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別人跟我講大道理時,心里多半是抵觸的:這些道理我也懂,別太費口舌了。但是,如果對方換以講故事的形式跟我交流,我會想:有點意思,不妨聽聽。
此時,我不會過于排斥,而若是一個好故事,有時甚至能完全轉換我的思維。
若將故事思維放置職場管理上,也能收獲到不一樣的驚喜。
安妮特·西蒙斯是將故事思維應用于商界的第一人,《故事思維》是她的奠基之作。這本書包含了6大故事模板,9類講故事技巧和10個情景策略,作者依托豐富的親身經歷,通過講故事迅速提升自身在團隊中的影響力,以及在商界的各個方面。
管理者或者演講者,想要說服人心,贏得好感,或者讓別人明確自己的目的,講一個好故事,會比說一大堆道理和數據,更加深入人心。
一個富二代接替父業,初次上班,面對全體股東一臉瞧不上的面孔,他沒有慌張。
此時該用什么樣的開場白來贏得信任呢?
難道說:你們別看我是董事長的兒子,其實我也很有商業頭腦,我在***畢業,還曾拿過***獎?
這樣的開場白人人都會說,臺下一群資歷豐富的股東會聽得進?簡直貽笑大方。
如果你向他們講一個關于你的故事,凸顯你在某個方面的確擁有過人之處,除卻你本身所具有的硬件條件,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肯定的。
如此,你便向這些人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你的確有資格繼承父親的事業,有能力領導好整個集團。
那么,什么才是故事呢?
一聽到“故事”,大家可能會想:講故事真麻煩,得有時間有地點,人物,有情節,有結局吧,可是我沒那么多經歷,去哪里找這么多故事呢?
《故事思維》中提到,故事具有溝通現實生活中矛盾雙方的能力,它能讓領導者設置的規章具有血液,因為故事是活的。故事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或者根植于人們內心的信仰或約定俗成的民俗中,通過故事的講述,讓事實更令人信服。
故事不一定是長篇大論,可能只有豆腐塊大小,也可能,只是一句話。它有時候就像一個例子,但舉例子又并非是講故事。
比如,你對女朋友的愛情堅貞不渝,而且甘愿為她付出所有。為了表明你的心意,你可以對她說:親愛的,我心甘情愿做你的灰太狼。
由于紅太狼和灰太狼的愛情已經深入人心了,因此,她必定能感受到你的深情。
那么,在職場上該如何運用好故事思維,幫助我們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口頭語言只能起到15%的作用
每次開會,聚精會神的時間只能保持半小時左右,而講故事,能讓延長出來的時間變得趣味橫生,而且不容易忘卻。
講故事時,配合適當的表情、姿勢、手勢、著裝、眼神、語氣,甚至你衣著裝飾上的細節,都能豐富聽眾的情感。
一場精彩的相聲或是脫口秀,能讓你深刻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2.手勢可以作畫,可以說話
為何外國人喜歡一邊說話一邊手舞足蹈?現在我理解了。
說實話,動作過于夸張的確令人討厭,但是適當的手勢,能向聽眾傳遞更為明晰的意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手勢運用得好,可為你的故事添加魅力,可強化故事所蘊含的信息。
可為自我表演創造一個高質量舞臺。
當然,你腦海里的畫面一定要清晰。這樣,手勢才會自然,才可恰如其分表達各種腦海里的形象。
3.用表情傳達感情
要堅信,人臉是一種超越語言和文化壁壘的溝通渠道。
在調整好內心的情緒之后,合理利用臉部表情,讓聽眾從你的表情中接受到有關情緒的變化,從而對這個故事產生更為深刻的感受。
面部表情可以代替三四句話,大大提高講述者的講述效率,讓故事更生動。
4.善用身體語言,就是做好自己
一個人,分飾兩角,用不同的姿態講述你的故事。當然,要先放松自己,做自己就好了,不要太夸張,否則會顯得矯揉造作。
想一想我們看一人分飾兩角的電視節目,是不是總覺得意猶未盡,記憶深長?
5.調動聽眾的感官,聽到、聞到、看到、嘗到你的故事
什么意思?
講故事時別怕浪費口舌,多點細節的描述,人物形象會更豐滿,故事會更為豐富。
你想讓聽眾感受到懶惰帶來的壞處,講一個相關的故事。有什么破壞力,多一點細節的描述,讓他們有手心發汗,或者心跳加快的感受,一些負面的情緒能讓他們印象深刻。
未來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他們會再想起你這個故事,由此,一直對他們今后的行為產生影響。
這就是講故事的魅力。
6.創造虛擬現實
如何讓語言表達更具有感染力?那就是創造虛擬現實。
講故事時,仿佛置身其境。在什么地方應該有什么東西,遭遇到什么樣的障礙,演講者的身體會有反應。由此,聽眾獲得信息,腦海里便會相應浮現出故事的畫面了。
與前面幾種方法不同,這一種,更深度地調用了聽眾的感官。
7.適當地應用沉默
講故事的間隙里,適時沉默一下,產生意猶未盡的效果。
停頓時長,便是聽眾沉浸在相應情緒里的時候。合理拿捏好這段時長,情緒會更為飽滿。
但是,如果時間過長,會讓聽眾誤以為你是在故弄玄虛。
小時候爸爸給我講過一個小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說紅軍有一次遇到了一座非常非常長的橋,他們得從橋的這頭走到另一頭去。現在,他們要過橋了……
說完,爸爸自己去倒了一杯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
我疑惑爸爸為什么不繼續了,耐不住疑問,就問了他。爸爸很驕傲地看著我:人太多,橋太長,還沒走完呢。
原來如此啊。我聽到爸爸的解釋,不禁樂了起來。原來是紅軍還沒過完橋,爸爸真幽默啊。
時至今日,我總會不時想起這個故事。然后獨自樂一會兒。
8.語氣出賣真情實感
本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因為你情緒本來就很愉快,若你此時用悲傷的語調來講述,也一樣不真實的。
聽眾聽到這樣的故事,定會覺得怪里怪樣。
所以,在想好要講什么故事之前,不妨先調適好情緒,這樣才能漸入情境。
通過講故事,你能影響這6種人:
這些人理論上都是害群之馬,但通過故事,你能將他們馴服成良駒,從而贏得信任。
《人民的名義》里退休的老干部陳老,一次給大家開會,他沒有說過多的廢話。面對著一張張尊重的面孔,他動情地講了一個“只有一天黨齡的先輩”的故事。
這個故事,深刻教育了當時在場黨性不強的官員,也震撼了已經不再為衣食發愁的觀眾。
這便是故事所產生的力量。
道理使人疲乏,不容易讓人記住,但是故事不一樣。
學會講故事,能讓你的生活更為豐盈,讓你的職業生涯變得有血有肉。那些橫在你面前的阻礙,都能在你的故事海洋里,化成一顆顆小砂礫。
每一個團隊,都需要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希望那個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