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0091 愛芮
2017年,繪畫零基礎的我,在自己的夢想清單上寫下了“學畫畫 ”三個字,從此,我的人生開始了跟之前30年完全不同的活法。
并不是畫畫改變了我,而是因為“學畫畫 ”這件事,我開始接觸到這個時代最牛的那群人,他們精彩的人生,為我打開了可以看到新世界的眼界!也是因為他們,我迫切的想要成長,不只在“畫畫”這件事上,有關提升個人能力的方方面面,我都發自內心地想要擁有。我堅定地成為了一名終生學習倡導者和實踐者。
最開始,畫畫就是我一個人的事兒,我默默地瀏覽網絡上的教程,默默地買書,默默地畫畫。后來我開始報名參加線上的有關繪畫和各類關于成長的培訓課程,并加入了各式各樣的學習成長類社群,從此,我的認知開始了開掛似的拓寬和提高。“擁有一個自己的社群并完成一次主題分享”漸漸成了我心底的一個小小心愿。
可能是認真的人都會有好運吧,跟知識IP圈無半點聯系的我,居然就這么幸運地闖了進來。4月19日,我加入了【知識IP】潛能發掘營,近500位牛人的超強勢能,每天都在鞭策著我,想,就去做!不實踐,不落地,談何成長?!
先放一張我在潛能營開營時為自己制定的目標
當時我在給自己畫的這個計劃圓盤里明確了這60天的目標(GOAL):
1、發掘出潛能;
2、找準定位,能變現的;
3、成立自己的社群;
4、完成一次成功的分享。
前兩項,應該是所有潛能營小伙伴加入這里的目的,是大家共同的目標。后兩項,在入營前就是我的一個心愿。這樣一個目標在大牛們面前微不足道,但對于我這個剛剛入坑的人來說,卻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一步。我知道,心中那個夢想必須從邁出這一步開始!
今天,是潛能營結營的日子。我在寫這篇潛能營的復盤時,可以很堅定地說,我達成了入營時的目標,并且終于沒有拖同桌的后腿,讓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入營目標!因為我的同桌八佛,我們潛能營的班長,居然把協助我完成目標作為他自己的目標!實乃我之幸!!
(PS:結識八佛,是我來潛能營最大的收獲!有關我和八佛結緣以及他對我的幫助,這個說來話長,以后找時間會專門再寫篇文出來,此處就先暫時按住不表啦!)
6月12日,我的第一個有關繪畫的社群“愛芮美學小課堂"在同桌八佛的幫助下,終于正式建立了!當天我邀請了一些好朋友來幫忙撐場,并邀請了原來就已經在我通訊錄里的畫友入群。第二天(6月13日),正式在朋友圈及微博對外招募,招募信息發出半個小時人數就破百了。這是曾一度擔心群里沒人會冷場的我所沒想到的。于是,6月13日當天我就帶領大家開始了禪繞畫的學習,持續3天。第五天,也就是6月16日,我完成了第一次有關禪繞畫的主題分享。
至此,我終于放下了心中的那個大石頭。埋在心底的小心愿,在學習禪繞畫3個月,加入潛能營1個半月后,終于實踐落地了!
分享結束后,我的小課堂開始正式投入運作,我們從最簡單的打卡開始,用“小目標”做輔助,練習禪繞圖樣,一天一幅,每日一畫,因為群里大部分人都沒有接觸過這種打卡方式,所以第一次我設置的特別簡單易行,7天為一個周期,很容易堅持。又因為群里大部分人雖然報有學畫畫的熱情,但卻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禪繞畫的,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會在群里給大家提供當日的練習素材,并配以簡單的解說,相當于每天早上一個小小的微課。初學者每天都會按照我早上的課程分享完成當天的練習。
本周是打卡第二周,一切都按照上周的模式進行。下周我已計劃了新的打卡內容,目前還沒群里公布,等我再完善一下后,會在下期招募報名時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以上是我的微信社群從建立到現在這兩周運作的大概情況介紹,在這兩周內,我親自完成社群的每一處運營,對于社群,我從一個參與者變成了組織者+運營者,這種身份上的轉變帶給我認知上的轉變是非常明顯的。用一個具體的事情舉例,那就是讀秋葉大叔的《社群營銷與運營》,6月12日前讀和現在再讀,感覺我是讀了兩本不一樣的書!因為在親身體驗過社群的運營后,再來讀這本書,整個脈絡都清晰了起來!
