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分享的一個真事: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聽話,不做作業(yè),多次溝通無效后,氣不過,居然當著孩子的面用剪刀扎自己。這些,可把孩子嚇傻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大都在指責這個媽媽。觀點大概有下面四種:
一、家長總在強迫孩子接受自己喜歡的,但很少去關注孩子真正喜歡什么。一味強迫孩子只會讓孩子逆反,收不到期望的效果。
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深遠的影響,孩子會在潛意識里去模仿,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不對時,先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言傳身教,改變自己,孩子會跟著慢慢變好。
三、媽媽的好情緒就是家里最好的風水,媽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四、媽媽偷懶不學習育兒知識,遇到問題不會解決。
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xiàn):這個時候孩子的父親在干什么?平時育兒路上充當?shù)氖鞘裁唇巧?/p>
02
我挺同情那個媽媽的,她也累啊。
大家說她可能不學習,不自我進步,不先反省自己。但,她也是太累了,負擔了太多而沒有人與她分擔。
她可能沒有空閑和精力去學習,沒有人能聽聽她的聲音,讓她發(fā)泄,幫助她調(diào)節(jié)。
能和她有一些感同身受的人,也大都是自身難保,無力向她伸出援手。大家都和她一樣陷在困境里面,努力地活著。
她身邊可能會指責和給她施壓的人,不是看著她陷入困境無動于衷,就是隔的太遠,以為別人都能搞定,偏就她不能,肯定是她不行。
所以,她也就真的,不行了,大家都看到了,她真不行。
但是,成為一個媽媽前,她預料過養(yǎng)育孩子要承受的這一切嗎?她預料到要儲備足夠的愛和能量給孩子嗎?她的艱辛我們?nèi)チ私饬藛幔?/b>
她的痛苦和施在孩子身上的苦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更不是她想要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推著她一步步走到這個境地呢?
她和她的孩子,都需要救助。
說媽媽要學習,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更輕松面對孩子問題的,是否想過,所謂學習,要自我覺醒而后主動,或者有引路人,或者大環(huán)境熏陶,而這些,不是誰都能遇到,也不是誰都有幸遇到那只幫她的手。
說媽媽要給孩子愛和力量的輸入,而后孩子才有有輸出,才能受教育的,是否想過, 這位媽媽,也需要愛和力量的輸入啊。是的,她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誰又能否認,成年人不需要愛,不需要力量,不需要被給予呢?
03
終其一生,我們都需要被愛和被賦予。每一個人,都需要。
媽媽在成為媽媽前,不管儲備了多少的愛和能量,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都會被消耗,需要被補充。
后續(xù)朋友說,這件事情發(fā)生在媽媽療愈過程中。那就是說,媽媽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狀況不對,并去尋求幫助了。但是,還是出現(xiàn)了這樣的過激行為,是她自己不努力嗎?
不是。是她身邊親近的人沒有給她愛和關懷?;蛟S是她的老公,或許是別的人,沒有重視她的情緒,也不去主動承擔養(yǎng)育孩子,甚至家庭瑣事的責任。一旦有人指責或者漠視她,她的情緒肯定還會復發(fā),甚至更嚴重。
媽媽不是超人,她也需要愛和力量。她身邊的人,可不可以對她溫柔一點,理解一點,分擔一點,給她一點愛和力量呢?孩子不是她一個人的,家也不是她自己的,但是只讓她一個人去面對所有。這,對她太殘忍。
每個人活得都不輕松,但一家人總要互相扶持。想要好好活著,需要讓自己在鋼鐵與炙熱中靈活轉換。一邊保持內(nèi)心強大如鋼鐵,一邊保證內(nèi)心炙熱能輸出。方能不負自己,溫暖他人。
誰都不容易,愿我們都能給予別人更多的愛和理解,也被溫柔和愛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