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侃成都之三星堆
2018115
? ? ? ? 三星堆,似乎不是游歷成都的熱門之地,與武侯祠、杜甫草堂乃至于寬窄巷子等相比,有些落寞,甚至也不及金沙遺址博物館熱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它的位置,然而三星堆所承載和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十分豐富的。
? ? ? ? 三星堆位于四川廣漢,成都東北40公里的地方,從歡樂谷出發,上環路、走環一、接環二,半個多小時之后,在三星堆出口下道,進入城區,再穿過城區不久,在路的左側,就到了。
? ? ? ? 在這一段路上,我環顧左右,只見周圍沃野一片,不見一點的山影,我想這也就該是成都平原的景象了。其實我是想看看,在這一片土地上,會有什么特別之處,而能夠孕育形成三星堆,然而滿眼望去,并沒有什么特別,就是到了三星堆博物館,也沒有發現什么異樣,沒有發現使得三星堆能夠在此出現的原因。
? ? ? ? 進入三星堆博物館,發覺這里的人不多,寥寥無幾。經過了一個綠地廣場,首先參觀的是綜合館。
? ? ? ? 綜合館介紹和展示了三星堆以及周邊地區出土的文物,分門別類的,依次是陶器、玉器、金器和青銅器,通過這些可以對三星堆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 ? ? ? 出了綜合館,趕上一個南方古絲路的特展,展出的是與南方古絲路相關的文物,并且也比較了三星堆與南方古絲路經過地區的相關聯系與傳承,在這個展覽里,似乎暗示了三星堆與滇文化的某些關系,以及與越南等南亞國家的文化關聯。
? ? ? ? 出了特展展廳,已近中午,幾個小時的游逛,也是消耗體力的,趕緊吃午飯補充能量,然后再看青銅館。
? ? ? ? 過來之前,也曾對三星堆做了一點功課,相關資料主要介紹的是青銅器,似乎青銅器才是三星堆的代表。在看過綜合館之后,雖然也有青銅器,但是數量不多,對陶玉等的介紹較多,該是糾正了我的認知不足。因為有陶器和玉器的存在,說明已經有人類的活動以及相關的文化,但是依據以往參觀博物館的經驗,代表人類生活起居的還要有房屋和墓葬,但是這里卻沒有介紹,亦或是沒有看全,或許后面還有。
? ? ? ? 吃過午飯,就去青銅館,可以看出,這個館的確是匯聚了三星堆各類的青銅器,看過之后,確實有些震撼,與以往的所見真的是不一樣。按照來之前所做的功課,該看的都看到了,面具、立人、神樹和金杖等,都看了。
? ? ? ? 博物館是看過了,遺址也該過去看看。出了博物館,按照詢問的路線,找到了路牌,距此四公里左右就看到了祭祀臺,說是臺,也就是一個土丘,這里是一號和二號祭祀坑的現場。現場被保護了起來,也附加了一些設施,但是總體的形貌沒有改變,還是原來的樣子。這一段我并不了解,就想找人問問,這時路邊過來一隊人,就向其中的一位老者詢問,這里是否是原來的樣子。老者不知,跟行的一位年少一點的,推著童車,接話說原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他的后面是一位年輕的婦人抱著孩子,后面還有一位老婦人,顯然這是一家人。我指了指那個土包,他說那個就是祭祀臺,哦,我似有所悟,對呀,這就是祭祀臺呀。他們也是游客,年少者對青銅器和古錢幣頗有心得,估也算是深知于此,也是專家吧。
? ? ? ? 想一想這一片土地,四五千年前就是這個樣子,而只是一個農民偶然間的一搞頭,就把記憶一下子帶了回去,想想就有些神奇。
? ? ? ? 看過之后,自然要回味,尤其對于三星堆的青銅器。當然,我對于青銅器沒有過多的認識,只是覺得青銅器作為當時的貴金屬,多用于禮器和貴族,比如鼎,以及一些書寫復雜讀音拗口的器具,還有銅鏡,各個地方的青銅器大體都是如此,其差異有體量和工藝,在造型上或都可以有淵源,然而三星堆的青銅器卻與此不同。
? ? ? ? 顯然三星堆的青銅器不是器具,更多的是造型,而造型的對象則是人和樹。對于人的造型,有面具,有人物,而面具和人物的面部造型有些怪異,難以評價是寫實還是抽象。就五官的構成而言,倒是合乎常情,只是每一個具體的形狀,卻有些超乎常理,而且超越的太多,以至于夸張了。大眼、大嘴、大耳,總之是一個大,可以說面部幾乎全部被五官占據,而更加夸張的是,有一個面具的眼珠是長長的突出于面部,是兩個圓柱從眼睛里直刺出來,極其的怪異。相對而言,人物的造型則與現實無異,其服飾也無特別。
