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觀影經驗中,能夠觸動人心、值得看的片子,有兩種。
一種,叫「值得一看」;另外一種,叫「值得一看再看」。
第一種匠氣規整,所有笑點淚點都在該在的地方。看下來覺著沒啥大毛病,兩個小時也算沒白過。但往往或笑或淚都只在當場,看完翻篇兒。一段時間過去,所有情節人物開始面目模糊,甚至后來偶然再看到時滿臉疑惑:這片子我看過???
第二種不僅當場笑過哭過,看完還會不斷回味。某些場景和臺詞長留心間,每每想起依然為之動容。會忍不住再看一遍,會仔細聽完每一首配樂,會去了解片子的拍攝過程,閱讀與其所述時代有關的一切,甚至想去片中故事的發生地浪一趟——如果那地方真實存在的話。
第一種我很少主動向人提及,而第二種我會情不自禁逢人就念叨兩句——就是那種,「我享受了一場很棒的電影,不分享簡直覺得自己不道德」的心情。
本周五上映的《無問西東》,屬于第二種。
「無問西東」四個字取自清華大學校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它與意氣風發的青春有關,但又不只是青春。正如電影的英譯名是?Forever Young,而不是So Young?或Youth。
同樣是描繪青春,17年年底上映的《芳華》讓你笑過哭過后難受心堵,而今天上映的《無問西東》,有時讓你會心一笑,有時讓你鼻酸眼紅,但終會令你哭得心情開闊。
(以下輕微劇透——其實這片子真不怕劇透)
影片講述了四個不同時空、歷經百年的故事:民國初年、抗戰-西南聯大時期、建國初期、當代。
四個時空,五個年輕人,每一段故事,單拎出來都足以動人心魄,但合在一起依然動人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創作團隊居然能十分巧妙地將它們連起來。
這種時空連接,讓我想起西方古典音樂的經典曲式——變奏曲。
所謂變奏曲,簡單說來就是由同一主題的不斷變幻而組成的樂曲。就像一列火車有同樣大小的一節節車廂,但不同車廂又有一些裝飾或內部結構的不同。
民國初年的清華學生吳嶺瀾的故事,是這部變奏曲的序曲。
當他在迷惘中請教校長梅貽琦:“什么是真實”時,就為整部樂曲奠定了基調。
沈光耀所處的抗戰-西南聯大時期,是這部樂曲的主題樂章。
這一時期,抗日戰爭爆發,時局艱難,為繼往圣絕學,為續華夏弦誦之音,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合并,先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后又繼續南下,在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1937年8月決定組建開始,到1946年7月31日停止辦學,西南聯大在歷史上存在了8年零11個月。
在這不到9年的時間里,不僅有聞一多、胡適、錢鐘書、陳寅恪、華羅庚、沈從文、朱自清等等一大批大師級老師,更培養出汪曾祺、楊振寧、李政道、黃昆、鄧稼先等眾多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學生,真可謂大師云集,人才輩出。
與此同時,八年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前后有1100多人主動棄筆從戎,包括梅貽琦校長的兒子梅祖彥。電影中的沈光耀,也是參軍學生之一。
無論是努力存續華夏文化,還是毅然決然參軍抗敵,也許因為戰爭實在太過殘酷,這一代人救亡圖存的愿望,來得比任何時期都迫切,對祖國的赤誠真心,也表現得比任何時期都堅定猛烈。
我想,這正是它成為《無問西東》這部影片主題樂章的原因。
時間來到建國初期,一邊是重整山河的百廢待興,一邊是政治運動的灰暗壓抑。王敏佳和陳鵬的故事,是主題樂章的第一個變奏。
中醫護士王敏佳,最初的錯誤,只是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小謊,卻落入被眾人唾罵的深淵;終在死里逃生后,選擇為真愛奔走。
核研究員陳鵬,面臨理想與愛情的人生選擇,說“我有人要照顧”,但愛情并未在一開始選擇他;而當敏佳落入“深淵”,他又是那個給她托底的人。
抗戰時期對國家的赤誠,在建國初期政治壓抑的變奏中,演變為對愛人的深情。
到了當代,白領精英張果果,被勾心斗角的高層相爭犧牲過,面對利益和道義彷徨過。但最終,他還是選擇并確認:“我和他們不一樣。”
他在爾虞我詐中對職業初心的堅守,是電影主題的第二個變奏。
從主題樂章到兩個變奏:對祖國的赤誠、對人的深情、對職業初心的堅守,歸結起來,其實又都落回到序曲中梅貽琦校長對「真實」的回答:
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都不違背自己,都感到坦蕩而安心,這就是真實。(大意)
同樣提到「真實」的,還有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泰戈爾。
他在民國初年到清華演講,鼓勵學子們追尋生命的價值,追尋自己的真實;
而那些抗戰期間的西南聯大學子,讀了泰戈爾蘸滿真實的詩歌后,也能在面對戰機轟炸時從容自若,甚而更有緊迫感地奮力讀書。
這里的「真實」,也可以換一個我們從小就知道的詞:赤子之心。
什么是赤子?一位父親說,直到他有了兒子才突然明白:小孩的身體是紅色的,他跟大人不一樣,哦,原來這就是赤子。所以才有老子說的“能如嬰兒乎?"
何謂赤子之心?對小孩來說,做一件事的理由永遠只有一個:我想做,這么做我開心。
為了這份無可取代的開心,不管發生什么都一定要做,即使要忍受很多很多的痛苦,那滋味也是十分甜美。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孩子和嬰兒,都不是閑來之筆。
所以,這五位懷揣赤子之心的年輕人,命運早已注定——
吳嶺瀾一定會選擇自己的天賦所在,沈光耀一定會去參軍,王敏佳和陳鵬一定會為愛奔走千里,張果果一定會拒絕獲利的不正當手段。
雖然是虛構的五個人,但卻牽扯出真真實實存在過的歷史,牽扯出一個個赤誠、深情、堅守初心的「真實」的個人。
即使面對戰爭、政治運動、社會斗爭等時代潮流時,這樣「真實」的個人顯得過于弱小。
但,隔一段距離去看,我們會發現,強大的時代潮流在力量耗盡后消退了,而弱小的個人從歷史中站立起來,走到今天和將來。
- THE END -
原創內容,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授權
歡迎關注公眾號「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