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最難面對的就是離別,不管是時間和空間的分別,還是天人永隔,時間的力量總會將那樣的時刻送到每個人身邊,然后告訴你:這,就是所謂的成長吧。
最新一期的《奇遇人生》里毛不易講述第一位在眼前離世的人竟是自己的母親“在她臨走的那一刻,她的兒子都是一個不成功的人”,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卻倍感心酸,毛毛回憶與母親的時光,彈唱《一葷一素》,阿雅含淚依偎在毛毛身旁,毛不易現在仍會給去世母親發微信,因為他相信母親有法力。
看到這樣的場景,即使毛不易從容安靜的講述這個看似短暫的過程,而我早已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毛不易平淡的講述母親的離世,在他未成功的時候,而母親擔心的并不是他有沒有變得成功變得有錢,而是擔心他沒有結婚沒有家。這也是在母親眼里的成功。面對離別,那一刻唯一顧慮的只是對方。
在毛毛的歌里《一葷一素》他唱到:
太年輕的人 他總是不滿足、固執地不愿停下 遠行的腳步、望著高高的天走了長長的路、忘了回頭看 她有沒有哭。
他內心的遺憾,都在這首歌里,年輕的他一直追逐的夢忘記身后的母親其實只是希望他能夠過好,成家立業安穩度日。
月兒明 風兒輕 可是你 在敲打我的窗欞 聽到這兒 你就別擔心 其實我過的還可以
他緊接著又唱到:其實我過的還可以。
有時候覺得人活著太需要勇氣了,面對生離死別這樣的時刻,總是要表現得特別坦然。
前陣子去醫院復查的時候,在等候醫生就診,在我前面的一個女生,拿著他爺爺的檢查結果,大概四五十歲女教授看完結果后,問女孩說:姑娘,你爺爺多大了?姑娘回答:83了,接著教授就直接說:這個病治不好了,如果進行手術只能是增加老人家的痛苦,不如在老人家剩下的時間里,安穩一些,待會給你開點藥,大概還能保持3個多月。
女孩還是在詢問:能否做手術,我是聽說這個病可以做手術治愈好的。
教授繼續說:姑娘,老人家的病太嚴重了,已經無法治愈了,不建議再做手術。你知道嗎?我家公七十多歲就走了,當時我也沒同意繼續治療,只想讓老人家在最后的時刻無痛苦的離開。
女孩沉默了好久,接受了教授的建議,沒有當眾哭出來,只是一直認真聽醫生講述一些注意事項,默默離開。我想女孩心里即使很難過但也會釋然吧,盡管要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但卻在剩下的日子里四處奔波尋求最后一絲希望。
面對離別,我們能做得就是用盡所有的力氣讓一切不那么遺憾。
當離別來臨的時刻,我們可以悲傷可以難過可以哭泣,因為那一刻也許才明白人實在渺小,不值一提,很多事情都會無能為力,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說:我想在自己身體還好的狀態下,做更多的事情,不想留下自己覺得是很遺憾的事。
有些傷感,但其實只是說:未來還很漫長,但此刻在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