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現(xiàn)自己看事情的眼光都在逐漸地變化。從前看書,看電視,看新聞,都會受外界主流思想的影響,偏重于某一塊,比如看書時永遠就關(guān)心主角們發(fā)生的事情,很少去思考除了主角和主線之外別的東西,而如今,重讀一些書,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對其他的東西開始感興趣。
前段時間,為了保持良好的英文閱讀感,買了幾本英文原著回來。《傲慢與偏見》是我小時候讀過的,不過彼時只看重伊麗莎白和達西的愛情,看到的是書中多少人喜歡伊麗莎白,又有多少人想嫁給達西,如今再重讀,卻關(guān)注起一些不起眼的人和事來。比如經(jīng)常為Miss Bingley(賓格利小姐)各種愚蠢的行為感到著急,真恨不得跳進去告訴她,你這種行為只會把你喜歡的人越推越遠,拜托別用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這樣非常掉價。其實,她原本是有著比伊麗莎白更好的機會的,可惜輸在了自己的性格和眼光上,她的行為更加讓我感慨:就算做不了你喜歡的人,也要做一個驕傲的自己,千萬別為愛丟掉自尊。
而通過Mrs.Bennet(班納特太太)和Mr. Bennet(班納特先生)的相處模式,我望見了婚姻中許多太太在婚后多年說話不被丈夫重視,甚至不被理睬的常見現(xiàn)象,由此我細細地去探究了來自于妻子,丈夫和社會的多重原因。妻子不重視自身的修養(yǎng),學識,就會膚淺,言之無味,對于丈夫來說就會變成雞肋一般的存在;丈夫當年擇妻時只注重美貌,而忽視內(nèi)在,所以如今才有著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現(xiàn)象,而婚后缺乏對另一半的引導(dǎo),把女人僅當做生育的工具,反映出丈夫?qū)Υ拮拥膽B(tài)度往往也會決定兩人的夫妻關(guān)系。當時社會對于女人的壓迫和要求令她們疲于充實自己,只顧著追求金錢和地位。
而最令我震驚的還是人們價值觀的扭曲。班納特太太生有五女,個個性情不同,但是這一切班納特太太都毫不在意,她在乎的是哪個女兒能夠盡快地嫁人,最好是嫁給有錢人。看到Mr.Bingley(賓格利先生)對自己的大女兒Jane(簡)有意思,就千方百計地希望簡留宿賓格利先生家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簡直讓人為她汗顏。Mary(瑪麗)愛好研究,文學氣息濃重,但是班納特太太卻嫌棄她的書呆子氣,反而對Lydia(莉迪亞)的私奔不以為恥,認為她最早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這種種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也反應(yīng)出了當時社會的世俗觀念。
甚至,我聯(lián)想到,這個現(xiàn)象其實在現(xiàn)在的中國也非常常見。如今很多父母并不以女兒成功的學業(yè)和事業(yè)為榮,反而認為女兒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未出嫁,是丟他們的臉。甚至一些父母用極端的方式逼婚,寧可未來她們的婚姻會不幸也不希望在當下承受他人的流言蜚語。把婚姻看得過重,忽略兒女真正的閃光點和內(nèi)心的幸福,這種可悲來源于父母內(nèi)心的匱乏感和社會不良的價值觀。
當我的眼光放開主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路開始逐漸打開,一些從前看不到的東西都在我腦子慢慢成形,我的觀察力變得更加廣泛,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加多維,這一點在寫作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素材也一直在逐漸增加。人都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讀書,讀出不同的東西來,這就是閱讀的意思所在了,也是經(jīng)典著作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