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特定要素與收入分配
1. 勞動的邊際產量:多投入1人·時的勞動所增加的產量。
2. 邊際收益遞減:增加一個工人就意味著減少每個工人所操作的資本量,因此每一單位相繼增加的勞動所帶來的產量增加都比前一單位要少。
3. 每個部門對勞動的需求都取決于該部門產品的價格和工資率,而工資率又取決于A和B廠商對勞動的總體需求。
4. 在生產點上,生產可能性邊界一定與一條斜率為負的A價格與B價格之商的直線相切。
5. 總價格水平的變化不會產生任何實際的影響,即不會改變經濟中的任何實物數量。只有相對價格的變化,才會影響福利水平及資源的配置。
6. 貿易會使一國出口部門的特定要素受益,但使進口競爭部門的特定要素受損,而對流動要素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7. 一國能從國際貿易中獲益,其根本原因是貿易擴大了一國的選擇范圍。選擇范圍的擴大意味著,總能找到一種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來使得每個人都能從貿易中獲利。但是,每個人都能從貿易中受益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會確實從中受益。在現實世界中,貿易的受損者和受益者同時存在,這也是貿易自由化不能實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8. 關于世界勞動力的再分配:1)它會導致實際工資的趨同;2)它增加了世界的總產出;3)盡管存在著上述凈收益,仍有一些人會因勞動力的國際流動而受到傷害。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