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高校的鄙視鏈開始形成。上到清華北大,下到??圃盒?。985院校鄙視211學校的,211學校的鄙視普通一本,而普通一本高校鄙視二本的,然后一環一環鄙視下去,以致鄙視到了我上的學校,一所不為人知的小專科。網絡一文《對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更是將鄙視推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那為什么會導致這鄙視鏈的出現呢?第一是因為高考,好的學校里幾乎全是通過高考獨木橋的拔尖的勝利者,所以在一些人看來,通過高考并獲得勝利的人可以自己高人一等了,自帶光環了。就可以將別人看扁了。鄙視鏈的形成也將毫無疑問。另一方面,名校生也有自己的鄙視鏈,從“本碩博”都是來自本校的往往最為人敬佩,而另一類從???,三本學??既朊5拇T士,博士,則會被歸為“別類”。 第二是國內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每個高校國家扶持的資金分布不平等,導致國家對名校投入資金多,對不知名的院校投入資金少。這樣沒有資金的學校,自然不可能與名校競爭,資金少就等于少資源,資源少,研究成果就很低。研究成果低,直接導致國家不會撥資金給學校,就這樣,一直無限循環下去。名校依然是名校,永遠不會被超越。有的人就會借題發揮,說,垃圾學校真是越來越垃圾,做什么,什么都不行。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一所大學的名聲就這樣掃地了。鄙視也就開始了。
時下,各個地方高校將“某某學院”熱衷于改名為“某某大學”?這何嘗不是對“學院”的一種歧視?那些改成“大學”的高校,真的就比學院好嘛?不知一些所謂的高校改名的潮流,是否已經超越了教育的本意,夾雜著太多的利益算計。
時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國際高校排名,當看到自己學校通過比較排名在前面,心里會樂滋滋的。我不知道這是否也是對別的學校一種鄙視,縱使實力相當,其實在潛意識當中,你就會認為自己的學校高人一等。
我來自是一名來自不知為何物的某某專科的??粕?,相比別人的鄙視,其實我最其實最恨的不是別人鄙視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我們中有些同學從內心深處開始自卑,覺得他們自己高考失敗了,進入一所大專,人生無望了。便開始混日子了。當他們每次走過對面的本科院校時候,都會低著頭,灰溜溜的。都想盡快的離開。其實鄙視我們不是別人,而正是我們自己。我甚至難以想象到這些妄自菲薄的人在別人面前是怎么貶低自己的學校的!
高中時,我處在一個不好的高中,學習環境特別不好,上課幾乎全班人都在睡覺,同時我也不例外,有一次老師見此情形,氣的要命,大喊一聲,別睡了!你們還算學生?同時抽一個睡覺的同學回答問題,當然很倒霉的抽到我了。我根本沒聽課,根本不會嘛。我便說了一句,不會。老師說:很好,不會,還睡覺?不聽?我又說,別人都在睡,我為什么不能睡?老師:別人睡?你就睡?那別人學習的時候,你們不學???我一時憋的說不出話來。便說出一句——反正學校也不好。老師說:學校不好?的確不好!但知識有好與不好之分嘛?我沉默了,老師的這一句話至今影響著我。縱使我沒考上好的大學,僅僅是上了大專,但又何嘗不是去學知識的呢?非要帶著一雙與學習無關的眼睛,去鄙視你學習的場所?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為從不認為曾經的落魄永遠跟隨自己,精神上是貴族,向前看,沒有什么不可能。我們每個人,對更遙遠的未來都無能為力,所以不要鄙視別人的什么經歷,那些都是財富,都屬于別人而已,與你無關。所以請別鄙視我的“大學”,知識不分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