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點概念
025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費用
1.交易費用:
凡是在一個人的社會里不存在,而在多個人的社會存在的成本。(張五常)
但一個人的社會里還是會存在成本,一個人做了這件事情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這其中放棄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成本,所以,一個人的社會也存在成本;
然而,一個人的社會中就很難存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比如房產公正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等。
所以,有人的地方,需要產生人際關系的地方,才會產生交易費用。
2.現實生活中零交易費用不存在
要考慮多個人、多種人際關系的社會;
黑板經濟學太理想化,要加入現實的條件;
現實生活不存在零交易費用
3.現實中的交易費用可能高不可攀
如果交易費用為零,那么資源始終會歸于最能發揮資源價值的人手中
但現實中,交易費用常常是隱形的
比如工廠污染居民,工廠和居民之間的博弈,居民內部的博弈,都會產生交易費用,這些費用常常無法預料。
4.風俗習慣和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交易費用就是信任(不信任就會造成無窮無盡的扯皮和自利行為)
但如果有第三方能夠有效、公正地分配資源的歸屬,就能解決信任與否的問題
政府、法院存在的意義就是,他們可以以強制力對資源的合理歸屬進行重新分配
制度、風俗習慣、道德規范,政府、法院等都屬于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
舉例:如果說醉駕會傷害路人,那么禁止醉駕就會傷害駕駛人喝酒的權利,何解?在交易費用為零的情況下,路人出門可以跟醉駕者商量好,說我要出門,你請個代駕,這樣就能避免相互的傷害。但現實是,路人不可能知道哪個司機喝酒了(信息不對稱就是就有交易成本),對路人而言,他的交易費用大到可能要付出性命。那么,這種時候,顯然成本最低的那一方承擔的責任最大,因為他喝酒后只要找個代價就好。有了“禁止醉駕”的法規,就能夠提前規避路人要付出的高代價,把雙方對于路權資源的爭奪劃分給路人。
026 征地的權衡
1.政府有沒有征地的權利?
美國征地的標準一是必須得用于公共用途,二是必須得給予被征地之人公正的補償;
為了做到公正,美國政府在補償的時候是公開這塊地周圍地的價格的,以便被征地之人有比較的余地;
然而,什么樣的才叫公共用途卻實在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
2.征地權的界限有待摸索
案例:美國“基洛訴新市政府案”,制藥公司輝瑞公司要求政府征用粉紅小屋所在的那塊地,粉紅小屋主人敗訴,但最后這塊地也沒有被合理利用,倒是變成了一塊荒地。
這個荒唐的案件,因為其他法官的新的見解而有了新的認識角度:如果判粉紅小屋主人基洛敗訴,那么未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掌握有權威和金錢的人侵犯另外一個人的私人產權,這有違美國建國憲法。
所以,我們說,一位地強調政府征地的權利或者一味地強調私人享有私人領域的權利都是有失偏頗的,需要在社會和個人之見做一個平衡。
3.香港的征地制度
港臺地區都對無法聯絡者和不合作被征地者做出了一些規定,比如界定如果對于一個不可分割產權,如果其中有80%以上的人同意產權被征用,那么剩余的那20%就不得不同意。
但同樣,我們需要在政府征地和私人產權之間做出一個平衡。
4.中國征地問題的癥結
癥結還在于中國政府是土地的唯一賣家和買家,是統購統銷,中國人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土地產權”。
沒有市場競爭,人們無可選擇,如此,就會產生各種關于土地的糾紛,拆遷問題經常演變成為官民矛盾,釘子戶以死相逼,只為多拿到一點補償款,實在是令人唏噓。引申一下,壟斷究竟會產生哪些問題?一是作為壟斷方,他們擁有了足夠強大的資源和控制力,就會毫無忌憚地侵犯私人財產,中國是強勢政府,完全擁有土地的所有權,普通百姓卻只有使用權,一旦百姓在土地問題上有不滿,就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釘子戶就是所有矛盾的一個縮影;二是,壟斷會阻礙市場競爭,資源的浪費就會產生,社會總成本可能會上升,比如今天中國的國企,其實很多企業的資源是嚴重浪費的,基本上是國家給予補償,這樣的后果很明顯,產能過剩,產業結構出現問題。
027尋求合作解(案例)
1.講數不講理
道理誰都有,站在誰的角度都合理,但不能解決問題;
數據不說假話,是為解決問題的關節點。
科斯對價中,養狼數量按照狼吃掉羊的數量給予相應的賠償,成為了狼群問題最終的解。
2.從在大學宿舍辦PARTY引申開來
想要辦趴的同學會影響想要復習的同學,兩者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
實際上是雙方對于安靜權利資源的爭奪;
用數來解決是最佳方式,想辦趴的同學心目中對于買下安靜權的估值是300元,想要復習的同學認為在宿舍復習需要的安靜的權利是100,雙方之間的交易剩余是200元,如果雙方能在100和300之間達成共識,比如辦趴的出260元,遠超出想復習的同學的預期,想要復習的同學可以去咖啡廳復習,雙方的交易完成,彼此都實現了想要實現的目標,雙贏!
