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看的最后一次展覽是在國博展出的“美的多元化”,關于希臘的藝與生活。
每一次看展,如同在短時間內(nèi)吃下營養(yǎng)豐富的大餐,吃的累又心甘情愿的累,但消化是個緩慢的過程。
于是為了消化,就是過程中不停地拍拍拍,留下記憶一點點分解。
(一)基克拉迪雕像
基克拉迪文明(Cycladic culture)是在愛琴海基克拉迪群島上發(fā)現(xiàn)的早期青銅時代文明,以大理石人物雕像最為知名,大致存在時間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
基克拉迪文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大理石的女性雕像系列。這些雕像的共同特點是有著七弦豎琴型的頭部,但是沒有眼睛、耳朵和嘴,較長的鼻子呈半圓錐體形。身體沒有太多細節(jié),只有一些凹刻的線條可以區(qū)分雙臂、雙腿、脊椎等部位。
基克拉迪雕像的極簡藝術(shù),對幾千年后的藝術(shù)家,有一定的影響。如畢加索的一些作品就是源汲取了基克拉迪的靈感。
亞威農(nóng)少女
之前看“亞威農(nóng)少女”,人物形象留下的視覺印記最深,這次觀展在基克拉迪雕像中讀出穿過時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