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上進心怎么辦?”這是我聽到最多的問題了。是的,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優秀呢?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喪失了這一點,除非父母催促,否則他們永遠沒有做出改變的那一天。
基于此,家長又應該怎么辦呢?親愛的父母,您了解什么是“馬繩效應”嗎?要不先來了解一下?
鄰居小梅最近很是頭疼,令她頭疼的,既不是家庭也不是事業,而是她那個倒霉孩子泡泡。
沒錯,泡泡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平時總是喜歡玩著玩那,似乎永遠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每次都要等媽媽催他寫作業時,他才想起有作業這回事。
當然小梅也免不了要被老師叫去談話。關于這一點小梅很是痛心,她覺得自己舍棄了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結果換來的卻是這個!
她很不明白,為什么孩子連一點上進心都沒有,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又會有什么出息呢?想到這,她就很是痛心,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做出改變。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句話:“:孩子有沒有上進心,是上天就注定的!”
這種言論我不敢茍同,但其實除了先天因素以外,后天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如果家長不想認命的話,那就看看以下這幾條吧!
01.為什么孩子會沒有上進心呢?是他天生如此嗎?
父母給孩子的愛太過充裕。什么叫做太過充裕呢,換句話說就是太過溺愛,誠然,如今的家庭大多都是一個或兩個孩子,按理說兩個孩子就算是多的了。
所以基于此,很多家長都會把自己的愛過多的給予孩子,希望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生活,更好的教育。
這種想法是沒錯的,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過,這種愛會不會讓孩子發生畸變呢?換句話說,他還懂不懂前進的意義在哪里呢?
如果家長給他提供好了一切,他只享受現成的,他還會不會有擺脫舒適圈的能力呢?也許有,但是在每天的享受之中,就會漸漸被消磨掉了,很可能最后連渣都沒有了。
到那個時候,父母還有動力在催促他向前嗎?恐怕即使父母有,孩子也沒有了。
當然除了父母的教育問題以外,孩子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弊病。有些孩子非常懶惰,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好,有可能是后天環境的影響。
總之,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沒有一個計劃,因為沒有計劃,所以就沒有自律性,更沒有追逐自己向前的原因,所以在這一天有一天的消磨之中,他們漸漸迷失了心智,后來也就什么都不剩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總結了,只能說,父母要想真正的做出改變,首先要讓孩子改掉懶惰這個毛病。
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沒有上進心時,總會非常的著急,希望能夠采取一些極端手段來讓孩子迅速成長。但其實在這極端的背后,必定會存在畸形。究竟是哪些畸形呢?
02.家長怎樣才能讓孩子有上進心呢?看看這些家長的錯誤做法有哪些吧!
對孩子施以拳腳,希望以此能讓孩子長個教訓。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家長的背后一定有一顆強大的愛在支撐著他,如果不是過分愛孩子,他們又怎么會想出這種方法呢?
但愛歸愛,有的時候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果一味的打孩子、罵孩子,肯定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到頭來,不但沒有被激發,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這又是何必呢?
除了打孩子以外,有很多家長也希望通過冷言冷語來諷刺孩子,希望能夠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當然這種想法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小學六年級數學輔導但是不敢茍同,用冷言冷語傷害孩子和打罵孩子是同一個道理,都是希望通過刺激孩子腦神經,刺激孩子自尊心來使他做出一定的反應。
但有的時候,一些孩子并不會像家長所想象的那么聽話,他們是敏感而又脆弱的。在父母的傷害之下,他們不但不會擁有上進心,反而會越來越懦弱,甚至連以前都不如。
那么,家長怎樣才能正確的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呢?您了解過什么是馬繩效應嗎?馬繩效應究竟講的什么呢?了解了這一點之后,你應該就知道該怎么辦了。
03.怎樣才能正確地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呢?
其實所謂的馬繩效應,道理很簡單,它就是指再懶惰的馬,只要有馬繩來咬它,它就會奮勇向前。
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機制在催促,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奮勇向前的,當然也得在合理的情況下進行才可以。
所以基于這一點,家長一定要做出一定的改變。比如積極的為孩子制定計劃,制定目標,正如前文所說的,很多孩子正是因為懶惰沒有目標,才會迷茫至此。所以作為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這一點。
比如今天應該做什么作業,該先做哪個等等,通過制定小而細的計劃來讓孩子明確自己究竟該做什么。
這樣一來,他就會對目標計劃有一個更清楚的概念,一點點的執行,一點點的做出改變,效果就很明顯了。
當然除此之外,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比如自己在平時需要積極的做一些事情,給孩子展現自己奮發向上的一面,讓孩子明白,原來擁有上進心是一件這么美妙的事情!
在做出改變以后,孩子自然就會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在哪里了,然后銳意前行,以父母為榜樣,繼續做出改變,這想必是全天下父母最愿意看到的了。
不管怎么說,孩子還小,在其做出一定改變時,父母一定的激勵和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這些幫助和支持,孩子才會跑得更高,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