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溯之
蘇東坡詩云:“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西子湖”可謂空靈美艷矣。而汪沆則詩曰:“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此乃盛贊富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美譽之揚州瘦西湖。而我今謂日照西湖,蓋其水之闊,貌之新,山湖之秀麗,濕地之遠大,西水東調之宏盛,兩度搬遷之感人,堪比“西子湖”之纖裕,足比瘦西湖之蘊藉。而自以為故鄉者,則尤所拭目以盼,其往昔、今朝以及未來必更其蔚為大觀也。
丁酉初夏,余隨文學采風團,遠觀沭水東調之盛事,經引水渠,暗管接隧洞,逶迤近百公里,以引浩浩碧水至日照西湖,蓄水達三億立方米,此蓋千古未有之奇觀也。又觀日照西湖國家濕地公園,近五萬畝之曠遠,僅環湖綠道即百余里,華夏瑞草園則履地兩千六百畝,腹納數百萬株綠植及中草藥,經濟則有良藥,旅游則有勝景。近觀日照西湖之浩瀚無邊,鷺翔鷗鳴,漁舟唱晚,山色不盡,蒹葭千里,足以滌蕩心胸。又聽其傳說之廣,神話之多,萬民戰天斗地打水庫,庫區居民幾度搬遷,舍小家為大家之感人事跡,溯之不勝感慨,為之潸然淚下 ,乃不避卑拙,作古風一首以志之。其詩曰:
君不見沭水自古向南去,十年九禍皆唏噓。
山洪迸發勢不休,兩岸民生無盡愁。
一壩巍然憑地起,百川浩浩會于此。
恣肆千里戛然收,沭水從茲向東流。
但借神功開隧洞,一圓沭水東調夢。
三莊陳疃眾支流,治林治水顯英謀。
焦竑若在應驚嘆,雨洪化碧波浩瀚。
宛若神龍游天衢,騰云駕霧入西湖。
君不見日照西湖踏勝游,滿目青山碧水悠。
鷗隨輕舟遠飛去,平湖山色賽杭州。
岸芷汀蘭棲鶴影,茂林修竹伴茶茗。
風動楊柳見游魚,濤襲浣女侵裙裾。
滿眼芳華懷勝緒,一湖澄碧接青浦。
五月飛花春意暢,微波送爽心蕩漾。
清風徐來催我衫,恍入仙苑景不凡。
翠染百里環庫路,霞點千桿湖上帆。
蘇堤白堤景色妍,對此林海亦枉然。
君不見銀鷹白鷺比翼飛,湖光山色共朝輝。
江北濕地萬里遠,令人流連不復返。
一環一帶十八景,瑞草園里任馳騁。
萬株神草自不同,科技旅游一條龍。
牡丹華貴容未老,芍藥花開姿正濃。
滿山青綠映湖色,蒹葭一片大潑墨。
無垠波浪隨風起,浮光躍金千萬里。
君不見講古潭前神話古,濕地無邊滿煙雨。
移民大愛愈無聲,兩度搬遷動地情。
六十年前志移山,敢叫日月換新天。
而今功成立生態,故鄉處處煥芳顏。
山湖寥廓連乾坤,林水靚麗起家園。
天人合一大道行,飲水思源萬古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