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record
1.采訪對象:高中生家長
寒暑假與周末都會讓孩子去補習,特別是劣勢學科例如物理。雖然教育部是不允許中學辦集中的補習班的,但是還是得補課,因為大家其實都在補,如果不補課的話肯定會吃虧。
興趣班方面,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上過一段時間的書法課,但是上了中學過后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上課外興趣班了,還是得專心在學習方面。
Insight:高中生由于有高考壓力,因此補習都是以課內內容為主。
Need:針對性強的課程補習;主要目的在于鞏固知識、提高做題能力。
2.采訪對象:高中生家長
孩子成績本來就比較好。高二時周圍同學都有參加補習,孩子可能有點擔心,也跟風參加了自己相對薄弱學科的補習班。上了一個學期后發現效果不是很明顯,還不如自己進行練習鞏固,因此之后就沒有再參加補習班。
興趣班方面,以前報過舞蹈班,但是孩子興趣不大,也就沒有強迫她繼續參加。
Insight: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選擇空間,基本以孩子的意愿為主導。
Need:一切以孩子的意愿為中心。
3.采訪對象:高中生家長
孩子成績一般,一直不能取得突破,一直在班上的中游。希望孩子成績能夠有所提升因此讓孩子參加了班里老師班的課外補習班,周末就在老師家里上課。雖然知道這樣讓孩子的壓力比較大,空閑時間少,但是為了成績提升不得不這樣做。
學校現在一周上六天課,周日放假就讓孩子在老師家里補習,只是讓孩子周日晚回家吃一頓晚飯。
Insight: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讓他參加一些補習班,即使這樣會給孩子增加許多壓力。
Need:比較剛性的需求,孩子成績差所以需要補課。
4.采訪對象:小學五年級家長
孩子成績還行,沒有給他報語數外之類的補習班。
希望孩子擁有至少一項特長,讓他從小開始學習小提琴,從三年級到現在一直在堅持,現在已經是五級。雖然現在中考高考不能加飯,但還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
Insight:因家長的一廂情愿而給孩子報的興趣班。
Need:技能類的課外補習班,音體美方向。
5.采訪對象:大學生家長
孩子從小對學習就不太感興趣,也知道考大學的重要性,但就是提不起精神,上課走神,寫作業時會睡著。成績一直不好。從小學開始在外面上了很多課,但即使成績有提高也判斷不出是不是輔導班的功勞。花了大把錢在上面,說只要有效果就不虧。
Insight:家長相信輔導班能有效果并愿意付錢;孩子由于不投入,上再多班也沒什么用
Need:輔導班需要有機制保證學生的投入,而不是只教課拿錢。
6.采訪對象:大學生
大學之前成績很好,高中后不用上輔導班。小學和初中上了一點,從此對輔導班的質量產生懷疑。相比于輔導班更信任學校。同時也在學競賽,學校在固定時間會有競賽培訓,平時每周也會去一個老教授家里上課。除此之外不去外面的競賽輔導機構上課,覺得水平未必夠,與其浪費錢還不如自學。
Insight:自身實力強,對面向補差生的輔導班不信任。同時對一些競賽培訓機構看不上眼。
Need:輔導班提高自身水平,對優等生開設適用的課程。競賽培訓也需要真正厲害的大牌。
7.采訪對象:大學生家長
尊重孩子的意愿,四年級報了一年的奧數,后來就不報了;一直有舞蹈課直至高中
Insight:希望依照孩子興趣,使其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
Need:內容豐富,主題多樣
8.采訪對象:大學生家長
孩子成績一直不錯所以也不擔心,但是在成績有波動的時候會找家教針對補習當前的內容。后來孩子感覺到不信任,一直很抗拒,最終靠自己看書做題成績恢復穩定
Insight:緩解家長焦慮
Need:給家長信心,給孩子信任而不是壓力
9.采訪對象:中學生家長
沒空帶孩子,與其讓他自己玩,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不如托管在補習班,至少一直在學習
Insight:學生課外生活貧瘠,家長沒時間也沒有能力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
Need:課余時間保證安全,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