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選出一個最不愿意帶孩子去玩的場所,你會選哪里?
我的答案是:淘氣堡。這里場地小,各年齡段的孩子和各式各樣的家長都有,儼然一個微型社會的縮影。在大街上遇到看不慣的人,我們總可以繞開走。但是在淘氣堡這么小的空間里,可以說是無法逃避。
在搜索頁輸入“淘氣堡打人”字樣,各種新聞接踵而至?!疤詺獗?,三男子掄起凳子在砸向母子二人,致對方輕傷二級”?!耙蚝⒆又g搶玩具,女子指使5人打傷對方母女”。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這樣的新聞闖入公眾視野,刷新我們的認知。
兒童在探索世界,摸索與人相處規則的同時,矛盾和糾紛不可避免。大多數的爭吵,在沒有大人干預的情況下,都可以由孩子自行解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
有時候,明明孩子玩的好好的,家長就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一定要上場主持公道。言語上沒占到便宜的,就要動手。一個人的武力還不夠,就要拉人打群架。新聞見得多了,我們都會試想,如果我們也遇到了這樣蠻橫的家長,遭到了野蠻對待,我們會怎么做呢?
想不到我真的遇到了類似情況。我的孩子和一個小弟弟玩海洋球,用球打到了他。兩個孩子都沒有感覺不妥,還在繼續玩。但是小男孩的家長不樂意了,突然推搡我的孩子。一開始動作并不明顯,我甚至以為是看錯了。到后來,以為我兒子的家長不在附近,就開始變本加厲,肆無忌憚,又喊又動手。
回想起來,我老公當時還挺帥的,大呵一聲“怎么能對孩子動手呢?”就沖過去護住了孩子。我當時覺得整個人都在顫抖,氣憤的同時,又放不下面子,不愿意在公眾場合爭吵。只是平靜的理論了幾句。好在對方一句話都沒有說,就帶著孩子離開了現場。
事后,我想了很多。如果當時我老公不在場,只有我自己。對方會不會毫不相讓?
如果我情緒失控,會不會導致矛盾升級?
會不會演變成肢體沖突?
一旦沖突爆發,我真的要在大庭廣眾下打群架嗎?
以往的教育告訴我們,在公眾場合爭吵是缺少教養的表現,更加不要讓孩子見到大人的爭吵。但是為了自己的修養,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丟了孩子的信任,讓自己的孩子暴露在危險和恐懼中,值得嗎?
但是,就算決定要干涉,怎么做,如何把握度,也是個難題。講道理肯定是首選,但如果對方講不通道理呢?迅速帶孩子離開現場呢?理智,但有些不近人情。誰家孩子受委屈了,不得說道說道。一句話不說就走,總覺得對不起孩子。
如果你這邊正講著道理,對方就炸了,劈頭蓋臉開始罵人,怎么辦?還能繼續理智嗎?
在事情發生以后,我也無數次想,我當時最正確的做法是什么?想來想去,似乎找不到答案。好在矛盾并沒有升級,我的理智才能健在??删鸵驗樘碇橇?,這件事就像一道坎,在我心里過不去。每當回憶起來,都覺得氣憤,又有些內疚??傆X得對不住孩子。
如果我當時能霸道一點,大吵一架,肯定非常解氣。但后果會變得不可控。沒準我一戰成名,一下子成新聞女主角了。
在孩子成長中,總會有些遺憾,有些矛盾,有些自責。最理智的做法,往往不夠解氣,最解氣的做法,常常又不得體。伴著這些許的痛苦,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著。
家長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行為方式也會對孩子產生一生的影響。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解決糾紛,不僅孩子需要學習,身為家長更要不斷成長。
孩子是第一次來到世上,我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不怕會犯錯,不怕有遺憾,最好的教育,是與孩子一同成長。
事后,我也很想和孩子聊一聊。但他只是告訴我:“我不想說這件事”。直到現在,我也不清楚自己當時做的對不對,不知道孩子對這件事真實的感受。
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也許孩子的傷痛早已治愈,而我還是無法釋懷。
如果類似的事發生在你身邊,你又會怎么做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