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劃:今天做什么
這個觀念對你來說,也許有點反常識。在一般人看來,計劃不是為了“下一步”,為了明天,為了下一個月,為了下一年嗎?其實不是,好的計劃,不是為了明天。好的計劃是為了今天。更明確地說,計劃不是告訴你明天做什么,而是告訴你今天做什么。
前幾天,我和一個學生聊天。他告訴我,準備畢業五年,就能夠買上屬于自己的房子。這是一個目標,一個愿景。但光有這個目標,這個愿景是沒有意義的,需要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有了一個詳細的計劃,你才知道那個目標是不是一個真目標,你每天的行動是不是朝向這個目標努力,向這個目標前行。
比如,這個房子的總價是500萬,那這就意味著每一年你必須要賺到100萬,這是平均來算賬。如果不是平均算賬,你第一年只賺了30萬,第二年賺了30萬。前兩年雖然賺得少,但如果你看到了一些指標,這些指標向你顯示:你的能力在增加,你在后面三年有很大可能具備每年賺到100萬以上的能力。這就意味著,這是一個好計劃,它告訴你:你正在通向未來的目標。相反,如果你看不到這樣的成長性指標,你每年賺不到100萬,或者你不能看到未來有大賺的可能性,你要么今天就調整買房的目標,要么就在今天采取新的行動。總之,計劃不是為了看到明天,計劃是要看到今天,看到當下。
我概括一下:計劃不是靠一個數字,顯示著一個終極目標;相反,計劃是一連串數字,要顯示出你每一天的行動和結果。計劃的目的可以讓你知道,你是不是正在走向你的目標。所以,好的計劃,不是和你談未來的,而是談現在的;好的計劃也不是和你談理想的,而是為了指導現實的。
一句話,計劃的目標是為了指導今天該怎樣做。這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的第一個觀念。
2.計劃:數字管理
那么,計劃管理的背后邏輯是什么呢?我用三個概念來概括這個邏輯:
一種預想力;
一種反推力;
一種數字力。
也就是說,要建立一個好的計劃,一定是先對未來有個比較清晰的預想。然后,是從預想結果,反推出今天需要經過怎樣的動作,才能實現這個結果,計劃是對結果的反推。同時,在這個反推過程中,關于明天的結果和今天的動作,都不能是大概齊的,而應該是能夠反映在相對清晰的數字指標上。所以,某種意義上,好的計劃管理,其實就是數字管理。
3.七行表單
那么,該如何做出一份有價值的企業計劃呢?我今天和你分享一個最簡單的六步計劃法。請你注意,這只是一個基本的例子,復雜企業里的計劃涉及到方方面面,絕不局限在這樣幾個環節上。
第一步,需要確立一組明確的目標。有一種說法是,在確定這些目標數字的時候,能不能找到根據,是相對次要的事情,“快速確定”并且“斬釘截鐵地提出”目標,倒是最重要的,因為提出目標,反映了領導者的決心。不過,正如我在上一周課里所講的,決斷力里面還包含著一種補救力。所以,老大在制定目標時,拍腦袋拍得如果非常狠,那么,以后就一定要有及時調整的準備和辦法。
2009年,中國有兩家非常有名的千億級企業,都提出要通過三年的時間翻一番,從千億級的企業,發展到兩千億的規模。這個目標有根據、有道理嗎?坦率地說,沒有什么道理,就是生拍腦袋。其中一家在計劃期里風平浪靜,如愿實現了;而另外一家,則拖了兩年才實現了目標。我仔細復盤過后一家企業,它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在第二年不能如愿達到目標的時候,果斷作了更深層次的調整。所以,有一個邏輯值得你注意,組織決定效率,效率決定數字。當一個組織在數字上沒有達到預想目標的時候,反思出數字背后組織上的深層原因,是一個關鍵動作。
第二步,就是根據目標數字,先建立業務計劃。我給你一個最簡單的四象限圖。這個四象限圖中,一個維度是客戶,分為原有客戶和新客戶;一個維度是業務,分為原有業務和新業務。這個四象限圖,可以幫助你在制定業務計劃的時候,把事情想得更細致、更清楚。
比如,原有客戶的原有業務,可以成長多少,可以帶來多少利潤?再比如,為了完成“拍腦袋”的那個目標,是不是還要針對新客戶,開發新業務?那么,這個新業務在多久可以產生收入,利潤貢獻會是多少?還有,是不是可以在原有客戶中,投入新的業務?總之,四個象限里面,涉及到不同的業務與客戶的組合,打法是完全不同的,可行性也是完全不同的。不過,雖然打法不同,但是因為要完成未來的總目標,就會逼著我們反推今天要如何行動,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
第三步,就是要根據業務計劃,來考慮“利潤計劃”。因為利潤等于收入減去成本費用。所以,你在做“利潤計劃”的時候,其實,“成本費用計劃”也就隨之完成了,“成本費用計劃”是利潤計劃的一個副產品。
