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我
我不是你
你無法猜測我的所有想法
我無法肯定你的所有做法
我不想永遠
沒有什么想說的
我想和你好好說說
別逞一時口舌之快
??
這個世界,究竟是先有文字,還是先有語言?這問題猶如在問,到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實際上,不管是先出現哪一個,他們都是相輔相成的,文字也好,語言也罷,都是需要語境的輔助襯托。
人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由此可見:說——能力;不說——是智慧。
日常溝通,常用的是語言,文字適合書面,更正式情景下的一種表達方式。
??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一種無奈?
每一次,當你想更懂你所在乎的那個人,卻更加有距離,是不是懷疑自己用錯言語?
每一次,當你努力想更靠近你所在乎的那個人,卻發現這一切是你的一廂情愿,是不是懷疑自己用錯了方式?
我們都曾抱怨,為什么他不懂我,為什么他那么難懂?
如今,多種談話節目,諸多作家發表過此類的要領,在節目書籍內也列舉了諸多事例,作為佐證。
??
可是,我們已經學了那么多,為什么還是說不好話?懂不了他?難道都是自己的問題?難道自己真的就那樣笨,怎么都學不會呢?
語言分為三要素:表達者——媒介(空氣等)——接收者,溝通也是這樣,有這三要素。
首先,需要表達的人思考自己想表達的內容;
其次,需要借助媒介/方式;
最后,需要接收的人正確完整的領會。
在此期間,三要素需要具備同等良好的狀態,無論是表達者的表達問題,還是表達方式的問題,又或者是接收者的接收問題,都會造成無效溝通。
??
好好說話1
小雨假期和死黨見面,死黨思索半天后說:「小雨,我覺得你的聲音比以前更大了。」
小雨一聽,就知道問題所在:「你是不知道啊,最近我天天在吼!開個會和吵架一樣,不同意別的部門觀點,就很自然的提高分貝據理力爭。然后呢,和我家那口子,最近也是火星撞地球,一言不合就吵架。每天吵,吵得我現在說話嗓門大了不說,現在火氣還特別旺。」
有話好好說?
小雨和死黨的溝通無礙,是因為雙方有前期的了解,能在溝通時立刻理解對方的意思,不管是表達者還是接收者都能準確到位。而小雨在與其他部門溝通時,由于各部門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小雨將事實呈現的滴水不漏,同時,還需要她準備如何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言辭。
其實,我們都明白,有理不在聲高。
除了有些人生來就嗓門大,更多的人只有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才會大聲,這也是俗稱的情緒管理。雖然提高聲音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強自己的氣勢并吸引他人注意,但會在第一時間給對方帶來不好的感觀,長時間的大聲吼叫也會造成聽力下降,這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
好好說話2
這天午飯時,孟爸看見玉米棒上的玉米須,很是嫌棄,帶有抱怨的語氣說:「人家飯店煮好的玉米都是沒玉米須的,你弄那么多玉米須怎么吃,怎么不先弄了再煮。」
孟媽一聽不樂意了,立刻說:「沒用我為什么留著?就是有用我才留下的,你不樂意,之后的飯菜你來煮。」小孟見這架勢是要吵起來了,立刻配合轉移話題。
私下,小孟和孟爸說:「玉米須能預防高血壓,也算是中藥引子的一種,有些人還專門喝玉米須煮出來的水降血壓呢。」孟爸一聽,臉上就浮現了內疚的神情。
小孟又去和孟媽說:「媽,你明知道玉米須可以降血壓,為什么不選擇和爸直接說呢?」
孟媽說:「我為什么要告訴他,我放肯定有自己的道理。他一直都認為飯店做的比我好,每天挑三揀四的,我為什么要說?繼續說下去反倒要吵個不停了。一個人即使嘴巴上認輸,但心裡依舊會堅持自己是對的,這樣何必呢?」
有話好好說?
1.孟媽好心,但孟爸不能理解。孟爸相信自己的直覺反應,選擇先入為主,對比外界的做法,沒有探究原由。
在溝通時,采用了反問句式的提問,而在所有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反問語句是最容易引發爭執的一種溝通方式。孟爸不但選擇了這樣的提問方式還以自己的直覺為主,捍衛自己的觀點。表達者,沒有將自己的意思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受到了接收者的排斥,造成爭執。
2.孟媽在面對這樣的指責時,在權衡結果后,適時停止了。
富蘭克林曾說過:
如果你熱衷于爭論,總想反駁別人,或許你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勝利是短暫、虛幻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一絲好感。
任何一個愚蠢的人都會為自己的過錯進行辯解,有時候適當的停止,也是最佳的反駁。
??
好好說話3
西子,是部門主管,公司裡面的能人,經常需要身兼數職。論能力,無人能敵,但西子有個致命的缺點:喜歡命令式語氣的說話。
熟悉西子的人自然明白,她只是言簡意賅,強調事情本身,不會拖泥帶水,但是這樣的說話方式給同事帶來很多不好的感受,私下覺得她自負,高冷,經常將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交差。由于,配合的不和諧,造成了西子經常要加班的情況。
由于高壓式的工作進度,西子住院一週,卻沒有一個同事來看望她。就在要出院的前一天,領導帶著部分同事來了,一位老員工在離開時,推薦西子看關于溝通類的書籍,并悄悄的勸說她改變說話方式。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強迫,即便是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也是一樣。
后來,西子同樣的事情由言簡的命令式改為了請求式的溝通方式,果然團隊的效率提高不少,再也沒有通宵趕方案的事情發生了。
有話好好說?
接收者,是溝通的關鍵。
如果表達者與接收者雙方夠默契,能心領神會自然最好,但更多情況,是表達者為了可以讓接收者理解,不斷的形象描述。倘若接收者不能理解,這無疑是一次無效溝通。
用強迫的辦法是不能讓人改變看法,并與你保持一致的,一滴蜂蜜比一滴加侖膽汁捉到的蒼蠅還要多。
改變方式,增強溝通效率,才是根本。
??
你能不能選擇好好說話?
你能不能選擇管好自己的情緒后再說話?
你能不能思考清楚自己需要表述的內容再說話?
也許,你要說的并不難表達,但是,你選擇隱瞞或者不說,對方未必可以猜測到你的真實意圖。
也許,你要說的并不難理解,但是你選擇強迫的方式,對方未必可以心甘情愿去接受你強加的意思。
也許,你要說的并不難接受,但是你選擇憤怒,那些因憤怒脫口而出的話,如萬箭穿心一樣刺骨,傷害了身邊至關重要的人。
別讓你的一時口舌之快,毀了你想得到的結果。
好好說話,有話好好說,好嗎?
-End -
本文為Nicole妮可兒の第** 95 篇 原創 **文字欲轉載請先聯繫告知,並在轉載時明確標注以下信息:
一個堅持只寫感動自己文字的原創作者;文藝氣息十足的偏執知性女子;
有故事有溫度的治癒系電臺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