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7.清明追思祖德馨
文/三木秉鳳
清明天泣淚,無意漱梨花。
荒草拂孤冢,新枝秉野鴉
焚香達壤界,俯首叩天涯。
自古離別事,誰人可作答。
圖片發自簡書App
蔣江華點評:
從詩題上看,詩人在“清明節”追思“祖德,以德化人間,德蔭子孫。從詩中我們感覺到的,詩人沒有直抒胸臆,表現得比較含蓄,只是攝取眼眼前事物,淡墨點染,構成一種凄涼的氣氛,烘托出一種執著的情感。
詩的首聯“清明天泣淚,無意漱梨花。”,寫出了“清明時節雨綿綿”,無意間梨花紛紛飄落,讓人孤單寂廖。接著“荒草拂孤冢,新枝秉野鴉”,野草都爬上本已孤單的墳冢,新枝托持著野鴉,寂寞變成了凄愴,思祖之情更為深重。
感情積蓄到沉郁飽滿之后,才借著這清明節“焚香達壤界,俯首叩天涯。”,把自己的哀思從地獄訴到天堂,像風吹開孝巾,露出了詩人憔悴的面容。詩到這里,詩人作了“自古離別事,誰人可作答。”的感慨。此情此景,詩人難堪,讀者也唏噓一番!因此我們自然而然地發出與詩人相同的一問“誰人可作答”,這一問,悵然長呼,四野回響,傳出了期望作答,終不能的曲曲苦情,寫出了想更進一步明白祖德,而無人作答的心理狀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