比如說,你給自己規定一個毛利水平,按照這樣的毛利水平,在業務增長的情況下,你需要想辦法把成本費用壓縮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不過,你要知道,有些費用是無法壓下來的,因為你的業務在成長,有些花費是不可避免要增加的。但是,另外一些費用可能會隨著經營規模增大而降低,這就是規模的經濟性,是你要充分利用的。
成本費用計劃,是企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計劃,很多企業現在都講求成本節約,但一些企業都是在現有的成本費用數字上加百分比生砍,他們不能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去做文章,不能動態性地處理收入和成本費用之間的關系,所以,成本費用的計劃不能做得更科學、更合理。說到底,這是利潤計劃和業務計劃沒有做好。
第四步,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利潤計劃已經有了大致眉目之后,需要做“投資計劃”。利潤計劃,是一個賺錢的計劃;而投資計劃是一個花錢的計劃。這里面就有一個辨證關系。是先賺到了錢,再花錢;還是先把錢花了,最后再賺到錢。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較難掌握的問題,處理不好,企業就會虧損,甚至現金流會斷。所以,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利潤計劃,是非常重要的。當你盤算清楚了可以賺多少錢的時候,其實你就知道該花多少錢了。而且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能夠處理好花錢和賺錢的平衡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遇到今年大概率地可以賺到500萬塊錢的時候,你是不是一定要等到500萬塊錢都到賬上了,再去投資呢?如果你秉持這樣一個觀念,我坦率地說,你也基本賺不到什么錢。因為你很可能因為投資不夠,而失去了一次賺錢的機會。這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利潤計劃,這非常重要。這個利潤計劃做得越好,你不僅越容易賺錢,你也越敢去花錢,甚至你也敢去融資。
于是,這就說到了第五個重要的計劃“融資計劃”。你一定要記得這樣一句話:你是為了創造利潤而去花錢,而不是有了利潤才去花錢。可是,當你沒有盈利的可能,你敢去借錢嗎?別人敢借給你錢嗎?這就是為什么你必須有自己的本錢,別人才愿意投資你,你有了資本,別人才愿意借債給你。我們在融資的時候,需要給投資者講清楚的是什么?本質上,就是將來的利潤是多少,利潤是以怎樣的節奏被我們賺到。
當你有了前面這一系列行動之后,你就可以畫一個七行的表單,依次是:目標、業務計劃、成本費用計劃、利潤計劃、投資計劃、融資計劃。最后一行,是關于組織、人員的發展和變革計劃,一個具體行動的計劃。比如,根據上面的計劃,在市場上面,我們需要對客戶做哪些動作,在幾月份做,達到什么效果,有怎樣的業績指標來表明我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同時,我們該進行怎樣的員工發展,招聘什么樣的員工,招聘哪些崗位上的新員工,該如何去組織這些員工?
課后思考
今天的課后,我建議你在新年伊始,針對你所負責的部門、你的業務單位,把這個七行的表單填寫一下。我覺得,什么時候你能夠把這七行表單用好了,能夠動態地、滾動地用,你就起碼可以勝任一個一把手的崗位,你紙上談兵的功夫基本上也就到家了。
1.計劃不是告訴你明天做什么,而是告訴你今天做什么。
2.計劃管理的背后邏輯是一種預想力;一種反推力;一種數字力,好的計劃管理,其實就是數字管理。
3.你可以畫一個七行表單,依次是:目標、業務計劃、成本費用計劃、利潤計劃、投資計劃、融資計劃,來管理自己的計劃。
寧向東
近期有很多新同學加入了我們的大課堂,歡迎你。
也許你在發愁如何補上前面的課,從今天開始,我會為你梳理之前講過的管理學大師,正是因為有他們站在身后,你我才能在管理學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老同學也可以借此復習前面的重要知識,我把關于這些大師的重要信息做成了卡片,方便你收藏、分享。還記得“喬哈里窗”么,分享你的收獲是進步的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