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無關年齡,無關性別,無關時代。
胡歌是武俠劇的高產戶,這個毋庸置疑,大眾稱他為"武俠王子",他的粉絲以"胡椒"自詡。
《仙劍奇俠傳》中的李逍遙
《天外飛仙》中的董永
《少年楊家將》中的楊延昭
《仙劍奇俠傳三》中的景天
《神話》中的易小川
《風中奇緣》中的莫循
《劍蝶》中的馬承恩
《軒轅劍》中的宇文拓
《瑯琊榜》中的梅長蘇
每一角色都深入人心,每一部都打上了深深的胡歌烙印。
細數這些年來胡歌的從影生涯,就是活脫脫的武俠連軸轉,喜歡他的人翻看十遍都不會膩,不喜歡他的人多看一眼都會覺得多。
胡歌,1982年出生于上海,2005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同年在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中塑造了"李逍遙"一角,并獻唱插曲《六月的雨》、《逍遙嘆》,一舉成名,這一年,他23歲。
年少成名,春風得意,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是如此的眷顧他。
但一年之后,老天跟這個年少成名的少年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胡歌在從橫店《射雕》劇組趕回上海的路上,發生了車禍,也許是天妒英才,所幸胡歌并沒有生命危險,但臉部和頸部縫了100多針,幾乎毀了半張臉,雖然經歷整容手術恢復,但眼睛上的那道疤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演技固然重要,
但一副好的皮囊,也是青春偶像時代不可或缺的元素。
熱心的粉絲,擔心他的容貌能否修復,更擔心他的演藝生涯會不會就此終結。
但我竊以為,這一次車禍,是一次恰到好處的提醒,因為它撞出了另一個知冷知暖的胡歌。
如,珍惜友情。
胡歌車禍住院,好友袁弘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停工一年沒有接戲,陪伴他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都說患難見真情,
縱然胡歌與袁弘是大學同班同宿,還是上下鋪,畢業后同在一家經紀公司,甚至住在同一小區,但我覺得這些也僅僅是局限在友情的范疇,
真正過命的交情還是在這場車禍之后,
胡歌康復后接受采訪:"他站在那,就像有了依靠,你會覺得很心安。"
后來,袁弘結婚,妻子張韻藝打趣的問袁弘:"你愛過胡歌嗎?",袁弘低頭笑個不停。
而胡歌是這場浪漫婚禮中負責遞戒指的伴郎,親眼見證了老友一生最重要的時刻。
歷經劫難往往能帶來大徹大悟。
胡歌是幸運的,因為他撿回了一條命,但也在臉上留下了不能褪去的疤痕。在他之前,沒有一個明星,能夠用經歷車禍毀容的臉重新出發。如果他還要演戲,就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和公司、市場、粉絲之間的關系,這是一條注定艱辛的路。
但涅磐重生的胡歌,只說了這么一段話:
我要在死亡的陰影里熱情地活著;
我要在演員這條路上走很長時間,能走多長,就走多長;
我要多為張冕(因車禍去世的同事)活一份,并活出意義;
胡歌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從25歲整容、回歸,到如今,十年過去了。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傷疤,也可以清楚地感受他的光芒。
這個十年前桀驁不馴、豪爽深情的"逍遙哥哥",搖身一變,成了心懷赤子、才冠絕倫的"麒麟才子"梅長蘇。
工作之余,關注偏遠山區的孩子,憑自己的力量,盡可能多的幫助到別人。
胡歌捐建的希望小學都是以車禍去世的同事命名的,他希望藉此祭奠她。
好友來訪,他從來都是自己下廚,不是因為他手藝有多好,
而是因為他學會了真誠的對待生活。
工作是演給別人看的,生活是演給自己看的。
他戲里戲外,都演的如此好看。
前段時間,娛樂圈喜事連連,好不熱鬧,當粉絲紛紛心疼胡歌的時候,他卻早已去青海參加為期7天的保護斑頭雁的公益活動了。
一個人,一個單反,一個背囊,他和隨行的同伴一起撿垃圾,低調做公益。
胡歌常說自己"沒文化",
言語中并無反諷、自謙或自棄。
