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15 Blue文 讀書打卡
書名:《論語譯注》
作者:楊伯峻
章節:子張篇第十九
書摘心得: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有為?焉能為亡?"-子張說:"對于道德,行為不堅強,信仰不忠實,[這種人,]有它不為多,為他不為少。"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子夏說道:"就是小技藝,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恐怕它妨礙遠大事業,所以君子不從事于它。"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說:"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復習所已能的,可以說是好學了。"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人在其中矣。"-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志趣;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中間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子夏說:"各種工人居住于其制造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用學習獲得那個道。"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子夏說:"人的重大節操不能逾越界限,作風上的小節稍稍放松一點是可以的。"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貢說:"商紂的壞,不像現在傳說的這么厲害,所以君子憎恨居于下流,一居下流,天下的什么壞名聲都會集中在他身上了。"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