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一直有一些人,在對待一些事情上,總是不肯花費時間與精力,還妄想能夠擁有一個不錯的成績。但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這時候就會搬出早就準備好的,用爛了的借口,我只是不在乎而已,要是我好好學,還不是手到擒來。那你倒是好好學啊,真的以為成功有那么容易嗎?
很多人都會這么想,如果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件事,結果還沒有成功,那不是很尷尬,很丟臉嗎?認真之后輸很丟臉嗎?我并不覺得。
這次報了普通話登記考試,培訓機構總共就組織了兩天的培訓,但基本上就是第一天上午,大多數人都來了,領個教材,上午課還沒上完,人就已經寥寥了。下午更是只有十幾個人而已。這也是常態,畢竟我們學校比較特殊,只有周末能正常的看視頻,玩游戲,周一到周五都不能。普通話上課確實簡單,學的也幾乎都是小學學的音標之類的,再就是讀讀單詞而已。確實,只要你普通話說的還可以的,幾乎都可以達標。但是,考試那天,同學說了一個言論,我很反感。
考試那天,考前,和同學閑扯。同學說:“如果我沒有上課,沒有準備,還達標了,你又上課,又準備,還沒有達標,會怎么樣?”
能怎么樣,就這樣唄。你不上課,不準備,能達標,與我何干。我又上課,又準備,還不能達標,與你何干。你不上課,不準備,能達標說明你在這方面比較優秀而已,如果你又上課,又準備了,也許考出來的等級能更高呢?我又上課,又準備,還不能達標,又有什么關系,至少還能義正言辭的說一句,我努力過了,只是還不夠,怎么就會覺得丟臉了?至少不會在那里無病呻吟,說什么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之類的空話。
之前還有一個考試,心理咨詢師,比較難。當初我考的時候,能去聽得課一節都不落下,在課后花大量時間看書,刷題,考試的時候,兩門課還只是將將及格。和我一起參加的有不少,兩年過去了,通過的人數,屈指可數。這下靠天分好像不夠了吧,或許是天分還不足,但大家的天分好像都差不多吧。每年都會聽到這樣的話,哎呀,今年又沒有去上課,考試那么難,還是不去考了,下學期再好好學吧。然后,明日復明日,最后放棄,就當學費打水漂。
有段時間,“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很火,一直很費解,為什么會這樣?努力確實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哪怕你是十足的天才,但沒有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功離你依舊很遠。我就是認真了,我就是不想再在事后悔恨當初沒有努力,我就是與你們不一樣了,就算之后失敗了,又怎樣?至少在失敗之前,我在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