下面我就按照大叔書中所講的ISOOC模型,分析評估一下我的“愛芮美學小課堂”,希望能從中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的方法。
大叔說,社群構成的第一要素——同好(Interest),它是社群成立的前提。
我最初有建立社群的想法,是從學習禪繞畫并在公眾號和簡書上分享禪繞教程的時候開始的。當時有好多小伙伴因為看了我的教程,詢問我是否有學習群可以加入,剛開始我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沒有,跟著我的教程畫就行啦!后來,詢問的人越來越多,我開始思考,既然我參加了那么多社群,跟群里的同僚們同交流同練習,進步很明顯,感覺也很好!那我干嘛不也成立一個自己的社群呢?就帶著這些看到我的教程后想要進一步學習禪繞畫的小伙伴們玩。于是這個念頭就在心里扎下了!
后來,我不斷積累著自己禪繞畫技能的儲備,同時構思完善“人招募進來后該做些什么”這類的具體事宜,在同桌八佛的不斷督促并持續出謀劃策的幫助下,終于,我把這群有著“畫畫”這個共同愛好,并且對學習禪繞畫有足夠熱情的小伙伴們召集在了一起,成立了我的“愛芮美學小課堂”微信群。
大叔說,社群構成的第二要素——結構(Structure),它決定了社群的存活。
組成成員、交流平臺、加入原則和管理規范,是社群的組成結構,這四個組成結構做的越好,社群獲得越長。
1、組成成員:
社群構成第一要素決定了我的小課堂組成成員就是一批熱愛畫畫,尤其是想學禪繞畫的人,這其中,目前有特別突出的一些人是屬于比較活躍,能一直對群里信息有反應的。希望在接下里的日子里,她們可以成長為我們社群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
2、交流平臺:
我們的社群就是一個微信群,所以日常交流的大本營就是在微信群里。除此之外,我在簡書有建立一個“跟愛芮一起零基礎學畫畫”的專題,這個是先于微信群成立的,我準備接下來在微信群里多多宣傳這里,引導大家將每日的練習作品發到這個專題中來。
3、加入原則:
目前我的小課堂雖還是一個開放的免費社群,但入群也不是沒有標準,必須是愛畫畫或者是想學禪繞畫的人,目前來看,群里成員還是都符合這個要求的。
4、管理規范:
我的小課堂目前嚴格來說并沒有設立太明確的管理規范,也是因為群規模還小,運營時間不長,我只是一直有提醒"群里不允許發廣告、投票、集贊等類型的鏈接,違規者會被抱出群”這種硬規定,接下來,會根據群里的實際情況,做一個明確的管理規范出來。
大叔說,社群構成的第三要素——輸出(Output),它決定了社群的價值。
這點我覺得特別重要,持續有價值的輸出,不但可以對外為我們起到宣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決定了我們這個小社群能否持續有生命力,能否繼續發展壯大下去。
我們是繪畫類的社群,輸出就是以每天的練習作品為主。目前我們主要是在微信群和小目標打卡區里輸出,下周起,我會引導大家到簡書的專題和微博話題里完成輸出,對外擴大一下我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除此之外,我計劃在我的公眾號中也做一個專欄,專門用來展示群員作品。同時也要鼓勵群員利用繪畫作為引子,結合自身成長的實際經歷,輸出一些心得體會方面的文章。
大叔說,社群構成的第四要素——運營(Operate),它決定了社群的壽命。
運營,對一個社群的生死存亡來說太重要了!一個不經過運營的社群,很難長壽。
我的小課堂,因為是在加入潛能營后建立的,所以在運營方面我的確是非常的用心,再加上我有幸有同桌八佛,以及潛能營超級優秀的小伙伴鈴鐺和明明的幫助,目前來看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我甚至可以比較自信地說,我的小課堂,就運營方面來說好過我參加過的大大小小不下十幾個繪畫社群里的絕大部分。這全都得益于在潛能營里的耳濡目染。
潛能營的運營是由擁有國內社群運營最高水準的BM團隊負責,并且由BM創始人敏媽親自指揮操刀,所以,在這里我學到了超級先進超級棒的運營理念和實操案例。這是我加入潛能營最大的收獲之一!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不親自進來被運營一下,是無法感受到BM運營團隊的強大以及敏媽超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的。只有有了這樣深入骨髓的感受,才能在自己作為運營者時不會毫無頭緒,因為習慣了被運營時的一些手段和套路,所以當自己去親自操刀時,這些手段和套路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用到了。
