar)、修辭(Rhetoric)、邏輯(Logic)、算術(Arithmetic)、幾何(Geometry)、天文(Astronomy)和音樂(Music)


意大利畫家弗拉·菲利波·利比 (Fra Filippo Lippi 1406-1469),《圣母子被天使圍繞》

《圣人環繞著圣母圣子》。意大利佛羅倫薩畫家弗朗西斯科·佩塞利諾(Francesco Pesellino,或稱Francesco di Stefano,1422-1457)



意大利畫家安德烈亞·曼泰尼亞的《帕那索斯山》, 1495—1497年布蛋彩畫

14世紀 90年代,曼托瓦侯爵伊莎貝拉·埃斯泰向年事已高但依然活躍于畫壇的藝術大師安德烈亞·曼泰尼亞訂購了兩幅畫作,用以裝飾她個人的小書房。這位女侯爵親自選定了畫面應表現的內容與主題,包括透過優雅的人物形象表達豐富的象征意義、寓意和混合而成的故事情節,并且除曼泰尼亞外,還委托羅倫佐·科斯塔和佩魯吉諾再分別繪制一幅作品。這四幅畫如今被盧浮宮悉數收藏。《帕那索斯山》,又名《歡愉中的馬爾斯與維納斯、維納斯的丈夫伏爾甘、彈奏七弦豎琴的俄耳甫斯及九位舞蹈的仙女》,是這組作品中最先完成的畫作??梢韵胂蟮玫?,當它被掛在書房中后,伊莎貝拉以欣賞的目光望著畫面中銜接流暢的人物形象和他們舒展、會聚、相似和呼應的肢體動作,以及飄舞的褶裙、長矛、手杖、山石和枝葉,滿意之情溢于言表。畫面左側一對謎樣的圖案被認為隱含著神話的色彩,傳說繆斯女神的歌聲引發了火山噴發,也就是左側山峰頂部的崩塌。不過,墨丘利的坐騎——長有雙翼的飛馬珀伽索斯能夠通過踩踏地面制止這場災難。

意大利畫家洛倫佐.科斯塔(Lorenzo Costa)(1460-1535)的《繆斯的世界》,創作大約在1505-1506年間。這幅畫描繪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與九位繆斯女神一起狂歡的場景。

《莎樂美接受約翰的頭顱》,意大利 貝爾納迪諾·倫尼 ((1480-1532年),創作于1510年

描繪的是圣經題材。希律王與兄妻埃洛特通奸而為約翰所斥,記恨在心,一天希律王生日歡宴,乘興許諾女兒莎樂美要什么給什么,女兒問母親要什么? 母親埃洛特提出要約翰的頭。希律王對約翰一向有敬畏之感,自己既已出言無法收回,即下令取約翰的首級。畫中正是描繪這一情節。

畫家以半身特寫造型,并沒有渲染殘忍的悲劇場面,而是借描繪人物的肖像。兩個一交一接的手勢穩定了畫面構圖,而莎樂美轉首向外,似乎與人物的神情并無聯系。畫家著意描繪一位年輕貌美的婦人倒成了畫中主題。

