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的錯覺吧,這些年聽杰倫,總覺得和從前不太一樣。
前段時間《說好不哭》上線,第一時間買了版權(quán)試聽,更是印證了這種想法。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他的音色變得更加圓潤,像是磨平了棱角,少了《葉惠美》《七里香》時期的純粹。特別是高音部分,之前是聲嘶力竭喊上去的苦情唱腔,現(xiàn)在卻更多的是假音或者降調(diào)。
如果再仔細(xì)聽,會發(fā)覺聲音里的少年氣也聽不到了,那種失戀了就好像失去全世界的傻氣再難尋覓。
想到這些,不免有些失落。但轉(zhuǎn)念一想,這或許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這批90后都不知不覺奔三了,杰倫也早就老了啊。
但即便如此,依舊不影響我們聽老歌,至今我QQ音樂里的歌單有一半都還是他,《七里香》《擱淺》《借口》《爸,我回來了》《開不了口》《以父之名》……
雨下整夜 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
院子落葉 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
幾句是非 也無法將我的熱情冷卻
你出現(xiàn)在我詩的每一頁
……
熟悉的旋律響起,那些耳熟能詳?shù)母柙~把記憶勾回了十幾年前的夏天。
為什么說周杰倫是我們的青春呢?
一方面是那些反復(fù)吟唱的歌曲,記得小學(xué)時,上課鈴響了,我們班的規(guī)矩是老師來之前,班長組織唱歌。
五六年級,《簡單愛》火了,全班人齊刷刷地唱著“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愛能不能夠永遠(yuǎn)單純沒有悲哀”……
初中時,MP3還沒普及,版權(quán)意識也不像現(xiàn)在,大家會從音像店花幾塊錢購回一盒盜版磁帶,下課后討論自己最喜歡哪首歌。
那時流行抄歌詞,《七里香》的歌詞我抄了一遍又一遍,還有人把詞寫成了情書,折成千紙鶴扔給了喜歡的姑娘……
現(xiàn)在想想,他貫穿了我們學(xué)生時代的所有記憶。
初三那年,有幸去看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演唱會“無與倫比”,以父之名的前奏響起,杰倫站在十字架上從天而降,那一瞬間眼眶沒來由地濕潤。
曲終人散,所有人都不肯離場,齊聲高呼“安可,安可”,杰倫一次又一次返場,唱響了熟悉的歌。
前幾年去看了“摩天輪”“地表最強(qiáng)”,可再也找不回當(dāng)初看無與倫比的震撼與感動。
高三那年,大家早已不用磁帶機(jī),聽音樂的工具變成了手機(jī)亦或是MP3。那一年我最喜歡的歌是《分裂》。
坐著我的摩托車 載你緩緩的離開
考不上的好學(xué)校 可以不微笑就走
把手慢慢交給我 放下心中的困惑
雨點(diǎn)從兩旁劃過 割開兩種精神的我
……
清晨坐公交,看窗外一閃而逝的街景;晚自習(xí)回家,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巷道,耳機(jī)里傳來杰倫低沉的嗓音,聽不清的歌詞。
總覺得這個世界上有個人,在地球的另一端唱出了我從未道出的心事。
我們就像是歌曲里的主角,延續(xù)著歌里未完的故事。
從10歲到28歲,整整18年,我聽著他的歌長大。
在這18年,他參與了我人生中的無數(shù)“第一次”——
第一次暗戀、第一次被人告白、第一次遠(yuǎn)離家鄉(xiāng)、第一次看演唱會、第一次離家出走、第一次旅行、第一次參加高考、第一次戀愛、第一次工作……
當(dāng)我們被時光追逐著愈跑愈遠(yuǎn),驀然回首,原來不止杰倫老了,自己也早已不再年輕。
那個青澀害羞、吐詞不清的大男孩早已成家立業(yè),成為了中國音樂殿堂級人物,他已無需再用一首歌來證明自己。
而我也回不到聽《七里香》的那個夏天,下課的鐘聲即將敲響,隔壁的男生又在撥弄前排女同學(xué)的發(fā)繩;老師開始整理講臺上的試卷;我緊盯著窗外,生怕錯過偷看某人途經(jīng)教室的側(cè)臉……
一切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