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螳螂拳在以前就叫“螳螂拳”,到近代才出現了很多分支:有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太極螳螂拳、六合螳螂拳、摔手螳螂拳、鴛鴦螳螂拳等支派。
? 我所習練的螳螂拳為“郝家螳螂拳”也叫“梅花太極螳螂拳”。
? ? ? 哈爾濱梅花太極螳螂拳為曹德坤1915年從山東傳到哈爾濱的,曹德坤師從郝恒祿,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哈爾濱梅花太極螳螂拳所流傳下來的技術有那些。
梅花太極螳螂拳特點:
速度快、招式緊湊,手法密集,踢打摔拿技術兼備,出手不空回,出手則必有回手。
基本功:
站式子有練習八式的,哈爾濱只練習兩式,騎馬和登山,其他式子都在套路中出現,所以不在單獨練習。
三錘:為梅花太極螳螂拳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共分三趟,第一趟為一步一拳步型為弓步,螳螂拳術語叫“登山”,分大登山和小登山,第二趟為連環三拳,第三趟為登山轉騎馬連環沖拳。
散手練習,螳螂拳術語為“零手”,其他門派拳種叫“單操手”。
零手:點擋手、翻天覆地、抄腿、斧刃腳、玉環步、窩肚錘、流星趕月、蹬踏式、跨翹、螳螂勾、擊打連環等。
套路分初、中、高三級。
初級套路:指路、岳家錘、連五掌、小翻車、抹眉、白猿獻果。
中級套路:崩步、梅花路、白猿偷桃、攔截。
高級套路:摘要一到六段、八肘一到四段。
徒手對練:
采手、對劈、劈砸五手、破案。
器械:
短兵:梅花刀、燕青刀、八擋短棍、劍字、八仙劍、達摩劍、四路劍。
長兵:梅花槍、六合槍、五虎群羊棍、六合棍、雙手帶、雙頭蛇、春秋大刀。
器械對練有:雙手帶進槍、三截棍對槍等。
練功方法:
掌法練習:墻上練習摔掌,手心、手背、掌外沿。
反尖腳:門口吊掛一個小口袋,出入門練習“反尖腳”技術。
鐵球:通過抓鐵球以練習指力。
梅花太極螳螂拳十六字心法:
硬、崩、實、砸、來、叫、順、送、粘、黏、幫、貼、提、拿、封、逼,此十六字貫穿整個梅花太極螳螂拳套路體系,也是其拳法核心。
練習方法:
入門先學習站式子和打三錘,然后學習初級拳指路,指路學習結束后單操手法全部學習完,等小翻車學習結束以后,采手及劈砸五手等對練也全部學習完。
套路學習法:
師父每教一個招式動作,等學員練習熟練以后,師父告訴招式攻防含義,師兄之間用所學習到的招式實戰,螳螂拳術語為“搶錘”。
? 謹以此篇紀念我在哈爾濱學習傳統螳螂拳的日子,特別感謝劉積新師傅、師娘及其家人,因為劉積新師傅為了將傳統螳螂拳傳承下去,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大的,師傅、師娘及其家人知道我家遠學習不易,也很照顧我,在此誠摯的感謝,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的武友,對傳統螳螂拳有個認知。
? ? ? ? ? 楊會寫于2017年五月一日上午
哈爾濱螳螂拳傳承:
《哈爾濱南崗梅花太極螳螂拳第一武術館》又名《長功武術館》,武術館為師爺劉長功建于1963年,哈爾濱郝家門太極梅花螳螂拳發展的主要歷史傳承如下:
螳螂拳創始人:王朗
第一代:李秉宵
第二代:趙珠
第三代:梁學香
第四代:郝宏(郝家螳螂拳第一代)
第五代:郝恒祿(郝家螳螂拳第二代)
第六代:郝斌(1978-1979年來哈爾濱教授過郝家螳螂拳技術)、曹德坤(太師爺) (郝家螳螂拳第三代)
第七代:劉長功師爺(郝家螳螂拳第四代)
第八代:劉積新師傅(郝家螳螂拳第五代)
第九代:楊會(郝家螳螂拳第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