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的早茶
說起早茶,也是湛江的一大特色。
走在大街上,留意路邊的商鋪,會發現很多招牌上寫有早茶字樣,而且多是環境較好的大的酒樓。所謂的早茶,其實是湛江人的一種休閑、愜意的生活方式,每到周末或者特殊的日子,或者有親朋好友來聚,湛江人就會到酒店去喝早茶。
一般有早茶的地方都是規模很大的酒店(飯店),有的是整層樓,面積最少也要五六百平,一般都要一千多平米,還有的幾層樓,有包間、也有大廳,如果是節假日都要提前訂才有位置。早茶一般都是從早上八九點鐘一直喝到中午十一二點的,早茶也不僅僅是茶,而是各種小點心、小吃,各種飲品和茶的統稱。外地人可能不能理解,把茶和點心一起吃,而且是在那么嘈雜的環境里,真是糟蹋了茶的清香和各種優雅意境,但是湛江人卻樂此不疲。
我來湛江幾年的時間,很少去喝早茶,一來我不太喜歡那種吃法,二來我不喜歡熱鬧,另外我也覺得浪費時間。偶爾受邀去喝過幾次,我對早茶的了解也就是在那幾次參與中建立的。在大廳里的環境比較嘈雜,因為一般都是家人休閑的,所以很多都是老老小小一大家占一桌,特別是小孩子多,湛江人說話又普遍聲音大、音調高,所以很是吵鬧。而且在大廳里的,需要客人自己根據需要去前臺(不是酒店的前臺,而是擺放各種吃食的臺子)點餐并且自己將選好的各種點心端到自己的座位。因為人多,點餐的時候也需要勇敢地往前擠,像我這種什么事都不愿意爭的“斯文”人,可能就得等別人都吃完了,我才能搶上槽。而從點餐臺到座位也要小心穿行于人流和桌與桌之間的空隙才能到達目的地。總之吃早茶也是一項技術活,這也是我不喜歡喝早茶的原因之一。
早茶店的小吃是很豐富的,艾、腸粉、炒粉、蛋撻、棗糕、芋頭糕、玉米、紅薯、油條、各種包以及各種精致的小點心,看著讓人很有食欲,此外還有煮豬肚、魚丸等。喝的東西中,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客人坐定后,服務員都會首先過來問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用酒精塊點燃先燒開水,一般一桌會給兩個壺燒水。水燒開后,把茶包打開放到茶壺(一般是玻璃的,上面有一個茶漏,坐在壺上面,旁邊有一個按鈕,用來控制茶漏里的水漏到壺里的機關)上面的茶漏里,然后將開水澆上去,稍等一會兒,再按下按鈕,茶水就漏到茶壺里,然后接著倒水、漏水,直到壺八分滿,然后就用這個茶水先把所有人的餐具沖洗一遍。這也是湛江人的一個特點,不管走到哪,不管飯店的餐具是否干凈,在飯店吃飯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沖洗餐具。沖洗的水倒在桌上的空盆里,然后由服務員收走(提醒一下外地人,來湛江飯店吃飯,一般桌上客人坐定之后,服務員會拿來一大壺茶水,記住,這茶水湛江人是用來沖洗餐具的)。沖洗完餐具,這第一壺水基本就用完了,然后再燒水,這次再燒開的水泡的茶就是用來喝的了。這時點好的各種小吃也端來了,于是就邊吃各種小吃,邊喝茶,邊聊天,吃著吃著,隨時需要什么再去添加。喝的東西除了茶水,還有各種粥(菜粥、皮帶瘦肉粥、番薯粥、紅豆粥、海鮮粥、雞肉粥等應有盡有)、豆漿、咖啡、牛奶以及各種飲料。小孩子基本上會選擇飲料之類的,大人基本上都是喝茶的。因為本來就是休閑來的,所以,一頓早茶喝一上午是很普遍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在大廳的消費差不多人均五六十元,而在包房里費用就相對較高了,具體也還要看所選擇的酒店不同而價格也有差異。一般普通人家聚會就會在大廳里,而宴請外人或者條件較好的人家就會選擇在包房。如果是在包房里面吃早茶,就不用客人自己去外面點餐了,會有服務員拿單過來,或者直接推車過來,車上放著各種吃食,客人可以直接從車上選擇。而且包房里也比較安靜,環境較好。
從早茶文化中可以感受到湛江的慢節奏,以及湛江人的從容。讓我想起了雪師常說的話,“反正我們又不急著死,慢慢來,不要著急!”湛江人有很多是很能吃苦的,而且也多有經濟頭腦,但是他們能在洶涌的經濟大潮中保持一份平和從容,能在忙碌中給自己的身心適當地放假,是很難得的。如果是幾年前看到這些,我可能會對此頗有微詞,因為那時的我已經被流行價值體系裹挾,人像上緊的發條一樣根本就停不下來,更沒有靜下心來想想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但是現在的我,對此是心生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