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好像成為了一種慣例,一種每年必經的儀式――假裝高考生。
大概高考前一周,各類社交軟件上就開始刷屏了,“高考倒計時5天,我還有好多東西沒背啊好方”“希望明天不要緊張,畢竟我可是要考清華北大的人兒”“啊啊啊啊啊已經10點了睡過了!”來來來,你們繼續,真正高考生有這好心態明后天也不用愁了。
雖為調侃,但大家所想要表達的卻都是同樣的對于高考的懷念和感慨。作為已經走過高考的人,在這種時刻能夠給予考生的也僅僅只能是寬慰和祝福,告訴他們別緊張啊,高考其實沒那么重要啊,就當作一次模擬考就好了啊,你一定可以的……這種話說出來和聽起來,感覺差的可以說是天塹。當你已經跨過了這道坎兒,你才能對著它說其實也不過如此嘛,然后站在高高的對岸對著后來人大喊“過來吧,不要怕,一點事兒沒有”,你不會說出的是你在到達的途中是撞破了腦袋還是摔折了腿,這就是最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個世界上最浪費時間又沒有意義的事就是跟年輕人講道理,你教導的再多都不如他去撞一次南墻來的有用。
高考之于我們,意義無需多說,與其再去爭論它到底重要不重要,不如仔細思考一下它到底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影響我們,是痛定思痛的迅速成長,還是扶搖直上的意氣風發。每個人站在高考面前都會走上不盡相同的道路,但不管是哪條路,或暢通或曲折,該給社會交的學費一分都不會少,總有一天會以某種形式找到你,而該你收獲的也終會落在你手中。
我從畢業之前到之后,一直有在自己做一些實習和應聘,但后來正式工作還是家里給介紹的,零壓力進了某知名國企,20出頭就過上了喝茶看報等下班的日子。因為住在單位附近,中午下班除了能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吃完飯居然還能睡上半個小時午覺,這日子過的,可以說是相當逆天了。但是,年輕的時候就是不甘心過這種一眼能望到頭的生活,越安逸心里越恐慌,越覺得這個年紀就這么享受是不是老了就要受苦了?明明同齡人都在加班熬夜受磨練,我怎么這么逍遙?于是,開始更新簡歷、關注招聘信息,不斷接到面試邀約。因為種種原因最后居然膽大到裸辭,自己一個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求職,結果就是,整整一個月,我都沒有找到工作,不停的投簡歷面試,不停的被刷和不滿意,生活陷入僵局,家里也在不斷投來質疑和憤怒,似乎所有的人生價值都被消耗殆盡了。直到那個月的最后一天,我收到一封錄用確認函,才真正感嘆,當初因為家里安排工作所逃掉的挫折坎坷,現在一分不剩甚至加了利率的通通還給我了,還好還好我沒有放棄。
工作是這樣,高考亦然??嫉煤昧?,不用沾沾自喜,要努力的日子還有很多;考的不好也不要放棄,這真的只是又一個開始。
每當高考來臨,我們這些明明已經走過高考的人反而會顯得比考生還要激動和緊張,因為我們太能夠體會當時自己的心情,太希望能夠作為過來人給他們一些忠告。這已經成為了每年的熱門話題,你總會看到各種類似“千萬不要學土木”“一入理工深似?!?/b>的調侃式建議,套路是學來的,但是想要幫助他們的心情是真誠的。
我們就是這樣一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哥哥姐姐甚至是叔叔阿姨【能不能不拆穿!】,不管你們想不想要,這樣不正經的鼓勵方式應該都會一直一直延續下去,吐槽的是你們的高考,但也是我們的整個青春。
明天的你們一定是考的都會,做的全對,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信的。
――來自一條錦鯉的深夜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