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文如行云流水,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與歐陽修并稱歐蘇。
其詩如天地奇觀,筆所未到氣已吞,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其詞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約蘊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其畫大膽創新,強調神韻,不拘形式,與文同并稱湖州畫派始祖。
蘇軾一生書曠野,一生坎坷,少年中第,步入仕途,身負治國之志,以東坡居士揚名天下。又有何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的田園之思,有五絕之才,除了上面所說的詩詞文化還自創體制讓宋詞從此比肩于唐詩,好美食,好花木,好茗茶,好佳釀好山水好交友,追尋清歡有味的大生活。風流俊逸赤誠深情是他的特征。
在南京到常州的船上,他病倒了,身體虛弱失眠,食欲不好,連站起的力氣都沒有了。他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遠,安慰朋友說:”嶺南萬里不死而歸宿田里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耶,然生死亦細故耳!”他只遺憾自己沒能見上親愛的弟弟的一面。靖國元年7月28日他走了,享年66歲。
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遇赦北返的東坡,重游金山寺。看到了自己的一幅畫像。幾經貶謫,飽受飄零苦難的他對自己的一生做總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誠然,詩人自己的一生是苦的。人生難能可貴的是,明知道苦的生活依然苦中作樂。詩詞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填充了他這么多苦難生活,并讓他的才情得以名揚天下。可是,成也詩詞,敗也詩詞。烏臺詩案,各路宵小之輩挑出他的詩詞加以各種腦洞大開的揣測,極盡誣陷。他的貶謫生涯就此開始。一腔忠肝義膽如同被烏云蓋住的月亮,失掉了自己的光彩。可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不管去到哪一個地方,他都造福一方的百姓。不管生活多么辛苦,他都堅信生活不單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酒花的遠方。
在做杭州通判的時候,留下了畫扇斷案的佳話;在做密州太守的時候,帶領百姓除蝗除盜收養棄嬰,贏得百姓的深切愛戴;在惠州修水利,筑堤修橋改造新式農具秧馬……樊東坡為官之處,都留下了澤及后世的非凡政績……
無愧于天,無愧于地,無怍于人,無懼于鬼。他做到了!
他的一生有三個摯愛:一個是青梅竹馬的俏皮才妻王弗,他們攜手11年,妻子終先離去。在她死后的十周年,蘇軾寫下了到現在都家喻戶曉的《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魂,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她傾慕蘇軾已久,愛他愛得深沉,所以在蘇軾屢遭貶謫,她都守護在身邊,不離不棄。如果說王弗陪他笑看風云之人,那她就是陪他沉浮江湖之人。
在蘇軾暮年,侍妾王朝云陪他來到蠻荒之地惠州。度過了一段艱難歲月。對蘇軾而言,她是一朵愛他的解語花。人生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遇到懂你的人。幸運的蘇軾他遇到了……
人的一生,能有機會認真做自己,而且還有愛人相伴,并有朋友相助,有親人相思,有樂趣相守……這樣的一生也算完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