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亙古不變的的話題,是人們永遠追求的幸福。
電影《傲慢與偏見》的第一幕就是暖陽照射在大地上,金閃閃的光束照在女主伊麗莎白的身上,手里捧著一本書,走在草地上,經過芳園,回到家。
與其他姐妹相比,姐姐吉英是一個善解人意、賢良淑德的女孩,另外三個妹妹除了多了點傻白甜,我不知道應如何形容。而伊麗莎白是一個懂得思考,有主見的人,電影里的她一有空閑就會捧著書本,大概這也是為什么她比其他姐妹更聰明、機智的原因。
在舞會上,不小心聽到彬格萊和達西的談話,一句:“她還可以,但是還沒漂亮的打動我的心......” 讓伊麗莎白產生了誤會與偏見,心里埋下對達西傲慢不可一世的厭惡的種子。但是,兩者在舞會上的相見,卻對彼此都保留著隱約的吸引力。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就是在彼此曖昧的時候,雙方的神秘感讓人著迷,讓人沉醉。在交往的過程中,慢慢認識、了解與愛慕對方,即相識、相知、相戀,影片中的愛情發展卻沒有如此順利。
正直率真的伊麗莎白,雖然對達西存在偏見,卻忍不住與他相見。吉英在彬格萊家養病的時候,伊麗莎白本可和班納特夫人一起坐馬車去,可她沒有,而是提前走路去的,其中的情愫難以表達,隱約,微燃,克制。
達西的傲慢,也代表著他所處的社會地位階級,顯赫,富貴,恃才傲物,喜歡上小地主的女兒,也是一場兩層資產階級思想的碰撞,財物與地位的對比,感情上的選擇。
人們常說,眼睛是通往人們心靈的一扇門,因為眼睛不會騙人。影片中,很多地方都通過眼神交流來表達內心深藏的感情,瞬間的小細節剪輯也很棒。如達西伸手扶伊麗莎白上馬車,伊麗莎白的回望與達西的手部動作,達西表白時的深情,眼睛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功臣。
有時候,愛情來得太順利反而讓人懷疑,這是不是愛情的泡沫?相反,來之不易的愛情更顯得彌足珍貴,讓人捧在手心,愛之深處。
隨著影片的推進,當伊麗莎白知道是達西破壞了姐姐的婚禮的時候,男女主角的矛盾推至了頂峰,固然伊麗莎白也無情狠心拒絕了達西的表白。
一場愛情的發生不僅僅需要必要的情愫,還要理智上的精神對等。
伊麗莎白的學識與才智,讓她不輕易屈服世俗,不愿意服從與班納特夫人的婚姻安排,而是跟從自己的內心,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自從解開了對達西的誤解,原來傲慢的達西消失不見了,變成善良,有責任擔當的人。
理智可以讓一個人保持清醒的狀態去思考,不帶顏色看人,更純粹,更本真。
從相遇、偏見、誤會、解開到相愛,一個漫長又曲折的故事,卻不缺乏思想碰撞的火花,對地位和身份的掂量、思考。
達西努力地與地位、財富,以及精神上的對抗,伊麗莎白放下內心的偏見,拾起坦誠,仰望突破階級的理想愛情,共同的思想,精神的對等。
影片告訴我,最美的愛情就是找到一個懂我,愛我的另一半。彼此相互了解、相互愛慕,可以為了對方去努力抗爭一切,足矣。
美麗的愛情除了愛,還需要彼此的維持、理解與包容,真正走到柴米油鹽才是開始譜寫慢慢變老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