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阿晴
仲秋,風乍起,花香襲人。坐讀雪小禪。
她說,滿枝桂香媚晚涼,引得一城風動。頓覺淋了滿頭滿臉的桂花雨,身更似漫步在桂城了。
她又說,它的香是過分的,實在的,太過濃稠,撲面而來,根本不容你多想。
她把它們比作略笨的鄉(xiāng)下女子,無端地把自己的愛一股腦的全給了一個人。那人卻嫌棄著說:“哎,你怎么這么笨,這個奶昔是不能這樣吃的。”
人生最后刪繁就簡,賞心不過兩三枝,那么多的桂,開給誰看呢?是的哦,那么熱情、熱烈,開給誰看呢?雪小禪慣是喜歡素簡的。
我偏愛喜慶和熱鬧。頓時竟也有了十二分的難過。
為了香滿城的桂樹?也不全是。
我想到了你,想到了站在你面前,一臉稚氣與一身癡傻并存的女子。是否她對你的情情愛愛也有了這般的濃稠與香膩?
她還說,這不是人間的香,似附了體的小女妖,直直鉆入人的心里。哎,哎……趕是趕不走的了。
然王維最是懂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想那時夜深人靜,山林空空又寂寂,白天里的游人早已遁去。忽有桂花一朵,兩朵,三五朵……枝上呆膩了,鬧哄哄的非要離去,便是喊不到風婆前來相送,不等天亮自己個兒也便撲簌簌,亂紛紛散落一地了。
想著想著,詩人立時沒了睡意,遂披了長衫,趿了布鞋,慌得推開門來,三步兩步走了出去,也說不定呢。
可見,桂,自有一種說不清亦不必說的灑脫與清幽。非富有閑情和雅趣的人是萬萬不能捕捉,這種常人所無法感受到的妙趣,詩一樣美的意境。
《八月桂花香》里唱道:“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一城風絮,滿腹香思都寂寞,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桂,它可還是那個最貼心的女子?知你冷,又知你暖,只安靜守著,縱然跌落泥土,也不招惹是是與非非。
一日,呆立桂樹下,我不禁閉目沉思。
想它開的時候,稍微的抒情就已是香飄十里了。至于花容,一簇簇,小小的,黃黃的,不十分起眼,十四五歲的小姑娘一般,擠擠挨挨,你猛拉我一把,我輕推你一下,調皮且嬌羞;開得急,花期卻又短,多不過四五日,香隨風散,既便是香氣更濃的丹桂,開了滿城,也一點不妖嬈,最是那種清清淡淡的模樣兒,才十分配得上“桂”這個安靜的字呢。
我又是這么想桂的。
我也想那個奔跑在幾棵老桂樹下,踮起小腳尖,掀起花衣衫,兜了滿襟滿懷的香味兒的,夢一樣童真的小姑娘了。
她是要趕在它們飄落泥土之前,收集了來,讓媽媽給做桂花糕,煮桂花圓子,釀桂花蜜吃呢。
只不過,那時的小女孩,現(xiàn)時已做了母親。而她的小兒女卻從不喜食桂花罷了。
他們也自是不懂得桂花的好了。
作者簡介:阿晴,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喜歡散文,詩歌,微小說,有作品發(fā)報刊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