莎樂美肖像式造型具有善良美麗的面貌和豐滿充盈的身體,表現出畫家堅實的造型功力。這里宗教內容不是畫家所要表現的主題,而表現人和描繪人的美貌才是主要的。


蘭伯特·蘇斯特利斯《維納斯、丘比特和馬爾斯》, 1548—1550年

丘比特的出現,使這個女性形象的愛神維納斯的身份不言自明。小愛神將他的箭指向了一對鴿子,而鴿子是維納斯最典型的象征物之一,傳說中通常伴隨其左右。從畫面右側走來的那個戰士是戰神馬爾斯,他是維納斯的情人。這幅畫如果被掛在陳列 16世紀意大利繪畫名作的展廳內,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蘭伯特·蘇斯特利斯(或名“來自阿姆斯特丹的蘭伯特”)是“意大利式”畫家的代表人物,他對意大利繪畫如此傾心和投入,以至徹底實現了從北歐風格向意大利風格的滲透轉變。他的作品完美地吸收了威尼斯畫派的風格,而這種畫風是他自 16世紀 30年代中期作為風景畫能手進入提香的畫室后,向提香習得的。蘭伯特一直留在提香的身邊,并于 1548年和 1550年兩次陪同大師前往奧格斯堡,接受查理五世的召見。很可能正是在此期間,他應富有的富格爾家族的委托,繪制了這幅以維納斯、丘比特和馬爾斯為題材的油畫作品。遠景中的自然景色具有極為明顯的北歐繪畫風格特征——遼闊的全景、深遠的畫面空間和明亮而獨特的環境氛圍,而維納斯身后的帷幔則是借鑒了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不過,蘭伯特筆下維納斯的姿態造型與提香作品中那位端莊拘謹的愛神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反映了畫家對帕爾米賈尼諾畫的那些神情倦怠、體型修長的人物形象有更為濃厚的興趣。蘭伯特后來再沒有回過荷蘭,他在帕多瓦定居下來,并在繪畫事業上取得了成功,被公認為“繪畫才能卓著的”、偉大的色彩畫家。


意大利畫家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女人小孩和狗》,創作年代:1546 -

1548年

法國畫家 安格爾《大宮女》,創作于1814年,畫作描繪了具有強烈東方情調的土耳其宮女的裸體形象。為了凸顯女性背部曲線的優美,他故意拉長人物的腰身。古典主義畫派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靜肅穆只美,這幅《大宮女》就完美地體現出安格爾的美學追求。

安-路易·吉羅代·德·魯西-特里奧松《阿達拉的下葬》, 1808年畫布油畫 207 × 267 cm 1818年購買收藏《阿達拉的下葬》是王朝復辟時期購買的畫作,最初收藏在盧森堡宮。在當時,這座宮殿剛剛被改造一新,成為一座面向藝術家們開放的博物館。雖然這幅畫創作于 10年前的拿破侖時代,但它并沒有因此被視為一件危險之物,因為它的主題取材于當時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夏多布里昂的名著《阿達拉》,與大革命無半點瓜葛,不存在任何政治或世俗隱喻?!栋⑦_拉》出版于 1801年,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野蠻人”之間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其異國情調吸引了后來的許多畫家,為他們提供了創作靈感。夏多布里昂運用于文學作品的題材也被藝術家運用到了畫作之中,憂郁而柔和的色調和強烈的明暗對比無疑是前期浪漫主義的風格特征,既富于戲劇性,又溫情傷感,與更為理性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在作品中相得益彰。吉羅代畫完這幅作品后,次年又為夏多布里昂繪制了一幅著名畫像,生動地塑造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家形象——一個頭發蓬亂、憂郁的天才。'

法國畫家 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特(Fran?ois-EdouardPicot,1786-1868)《丘比特與普賽克》。

格羅(Baron Gros,1771—1835),法國浪漫派畫家,肖像畫《克里斯汀·博耶》《克里斯汀·博耶》。



雅克-路易·大衛《雷卡米埃夫人像》, 1800年。

這幅未完成的名作,是大衛職業生涯核心時期的作品。當時的他,作為拿破侖時代的官方畫家,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 1800年的到來,催人奮進的大革命業已化作了回憶。大衛的作品雖然華麗宏偉、氣勢非凡,卻也免不了遭到一些評論家的批評,被認為是歌功頌德的產物。不過,他的肖像畫依然是其個性和風格的最有力見證,而這幅《雷卡米埃夫人像》便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畫中這位美麗的貴婦人顯得優雅而溫柔,她微微轉過頭來,將纖細而敏感的面孔朝向觀畫者。她的姿態雖然經過了精心設計,但卻讓人覺得格外純樸。畫面環境異常簡潔,左側那只細長的三足燈架成為構圖和繪畫空間內的重要參照物。強勁有力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靠墊、服飾和編織而成、閃現著光亮的鬈曲秀發,與罕見的簡潔環境形成了呼應。


