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沒有行動,沒有勤奮的練習,所謂的“成長”,就是耍流氓。大神們都說“成功學”的書不能看,但是,大神們又在不停地出版各種成功秘籍。這段時間自己一直也在看各種勵志、成功學的書。這些書看得越多,發現自己越弱,覺得自己離成功越遠。直到看了《刻意練習》、《逆向管理》兩本書以后自己的認知發生了一些改變。其實,這兩本書也被歸類在成功學書籍之列。我看完這2本書以后,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為什么迷茫?為什么無所適從?那是因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 ?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這也是我們一般人希望秉持的基本行動邏輯。在一個確定的年代,我們需要的是確定的行動。因此,三思而行是一種優秀的策略。而如今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正如古典老師在得到開設的《超級個體》專欄所講,“在不確定的年代,確定地生活。”如何才能確定的生活呢?唯有靠行動。
? ? ? 在這個不確定性的年代,我們需要用行動實現確定性生活。正如《逆向管理》一書所強調的“三行而后思”觀點。日本行動管理科學家石田淳的著作《從行動開始》,對行動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和解讀。在序言中,石田淳直言不諱地講到,“要想‘憑借堅強的意志讓事情走上正軌’是非常困難的。要記住,最重要的是結果,而能夠導出結果的只有行動,與意志無關。”
? ? ? ? ?沒有行動,就沒有結果。沒有結果思維,就難有持續而有效的行動。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個體倡導的“有結果、可交付、可復制”的結果思維,是帶來有效行動的底層思維。沒有行動,刷再多的認識都是空談。唯有行動能夠得到結果。唯有行動能夠實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