3.無線電頻譜的使用
經常串頻道,大家都在爭奪頻道資源;
可以通過購買頻道許可經營權的方式解決
由政府出面協調該問題,因為政府具有公信力,可以協調資源歸屬的第三方。
4.餐廳該不該吸煙
這爭奪的空氣使用權;
要看不同餐廳不同氛圍
要看消費者更愿意為哪種空氣使用方式買單
5.蜜蜂的寓言
蜜蜂與果樹是相互利用的一對兒
但有一方可能會占另一方的便宜,他們之間的利用可能并不對等;
如何解決?通過補償的方式。花蜜不足的,蜜蜂會更多的傳授花粉,對花粉的傳播貢獻更大;花蜜充足的,蜜蜂的服務就顯得不足,這種時候,就可以相互交補貼。
美國華盛頓州已經形成了自發的市場交易,但假如沒有這種自發的交易,政府就可以起到一個引導作用。
6.大學紀念品價格里的秘密
價格高的說明是紀念品讓學生身價提高,學生沾光了
反之,說明學校希望學生對學校品牌進行宣傳。
7.瑞格利球場的門票
球場周邊有居民區,因為球場非常火爆,居民區有人開始在樓頂建設了觀景臺;
為了防止球場門票被居民區觀景臺分流,球場開始建設遮擋物,但是居民區人民說這妨礙了他們的視線。
矛盾的焦點,是對觀賞權的爭奪
028成本概念遞進
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需求決定最終原材料的成本;
要看總成本,而不要總是盯著錢;
沉沒成本對于未來幾乎沒有影響,要向未來看,而不要糾結于過去;
盈利與虧損都是意外,所以沒有所謂的旱澇保收的生意,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要根據不同的估值變化調整企業發展方向;
租是對資產的付費,是白得的那部分;
尋租是企業為了獲得政府的優惠政策,讓自己得到好處,而社會的總資源會發生耗散的行為。
所有的傷害是相互的;不是一方傷害另一方,而是雙方都在爭奪稀缺資源,誰避免傷害的成本最低,誰的責任就最大。
值不值得是個人的對某件事某個物品的估值而定;
只要交易費用足夠低,不論資源歸誰,資源總能被用到相同的用途上;
只要有一個人以上的社會,就會產生交易費用;
并非私人領域就神圣不可侵犯,一旦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時候,私人要讓渡部分隱私權給公眾;征用土地和私人產權之間要有一個權衡
要講數,不要講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問答
1、舉一個例子,說明你認為是合理的社會習俗,因為他能把資源界定給合適的人?
自己的答案:在宴會或者會議的時候,都很講究座次,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表現出身份的不同,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大家能夠最快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為會議或者宴會的順利進行節約了很多時間。
同學的答案:中國式過馬路就符合科斯定律,相當于是人和汽車對過馬路權的爭奪。過馬路的人攢成一撮就可以一起過馬路了,省去了多余的等紅燈的時間,這樣算下來,人們總的來說是節約了時間成本的。中國正處在上升時期,每個人的時間都相當緊張,連過馬路都如此經濟,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國人的經濟頭腦啊。
2、墓地爭端:國外城市中的一些非常好的路段,有私人墓地,那我們到底應該是尊重產權保護原貌,還是應該把他們征用過來推動商業發展呢?
答案: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情況處理。美國俄亥俄機場要進行擴建,就要對機場周邊的墓地進行拆遷,這一舉動遭到了教會的反對,他們認為不應該拆這些墓地,因為這些墓地早在93年前就已經在這里了。雙方一直僵持不下,直到政府頒布新的法令,對墓地主任進行補償,才最終解決了這個矛盾。引申一下,對于此類問題,我們需要按照不同事情,不同情境區別對待,并沒有一成不變的做法。在英美法系中有一條原則叫做“反對永久原則”,就是說,有些人在遺囑里有一些囑托,等他們死去周后,這里永遠都不能做其他用處,但這種囑托顯然是無效的。到了一定的時間,時過境遷,就規則就要發生改變。
3、男女成家的時候,相互都是需要對方的,但需要的程度不同,請給出證據?
答案:彩禮就是證據。女方養女兒幾十年,嫁人后女方家就缺少了一個勞力,這種情況下男方就需要通過彩禮的形式對女方家進行補償。彩禮的形式多樣,有金錢也有物質,也有勞動服務,比如娃娃親里頭,男孩兒很小的時候就會去女孩兒家承擔一些家務,這樣長大以后就可以少一些材料,勞動服務抵償了彩禮。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通過男方所送彩禮的不同,女方可以判斷男方家庭的能力,比如籌措資金的能力,比如獲取食物的能力等等,另外彩禮的輕重還能表示男方對女方的重視程度,以此來判斷該不該嫁。
4、機場旁邊的民宅成天飛機轟鳴聲的騷擾,居民是否應該要求機場做出賠償?
答案:不一定。(這個題目好有沖擊力)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分兩種情況,一是,機場旁邊的居民是在機場修之前住在這里還是在機場修好之后住進來的。修之前住在這里的居民實際就應該獲得賠償,因為當時住在這里沒有飛機的轟鳴聲,房價是相對比較高的,機場修好以后,相當于他們的安靜權被剝奪了;機場修好以后住進來的居民則不同,這里的房價已經降低,相抵于已經用降低的那部分房款“補償”了這些居民,他們對于安靜權的需求已經獲得了補償。另外一個例子也很有趣,植物園規定,門票免費,但是開車來的人要收停車費,那是不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就賺了呢?因為他們不需要停車,就可以免費參觀了。但實際上這也分情況。在植物園建起來之前住在這里的居民的房價并沒有植物園建起來后的高,植物園建起來以后他們去參觀相當于賺到了;但對于那些后來搬過來的居民來說,他們實際山是虧了的,因為他們搬進來的時候的房子是按照有植物園的好地段的房價購買的,他們實際上在放款中已經為植物園的門票付費了。真有趣,這個問題才是關于成本的最精華的內容。
所以說,成本不僅僅包括金錢,還包括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成本隨時可見,成本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不同情境,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