法國畫家路易.大衛的《帕里斯與海倫的愛》The Loves of Paris and Helen,創作年代:1788年

講的是帕里斯誘拐海倫的故事。

帕里斯是特洛伊的小王子,赫克托的弟弟。在去希臘的途中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神話中與三位女神的金蘋果有關),墨涅拉俄斯于是找了他哥哥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一起去攻打特洛伊,導致了特洛伊的覆滅和國王幾乎全家的死亡。



弗朗索瓦·布歇《浴后的狄安娜》, 1742年畫布油畫 56 × 73 cm 1852年購買收藏

布歇是 18世紀法國文化與風尚的標志性藝術家,以放蕩不羈和富于個性的風格創作了大量神話、性愛、情色題材的香艷畫作,展現了盛行于凡爾賽宮廷的尋歡作樂、矯揉造作、充滿誘惑的精神情趣。在凡爾賽宮,他是蓬巴杜夫人的寵兒,為后者繪制了許多美麗動人的肖像作品。盡管布歇在同時代人之中廣受好評和贊賞,但到了新古典主義時期,卻因作品被認為輕佻浮薄、趣味低俗而遭到了被埋沒的命運,直至 19世紀中期才與同樣活躍于路易十五統治時期的其他一些畫家共同得到了世人的重新評判。布歇獲得過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羅馬獎, 1728至 1731年赴意大利學習,潛心研究拉斐爾、柯勒喬和皮耶特羅·達·科爾托納的作品風格,從這幅作品就可以看出那次意大利之行對他的影響。畫中用金黃色描繪的女神裸體柔嫩細膩,具有柯勒喬的風格。這幅畫是布歇的精湛畫技尤其是繪制裸體的嫻熟技藝的真實證明,證明了他不僅是一個卓越的色彩畫家,而且是一個出色的設計師。。


《沐浴中的蘇珊娜》,法國畫家 吉恩-巴布提斯特·桑提爾(1651~1717)

此畫取材于《圣經外典》中的《達尼耶路傳》,這是一個迷人而有趣的宗教傳說:從前有一美人,名蘇珊娜,她嫁給一位巴比倫巨商約基姆為妻。由于她為人賢淑,秉性善良,丈夫非常愛她,她不僅生活優裕,且也忠于自己的丈夫。

一次,她在家中花園的水池里沐浴,被兩個好色的長老暗中偷窺,他們想上前玷污她,遭到蘇珊娜嚴詞拒絕。兩個長老怕蘇珊娜向丈夫揭發而敗露自己的丑行,便決意先發制人,誣告蘇珊娜不貞。糾紛一直鬧到埃及法老那里,蘇珊娜終被定為死刑。

此事被先知但以理獲悉,蘇珊娜的冤情得到申張,兩個長老也被判以烙刑。蘇珊娜從此就成了希伯來民間故事中的貞女象征。

這幅作品塑造了一位體態優美,面容姣好的女性形象。畫中蘇珊娜側身而坐,頭部略微低垂,似乎她的視線正注視著水中自己美麗的倒影。她的右手正在擦拭身上的水痕,一條腿彎曲著,左手放在彎曲的腿上,形成一個優美動人的金字塔形。豐腴的肉體、潔白的肌膚令人陶醉,春情蕩漾的臉令人震顫,背景是肅穆幽暗的古代大理石墻垣,彎曲地延伸遠處,造成一種強烈的空間感,而偷看的兩個老人,雖然還在點明主題,但故事性已消失殆盡。

法國畫家讓-費朗索瓦·德·特魯瓦 (Jean-Francois de Troy 1679-1752年 ) 的作品


《埃利澤和利百加》(Eliezer and Rebecca),法國畫家夸佩勒(Antoine Coypel 1661-1722) , 創作于1701。

畫的內容是舊約圣經故事《井邊的利百加》。亞伯拉罕,為了給兒子以撒找一個好妻子,派遣他的管家,埃利澤(Eliezer)去“尋找合適的新娘”,在一口水井邊遇到善良的少女利百加(Rebecca)供他飲水,埃利澤一眼就看中了利百加。? ? 亞伯拉罕也很喜歡利百加,于是,以撒迎娶了利百加,他們生出和養育了著名的以色列(原名雅各).


