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從一朵開滿全樹,春在花的綻放中到來。
猶記著哪一次的蕭條里,被一株獨綻的木棉驚艷。純白色的花,裝點著枯木生機盎然,為世界敲響一次春的門鈴。
高三好像成了一個遙遠的地方,永遠也不能再觸及,心卻為一點的相似而觸動,引發一串思念的疾病。
年后的高三黨便會早早的回到學校,開始最后的沖刺,初四無聊之際,便漫步到了母校,雖沒有書聲穿耳,卻看到一波揮灑著汗水的少年,好像是體育生,在進行著各種訓練,反復著,一次次的堅持著,相互鼓勵著。
觸及了這份情,不愿讓它泛濫,便走到另一個地方,學校在不停的改造中,變化不畏不大。
小樹林變小了,籃球場變少了,加了一圈跑道,新蓋了一棟樓,我想看的木棉花地,變成了另一個小型操場。
猶記得我高三的時候,看著窗前蕭瑟的樹枝,慢慢的長出一個花苞,綻放,再枯黃,最后掉落。當它泯滅后,百花才開始爭斗,我也在這花季中度過了最后艱難的高中生活。
時光早已一去不返,此時的心雖不是拼過高考的理念,依然向著未知的前方攀登,希望想要有拒絕別人和掌控自己的能力,無論風雨,吾心依然。
多數時候,常覺格格不入之時,便像枝頭的木棉花一樣,獨自的盛裝著,就算無人欣賞也要開出自己的春天。
用假花妝點室內,看似鮮艷,實則哼唧灰塵,丟了一份韻味。
春未見雪,便出門尋找木棉花的影子,尋找春的臨近,尋找內心深處的戲份,穿梭群山,陌生城市之間,只為一個未知的心情。
當在白公館偶遇木棉花時,便已體悟出紅色精神,勇敢,無畏,付出與犧牲,那是先烈們播下的種子,尋找著一縷新生,然后在春天綻放,而我們的承接便是它們的棲息地,愿我們共同播種下一個春天,等待綻放時間的到來。
春它并沒有停在一地,它住進了所有懷有希望的心里,跟隨著他們開滿旅程。
每一次春來,都不只是離別,它代表著新的開始,新的起點,新的旅程,新的相遇,要在春天里做出新的走向,播下新綠,到秋天才會凝結累累果實,不負一場春。
所有的一切新啟,才是春的正確打開方式,拋開過往的所有好與不好,這一次只為向著自己想象的方向前進。
路上所有微笑,都是綻放的花朵,都是播下的一場善緣,終有一天會結出善果,最后不負遇見。
四季更新不斷,我們也只能向前,就算獨自賞完所有風景線,也是一場視覺盛宴,只為春始春歸的起點,最后又一次次的循環。
新,表示一切的開始,不是放棄所有,而是重新尋找出口,而后開始一次次的奮力拼搏,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春意到來,四季更新,便把一切提上日程,便把不錯過,不將就放上心,開啟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