? ? ? ? 另一類造型則是神樹,在展覽的介紹中,感覺這里似乎有關于神樹的崇拜,最簡單的就在發財樹,不知道是神樹的延續,還是文化的變遷,總之是有延續。
? ? ? ?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精巧的小型青銅器,據說可能是神樹上的掛飾。
? ? ? ? 我想該有這樣一種認知,就是發展和演變是有聯系的,不該是跳躍的和突變的,而演變的過程該是從實用到抽象,從簡單到繁雜的。比如青銅器的器物造型,應該源于陶器,或者至少說要有陶器的影子,再一種說法,就是青銅器出現之初,該是陶器的延續,然后才是其他,直到最后,被賦予了更多的意識的內涵,而脫離了實用,成為一種超越人本的更加精神物象。假如這樣的想法成立,那么三星堆的青銅器,似乎缺少的什么,它所承載的和代表的與通常的認知形成了差距,因而也就產生了震撼。
? ? ? ? 三星堆的確與眾不同,不僅是在青銅器上,也不僅是沒有看見房屋和墓葬,還有的就是三星堆沒有文字,這一點很是獨特。按照專家們的研究,三星堆所處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間,距今約為5000年至3000年,時間跨越近2000年,這樣長的時間,除了現今出土的文物外,沒有任何的只言片語。在中原文化的傳承中,到了青銅時期,青銅器同樣也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的色彩,而成為禮器,因此在器物上往往會鑄有文字,用以記事。同時也還有其他形式留有文字,而最典型的就是甲骨。??
? ? ? ? 有資料表明,甲骨文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是殷墟商的一些活動的記錄,而在此之前,也定會有甲骨文的雛形,或說是象形,總之定會有一種文字要存在。而更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距今也有五千多年了。
? ? ? ? 在此或許可以換一個思路,就是人類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總是有相伴相生的存在的,再明確的說,就是已經到了青銅時期,就必然會伴隨有文字的出現,假如不是這樣,這其中必定是出現了問題。而實際上,三星堆確實也真的就出現了問題,在延續了約2000年之后,三星堆卻神秘的消失了。
? ? ? ? 就像它的出現一樣,沒有明確的源頭,它的消失,也沒有確切的后繼,用現在的一句話來形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當然有人不認同這樣的說法,說是在成都金沙也有類似于三星堆的人形面具和頭像,并以此猜測金沙會是三星堆的后繼,不過似乎并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
? ? ? ? 三星堆或許還是無法解釋和說明,但是卻還是要說明和解釋,因此在展廳中,更多引用的是山海經文字,比如對于神樹的注釋,似乎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神樹與山海經之間的互相印證。這種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是就山海經而言,也沒有得到確切的印證,因此這樣的想法只能是一種臆想。
? ? ? ? 在來三星堆之前,少許做了一些功課,有觀點認為三星堆是外來的文化,當然是因為三星堆與中原文化的巨大差異,才導致了這樣的猜想,但是我認為,或許我也可以反猜想,這樣的想法并不成立。
? ? ? ? 假如這樣的想法成立,必然會有源頭,而與之對應必然有相識的特征,然而似乎并沒有這樣的論述,只是因為差異,就認定為不同,而不問其源流,我覺得總有些欠妥。
? ? ? ? 三星堆的文物發掘,目前只是一小部分,據稱只有十分之一,還有很多尚未發掘,據說是由于技術問題,或許等到可以進一步發掘之后,關于三星堆的謎團就可以得到破解了。就比如我關于墓葬狐疑,實際上在這一地區某一個地方,已經有所發現,只是沒有在三星堆博物館里展出。
? ? ? ? 無論如何,參觀三星堆,收獲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