意大利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德·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好運》(又名《女算命師》), 1594—1599年

吉卜賽女子一面為這位衣著華麗的小伙子解讀手相,一面靈巧嫻熟地退下他手指上的戒指。卡拉瓦喬就這個題材創作的另一幅作品,現為羅馬卡皮托利尼博物館收藏。通常認為,這幅作品是卡拉瓦喬抵達羅馬后不久繪制的,當時的他欲借此畫表明其顛覆古典繪畫范式的創作傾向:“我叫住了一個正巧當街路過的吉卜賽女人,把她帶到旅店,讓她擺出給人算命占卜的姿勢,給她畫了像……我又畫了一個小伙子,他將戴手套的那只手搭在佩劍上,另一只手脫去手套后遞給吉卜賽女人,讓她拿著仔細觀察……”構圖新奇大膽,畫布材質、畫面尺寸和光照效果完美契合,反映了卡拉瓦喬在學徒時期所受倫巴第藝術的影響和他對喬爾喬內繪畫風格的掌握,但這些只是其創新內容的部分體現,因為他將以此作為序曲,開創一場詮釋“繪畫”本義的真正的藝術革命。在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在空間安排上表現出絕對的原創性,人物形象沒有被局限在畫面的任何一個平面之中。紈绔少年的佩劍和帽子上的羽毛構成反向對立的顯眼的對角線,沿對角線擴展的形體傳達了他自信與傲慢的性格特征。對比之下,吉卜賽女子的形象顯得更為內斂和緊湊,從她那寬大而下垂的衣袖中伸出的雙手就像拈花一般,散發著強烈的美感。


法國畫家喬治·德·拉圖爾《伊雷娜看護圣塞巴斯蒂安》,早于 1649年這幅畫 1945年在布瓦昂澤賴的小教堂內被發現,被認為與 1649年呂內維爾城贈送給洛林大區總督的那幅《圣塞巴斯蒂安》同屬拉圖爾的同一組作品。拉圖爾 1620年移居呂內維爾,并于 1652年在那里去世。這幅畫既是他畫過的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之一,構圖中極為少見地出現了五個人物形象,同時又是他創作的最后幾件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夜晚場景。伴隨著這種光線處理的是簡潔的圖案、純凈的姿態造型和樸素而有限的色彩運用。畫面被一系列相互呼應和重復的形狀賦予了節奏感:左側那棵圣塞巴斯蒂安受刑時被綁縛于其上的樹(或立柱)與右側那位直立著的悲痛的女子構成了對照,而纏繞在樹上的繩子的螺旋形狀又為交織舞動的火焰所重復。在搖曳火光的映照下,一切都以慢動作進行,簡化到極致的人物形體似乎仿效了立體派的風格,其雕塑感在火光中顯得更加突出。悲痛的女子們如站在古典唱詩臺的人,。這幅畫 1945年在布瓦昂澤賴的小教堂內被發現,被認為與 1649年呂內維爾城贈送給洛林大區總督的那幅《圣塞巴斯蒂安》同屬拉圖爾的同一組作品。拉圖爾 1620年移居呂內維爾,并于 1652年在那里去世。這幅畫既是他畫過的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之一,構圖中極為少見地出現了五個人物形象,同時又是他創作的最后幾件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夜晚場景。伴隨著這種光線處理的是簡潔的圖案、純凈的姿態造型和樸素而有限的色彩運用。畫面被一系列相互呼應和重復的形狀賦予了節奏感:左側那棵圣塞巴斯蒂安受刑時被綁縛于其上的樹(或立柱)與右側那位直立著的悲痛的女子構成了對照,而纏繞在樹上的繩子的螺旋形狀又為交織舞動的火焰所重復。在搖曳火光的映照下,一切都以慢動作進行,簡化到極致的人物形體似乎仿效了立體派的風格,其雕塑感在火光中顯得更加突出。悲痛的女子們如站在古典唱詩臺的人一般漸次升高,默默地“合唱”著這段悲慘的命運。


