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咋一看標題,“誰應得什么?/亞里士多德” ? 感覺云里霧里。反觀整本書,書名“公正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我們該如何做是好?)。通過框架,可以得知第八章在說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他認為我們該怎么去做。
? ? ? 亞里士多德政治哲學的核心是兩種觀念,目的論和榮譽性。他認為,公正意味著給予人們所應得的東西,給予每個人所應得的東西,包括兩個要素,物品以及分配得到這些物品的人。現實生活中,比如,一個單位上的電腦分配,誰應當得到最好的電腦呢?很顯然,現實答案是領導。可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來說,最好的電腦應該給電腦技能水平高的人。因為這樣子電腦在他的手上才能發揮電腦的最大價值。但是,我們試想下,事實上應該如此嗎?
? ? ?電腦用得最牛的人,或許他只對電腦一方面很擅長,但是對業務方面并不熟悉,但是這個業務又必須用到電腦,對電腦的技能水平要求不是很高。如果是這種情況,電腦技能一般的人,但對業務特別熟悉,把最好的電腦分配給他,結果是不是會更好呢?這樣分配,是不是只是功利主義的考量?
? ? ?回歸亞里士多德的目的論,電腦存在的目的——被很好地利用,代替人腦處理很多復雜的事情。按照目的論思維,電腦應該分配給電腦技能一般,但業務很熟悉的人。
? ? ? 那到底怎么分配才是公正的呢?
? ? ? 文中談到了大學的目的,鑒于群里大部分人都是醫護人員,我想在這里討論下醫院的目的是什么?醫院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醫療水平的提高呢還是為了服務于一線患者?醫院應當尊敬和獎賞什么樣的德性或成就呢?是應該提高老教授、知名主任醫師、理論研究學科帶頭人的待遇還是奮斗在一線的主治醫師的薪資呢?亦或者這些怎么區別對待?
? ? ? 對于一所醫院,醫師的錄取標準怎樣才是公正的呢?首先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然后是大學學歷證書。可是有職業醫師資格證,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并不一定臨床經驗豐富,有一定的診治悟性。反倒是,有些普通大學畢業本科生,甚至專科生,職業醫師資格證遲遲不過,但由于在基層醫院待的時間長,接觸病號多,加上個人的勤奮好學和鉆研勁,診治水平并不比別人差。當然什么都有個例和普遍現象。當我們在面對各種分歧的時候,怎么做才是公正的呢?
? ? ? 看著想著,想著看著,問題還是沒有解決。What's ?JUSTICE ?有人能告訴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