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來花艷,遍及山野水畔,田莊路頭。花紅似火,點綴春天。
桃李杏春暖一家,松竹梅歲寒三友。桃花沒有松柏常青,沒有翠竹傲寒,沒有冬梅抖悄,更沒有牡丹國色天香,富容華貴。她一般的象個老百姓,平平庸庸,春到開花,風吹花落,偶迂桃花飛雪,也只能嘆息,紅花伴雪落下,然飛雪葬花之時,誰嘆之?誰為之?而又誰會垂淚呢?
昔,漢未劉關張桃園結義,蜀漢成就大業,東晉陶潛淵明五柳先生《桃花源記》而名垂丹青,唐崔護《人面桃花》賦詩題冂而扉聞千秋,妙善桃花庵中伴青燈,黛玉葬埋桃花淚涕零,而當代偉人毛公“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中可耕田。”而淪為千秋絕唱。可知桃花之一斑也!
今吾頌《風中桃花》一書兮,概為之感也。
《風中桃花》頌
春來桃花艷,
艷花迎春風。
風吹花瓣落,
片片塵埃中。
笑花春風至,
風戲桃花情。
人面花尤在,
笑靨花臨風。
2020年5月2日
作者:曲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