"沒文化"恰好是源于他對自己所擁有的超出一般演員文化素養的篤定,以優異成績從一流高中畢業,最初夢想做導演的胡歌,站在對立面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一個個知名導演,他征服的是導演,也是他最初的夢想。
他的夢想,從來都在更高處,在藍天之外。
十年出道,不忘初心。
2015年,經過《瑯铘榜》、《偽裝者》、《大好時光》等劇的洗屏,胡歌已經完全地從偶像演員過渡到了實力演員的行列。
尤其是《瑯琊榜》播出后,口碑夯實,胡歌的浸入式演繹飽受好評。
梅長蘇中了"火寒之毒",而觀眾卻真真切切的中了"胡歌"的毒,甚至有些粉絲入戲太深,竟擔心起胡歌"弱不經風"的身體。
長時間浸淫在外界的鮮花和掌聲中,胡歌沒有被浮華所影響。
胡歌說,梅長蘇還不夠完美,我覺得還可以演的更好一點。
所以他花了一整年時間去到話劇舞臺,出演了關注度不高的話劇《如夢之夢》(也就是我之前提到過的何炅、黃磊也參演過的),并且獲得了第二屆丹尼國際舞臺表演藝術最佳男演員獎。
這兩年,明星上真人秀的價碼不斷刷出新高,不少節目找到胡歌,都被他回絕了。
"沒有好壞,沒有對錯,我就是不喜歡。"胡歌很堅決。
他想要的只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踏踏實實的演戲,安安靜靜的生活"。
最近一次的金鷹節頒獎典禮上,
胡歌一舉拿下雙料大獎:
“觀眾喜愛的男演員”和“最具人氣男演員”。
不過大家熱議的并不是胡歌拿獎,
而是他的獲獎感言,“把其他人甩出了幾條街”。
胡歌的獲獎感言幾乎沒提自己。
當天為他開獎的是鄭佩佩老師,
胡歌接下來就把贊美給了她。
“我的第一部戲就是跟鄭佩佩老師合作的,
那時候橫店已經是深秋,天氣很涼,
而鄭佩佩老師拍戲沒有助理,
有一場戲需要她躺在地上演,
在劇組布景布光的時候,
她就躺在那里半個小時,沒有任何怨言,
這讓我知道了演員在現場應該是怎么樣的?!?/p>
接下來,他提到了坐在臺下的林依晨:
“我要感謝林依晨,她對我說過兩句話,
是在我們拍攝《射雕英雄傳》的時候,
第一句話,她說,演員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
第二句話,她說,她是在用生命演戲。
這兩句話我會記住一輩子?!?/p>
這段話不僅讓林依晨感動到哭,
連隔壁的佟麗婭也都淚光閃閃。
接下來,胡歌提到了獲得提名但沒獲獎的李雪健。
“我昨天非常有幸的和李雪健老師,
同一班飛機來到長沙,
李雪健老師德高望重,這么高的年齡,
他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
我很慚愧,我帶了三個,而且體型都非常壯碩。
他讓我明白了生活中一個真正的演員是什么樣子。”
下臺后,胡歌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
雙手合十鞠躬,說了一句“受之有愧”。
讓前輩心里溫暖極了。
“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從胡歌的臉上,從他的發言里,
你能感受“梅長蘇”與“胡歌”的合一。
這是一個演員的自省,這是骨子里的教養使然。
今年,胡歌宣布息影一年,
不給自己做任何規劃,
花一年的時間休息,充電。
朋友的反應是"神經病"啊:
"你那幾個戲播完,片酬就立馬往上漲了。
這時候不拍戲,損失多大?!"
胡歌卻淡定的回答:"永遠都會有比我片酬高的人。"
在巔峰時刻回歸生活,是少有人走的路,
而胡歌就是這樣一個怪人,
每次在到達所謂的巔峰時刻,
他總是會一個人跑去一個山谷里緩緩。
生活美學大師蔣勛曾說:
"在創作領域久了,人人都想表現自我,生怕不被看見,但能夠安靜下來,忘記了別人,忘記了自己,大概才有修行藝術這一條路上的緣分。士先器識,而后文藝。"
胡歌對藝術的理解應該也大抵是這般,
不坐享功成名就,不停留于轉瞬即逝的美,而是不懈的追尋內心的聲音。
胡歌能夠在當紅時期抽出一年時間,放慢腳步,回歸簡單的生活狀態,潛心學習,
足以證明他有沉下來的心境,也深諳藝術源于生活這個道理。
他時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皮囊壞了,就用思想填滿它。"
現在的胡歌,比25歲時更加沉穩從容,車禍也好,傷痕也罷,
沒什么能阻擋他內心的強大,遮擋他的光芒,
這種光芒,不僅是容貌,也是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