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問,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么還是學不好?每天堅持,表示努力付出了很多,學不好也就是說可能方法不對,效率不高,沒成效。
本人上班族,最近也在學習英語,發現自己很多的問題,寫出來分享,希望能有所啟發。
我把問題分為5個大類:單詞、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目前重點梳理了單詞和口語的內容,剩下的部分還未深入,所以先寫部分,后期再補。
1、單詞背誦有技巧:先背詞根,后擼單詞
單詞量很重要,這會影響所有英語學習的要素,量上去了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傳統的背單詞,就是捧著一本詞典,紅寶書或者其他一個一個的單詞死記硬背,硬性要求自己記住每個單詞的意思,記了今天忘了明天。單詞估計是按首字母排序來背誦的(自己原來就是這么背的,老師也是這么教的),兩兩之間除了頭字母一樣就沒有其他的關聯內容了,所以背的很吃力,但效果一般。然而,自己對于這種方法也沒有想過對錯,只覺得是自己努力不夠,或者記憶力不好。又累又苦,還沒效,學習動力很受打擊,愈發不愛背了,如此負面循環。
但是最近重拾英語,有了互聯網這個利器,當時就沒多想隨便一搜,居然發現一個新方法。也許也不能算新了,但是對于我而言,真的是才知道,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所以鑒于有像我一樣的朋友,推薦這個背誦方法,就是先背詞根、前綴和后綴,后擼單詞。
一個單詞,整體上可以分解為:詞根,前綴,后綴。詞根就像我們漢字的偏旁部首,表示單詞原意,相關性。常見詞根只有2百多個,比浩瀚的單詞量簡單多了。學了詞根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就是猜也是成功率高一些。前綴改變詞義,例如加否定或其他。后綴表示詞性,名詞形容詞等構造。詳細解讀,包括常見詞根,大家可以網上搜,我就不展開了。
這種方法和純粹背單詞是相反的思維模式,就像編程里的自頂向下的設計原理。只背單詞是原始自下而上的邏輯,起始簡單,但過程重復繁瑣,耗時耗力,容易掉坑。但記詞根方法是先有個總體思路,在往下細分具體操作。開始不容易理解,但真正學會后效率大大提高。
2、重點攻破口語:發音、斷句、連讀、語調
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單詞發音不標準,在練習跟讀時這個問題尤其明顯。根據軟件的跟讀評分顯示,即使是最簡單常見的單詞,不同時間讀出來的發音都會不同,容易讀錯。這表示我的發音,很不穩定不確定性,每個單詞似是而非。
分析原因,這就屬于歷史遺留問題:
一、最開始中學學習英文時,老師本身水平有限,口音不行,音標掌握不到位,學生受害。
二、自己在對教材模仿跟讀時努力不夠,對標發音練習太少,沒有及時糾正錯誤發音。
所以,源頭錯了,練習再多遍也是無效的,或者說練習越多,越低效率,因為錯誤越頑固,改正難度更大。
所以,目前我的第一步就是要糾正發音,對標正確讀法,反復練習,糾察細節。對于常見簡單單詞也不放過,例如that,have,there等。
另外,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英文很地道除了發音,其實就是斷句、連讀和語調在起作用。我們中學學英語那就是在讀英語,很生硬,情景化的能力很弱。
英語說出來要好聽,就和我們漢語一樣要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感情充沛。這就屬于進階內容,也是目前本人在努力加強的部分。模仿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3、聽力:和上面兩個息息相關。
單詞不懂,聽的像天書;單詞背了,但是你的發音不正確,聽的肯定不是一個味。所以上面兩個基本項目提升了,聽力能力也就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