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如何有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者是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累計銷量50萬冊。
在利用新聞出版經驗進行網絡與雜志專欄撰稿人的工作之外,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NHK和TBS電視臺節目中引發了熱烈反響。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寫游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煉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等。
本書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
1
讀書在我們日常生活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小到大,我們都無可避免的遭遇到選書這一環節。在沒看到這本書以前,我的書都是根據別人的推薦買的,很少從自己的心出發,并沒有問自己需要什么,所以自己買了很多本書,卻很難完整的看完一本書。
讀書的目的有很多種,但是對于學生或者職場中的人而言,讀書目的僅僅是為了生存。學生為了升學而讀書,職場中人為了升職加薪而讀書。
我們或許可以換一種角度看讀書,興許能獲得不一樣的風景。用欣賞的眼光,你可以看見一個美好的她。學會與她相處,讓她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好伙伴。
2
堅持親手寫下摘要和讀后感的過程舉動絕對不是簡單的“流水賬實操作”,這些寶貴的內容正是將來總有一天你能用到的知識儲備。
我們相信堅持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可是我們卻很難做到堅持。堅持的目標只有一個,而使我們放棄的阻礙卻有很多很多。不管我們有沒有堅持下去,我們都要嘗試著去堅持,將堅持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知識思考平面化,讓靈感脫離之前的抽象狀態,會更容易將其理解,會更容易將其消化,也促使你把靈感用作創意材料,想用的時候就能信手拈來。
我們的眼睛沒有大腦那么聰明,大腦的思考太快,而我們眼睛的速率只有它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少。所以將大腦的思考記錄下來,便于我們以后知識的利用。
堅持寫筆記需要遵守三個竅門:
1)養成習慣
2)放大讀書筆記的作用
3)創造別具一格的記錄方式
寫筆記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讀好書,讀懂書,會讀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將讀書分成了五個階段: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僅僅是第三個步驟不需要寫筆記,其他的步驟都需要筆記,這就說明了筆記的重要性。筆記的作用不單單是為了記錄,它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讀書和生活。
ps: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寫作訓練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