喬治·德·拉圖爾《玩牌的作弊者》,約 1635年

年輕公子的面孔被光線照得透亮,象征著善良與無邪,同時也象征著沉迷于名妓提供的享樂、即將遭到戲弄者的天真與幼稚。與之構成對比的是作弊者的面孔,它隱沒在半明半暗之中,是罪惡的象征。這幅著名的畫作于 1926年被發現,標志著對拉圖爾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日?!卑l掘工作的開始。畫板的左下緣上署有畫家的簽名,然而其創作年代卻眾說紛紜。拉圖爾所畫的“玩牌的作弊者”這個主題,最早可見于卡拉瓦喬的作品,且為他之后的畫家所頻繁使用。除這個主題外,當時同樣較為常見的浪子被女人騙光錢財的題材也被融入了這幅作品之中。畫中齊集了 17世紀的道德觀所認為最具誘惑的三種事物——女人、賭博和美酒,使觀畫者對此陷入了沉思。緊張不安的靜止感籠罩著整個畫面,并與一股奇怪的莊重感和諷刺意味相融合,令凝視得出神的觀畫者深深地陶醉于其中。完全黑暗的背景突出了精美絕倫的純繪畫部分,如長頸大肚酒瓶和葡萄酒杯這類靜物,畫面中央那位名妓服裝上的細節,以及最右邊年輕公子的哥薩克式上衣。拉圖爾還畫過另一個版本的《玩牌的作弊者》。在那幅畫中,作弊用的那張紙牌不再是本畫中的方塊“ A”,而是換成了梅花“ A”。



喬治·德·拉圖爾《油燈前的馬達萊娜》, 1640—1645年

我們現在所欣賞的是拉圖爾的一幅夜晚場景。他在職業生涯的后半段中,似乎轉變了創作方向,越來越傾向于表現畫中的這種光線效果,因為他能夠從中促進和深化自己對人類處境的基本問題的思考。這幅畫象征著空虛的俗世與崇高的精神苦修之間的對比,是拉圖爾創作的馬達萊娜題材畫作中唯一一幅署名的作品。在被燭焰刺破的黑暗中,馬達萊娜正在平靜地懺悔苦修:她坐著,腰上扎著苦行帶,兩眼凝視著象征她所消耗的時間的蠟燭,右手輕撫著膝上的骷髏頭。顯然,她已經做出了抉擇,選擇從這個充滿欺騙的世界隱退,過一種孤獨而簡樸的生活。拉圖爾也從他的畫作中消去了所有世俗的元素,代之以簡約而謙恭的人物造型、樸素的色彩運用和精簡的構圖層次。

(介紹文字輯錄于網上資料與《偉大的博物館: 巴黎盧浮宮》一書)

(2019-03-04)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引言 沿著這一參觀線路,您可以欣賞或重溫盧浮宮部分最著名的杰作。 當盧浮宮于1793年開始向公眾開放展示法國國王的...
    自由的野馬閱讀 1,382評論 0 3
  • 不久前,我媽就抱怨時間過得太快,轉眼間我們都已經長大,不再是守在她身邊的孩子。 她說過:“小時候,日子是按天過的,...
    真qiao有li閱讀 291評論 4 4
  • 我們有著許多共性,該有的都有,只不過程度不同,習慣不同,環境不同,表現也就不同。 該克制的要克制,明白了卻...
    夷真閱讀 243評論 0 0
  • 云深到有如海洋 鯨落下好比星光 你的船是無邊的遐想 馳騁在沉默的邊疆 魚群是話語的波浪 侵襲每一寸海洋 你說你懷念...
    Whalefell閱讀 321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