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鬼腳七曾經問過加措活佛怎么看待情緒,活佛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們控制不好情緒,一是我們修行不夠,而是我們接觸了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的人與事。當我們的情緒受到影響時,適當地遠離負面的環境,讓自己平息下來。冥想一些快樂的人與事,或者來一次遠行,讓心胸開闊起來,再回頭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釋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不懂得退就會越攪越大。
加措活佛說的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方法,但是很多時候讓我們控制好情緒還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我在朋友圈問過有多少人對情緒管理感興趣,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人回復了我,而且是來自各個不同行業的朋友,這說明情緒管理其實特別重要,只是我們很少人認真地對待這話題。
大多數人只是會告訴自己通過冥想、深呼吸、暗示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已,我們并沒有深入了解“情緒”。
在我意識到自己碰到某些雷點時,情緒特別容易激動,我就想過為啥會這樣?無獨有偶,正巧碰見了希坦博士的情緒管理課程,也就報名學習了。接下來打算和大家分享學習心得,也算學習筆記吧。
2
在開始情緒管理這個話題前,我想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情緒的本質。
情緒的本質與生命力的高低相關,通過注意力的走向體現出來。
人的情緒分為2種:
第一種是瞬間情緒,在一個量表中來來回回波動,從熱忱到最后的冷漠無助。比如,小孩子的大部分情緒是在熱忱的狀態,而大人則因為經歷受過一些痛苦,處于平靜的狀態。
第二種是大部分時候的平均情緒,這受我們過往的實踐和對未來的擔憂影響。
這個平均情緒度則與生命力有關,要知道你的生命力是什么樣子,你的情緒就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的生命力首先是提現在對這個世間萬事萬物的感知,而任何感知都是通過對比而感知到的。
生命力與注意力有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里,生命力便體現在哪里。
如果想要調節的話,從大角度上,我們可以關注調整情緒的金三角,分為:情緒度、可信度、溝通。
情緒度指的是親和力,比如當你情緒度高的時候,你會多多關注自己的興趣,多多學習贊嘆他人的優點,同時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與探索之心;當你情緒度低的時候,你則會覺得做什么事情都很無聊,經常給他人貼標簽,無視外界有趣的事情。
可信度指的是真實性,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明白自己當下的情緒,我們可以讓自己多制造體驗那些較高昂的情緒。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中最后上吊自殺的那位老人,我們如何治愈他?他因為在牢獄中呆了50年,與外界已經完全隔離,失去生活的信心。我們讓他回到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那些曾經帶過他歡樂的舊人舊事,慢慢喚起對生活的信息。我把此簡而言之,就是多想一些讓你感覺到快樂的事情。
溝通指的是注意力的連接,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就是你與此的一次連接。當你覺得自己精力充沛時,我們更喜歡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當你覺得情緒不是那么高時,我們有時候則是會陷入困境之中,沒有及時排除,如此循環往復,以后再經歷相同的事,一樣會痛苦。
3
這個世界起起落落,從出生之后,我們便開始進入到這個世界,隨著越來越大我們慢慢開始遇到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你也就開始越來越不快樂。
我們大多時候感知的是一個標簽,僅僅是標簽而已,沒有連接;我們可以嘗試著有意地放出一些注意力,觀察被你貼標簽的事物,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
第一課的很多概念都比較深入、燒腦,寫的時候發現很多概念并不是聽一遍就能理解透徹的,好在后面老師還會詳細展開說明,可以學得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