我的小課堂,人員來源較雜,除了喜歡畫畫這個門檻外,沒有其他特別嚴格的篩選門檻,群員中有些甚至是第一次加入社群,原來完全沒跟大家一起玩過的。所以我前期要做的,就是讓大家慢慢習慣社群,盡可能讓更多的人從潛水轉變成可以偶爾發個言,慢慢參與進來。將來我的計劃是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優質的交流平臺,線上打造小課堂,有免費公開課,也有付費精品課。線下打造好玩有趣的沙龍及面授小課, 再配置一個以售賣配套工具為主的網店,逐漸形成一個可以自給自足并略有盈余的閉環。
按照大叔在書中總結的運營要建立的“四感”,我總結一下這兩周我在小課堂群里的做法,如下:
1、儀式感:
我將群員自行邀請朋友入群的功能關閉了,如有想入群的小伙伴,必須先加我微信,我會跟她先進行一個簡短的私聊,大概確定了此人的調性跟我們群相符后,再由我為她發送入群邀請。新人入群后我會對她進行專門的@歡迎,并簡單介紹群規,引導其看群公告,然后為其發送我們的精華內容整理文檔。一個新入群的人在讀了公告和文檔后,基本上對我們群的情況以及具體玩法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了。
2、參與感:
每天早上我會給大家分享“得到”中的一篇文章,內容選自嚴伯鈞的《西方藝術史》,貼合群主題,提升群里的藝術氛圍。除此之外,我還會給大家提供當日的練習素材,并配以簡單的講解。這樣做的目的是把控群內容的統一性,杜絕大家沒話說或話題跑偏的情況,同時我會時不時鼓勵大家將每天的練習作品發到群里來,大家共同欣賞點評。我也會投入大量精力對每一份作品進行盡可能細致的點評并且對其中的不足給予能力范圍內的指導和建議。這樣有作品有點評有指導的做法,會讓更多潛水的人有想參與進來的欲望。
3、組織感:
目前我的社群里正在搞的活動是每周的常規打卡,借助小目標完成。由我獨自運營。
這之前,算得上群里重要的一次主題活動,就是我做的那次時長1小時的分享。這個分享是我建立這個小課堂社群的初衷,所以分享內容由我準備,在分享前,就分享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我跟八佛、鈴鐺、明明在我們的社群后勤工作群中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大家都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議。明明幫我完成了PPT的制作,鈴鐺幫我順了逐字稿,八佛幫我統籌了整個流程,并在正式分享時充當了主持人的角色。總體來說這次的分享還是按照預期順利完成了,沒有太多的遺憾。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助。以后我們群里肯定還會組織各式各樣的主題活動,希望可以從群員中培養出具有組織協調能力的運營小助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社群的站動力。
4、歸屬感:
目前線上我們每周都有組織打卡,群里我也在努力為各位營造暖心氛圍,提高大家的歸屬感。將來時機合適時,我計劃組織線下的小型沙龍,用禪繞畫作為媒介,為大家搭建交流分享的平臺。相信通過線下活動建立的鏈接,會讓大家更有歸屬感。
大叔說,社群構成的第五要素——復制(Copy),它決定了社群的規模。
從社群規模上來說,因為我的社群還處于成立初期,這也是我正式運營的第一個社群,所以目前階段,我當然希望加入的人越多越好,但不管怎樣,最終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計劃,將精力有重點地投放。現在的這個群只是初期的一個孵化營,將來我會用各種主題及標準將人員分化出來,小而美的社群是我想要重點打造的。
所以在復制社群規模方面,我暫時不考慮。運營好現在的社群,待積累到有能力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精力后,相信社群自然會發展壯大起來。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創立的這個“愛芮美學小課堂”微信社群的總結和回顧,算是我在潛能營結營時交上的一份畢業答卷。
不管怎樣,在潛能營這60天的時光我沒有虛度!
我收獲的不止有自己的成長,更多的是潛能營提供給我們的干到讓人口渴的干貨,還有500位超強勢能的牛人帶給我的榜樣力量,更有優秀到不行的小伙伴們無私的幫助,何德何能可以擁有這些!
我想,只有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踏實走好眼前的路,堅持踐行在潛能營里的所學,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這樣才不辜負這段同大家難得的同窗緣。
此生,感恩遇見!
最后,用我們昨天營里的每日一問我的回答來結束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