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上班路過的都遇見的可愛小女孩,今天不見了,原來又是一周周末了,看我現在的時間概念差得……
好多天沒寫簡書了,這句“好多天沒有”的潛臺詞,冒似經常出現,困擾著我,比如好多天沒有因煩惱而用寫毛筆字來消解了,好多天沒去打籃球虐對手的刺激了,好多天沒有聚會也沒有恩愛了,反正好多天沒有進步的新鮮感了!
這樣的思緒經常有,以前蠻不在乎的,認為這很正常,因為去想這些,去做這些總得付出點成本,沒必要去在乎這些,時間的過去,總是不在乎,畢竟所有的都會是過去式嘛!
但現在思想有轉變了,對這些想做又堅持不了的事情,像現在,停住了自己熱愛的事情,比如簡書的更新,毛筆字的練習,看書等中斷一陣子之后,反而感到有點害怕了,害怕自己的毅力在降低,害怕自己自律越來越差,害怕正在失去自我了的樣子!
每天很早就起來,去上班,上班的路上有點遠,雖然出門就可以坐上公交,幾分鐘就可以到達,可是在幾個月前,在“得到”里買了幾百塊的音頻知識后,沒怎么堅持聽,你看,連花錢買的知識都沒能堅持去聽,到底是可笑還是可怕呢!
未聽的日更音頻標題在蹭蹭的堆起來了好多,現在只能靠走路上班的這幾十分鐘里聽了。
音頻里的謝兆豐老師的經濟學課里講的科斯定律“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他說,在經濟里弄懂這個概念,你就會慢慢了解“經濟學”的真諦了。
每天上班放棄坐公交走路聽音頻去上班,我想這點從經濟學來講,我的選擇應該是對的,2塊錢的公交節省的幾十分鐘里,如果不拿來刻意做比我拿來聽音頻的事更有價值,那么這趟公交從個人和經濟上來講就是沒有價值效率。
為什么現在突然感到害怕沒有更文的事情,就是這個原因,首先寫作,是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思維和上進的表現,寫作是展現自己的學習和洞見,沒有人要求你怎么樣,而是你想要怎么樣,你只需花時間,拿出你的時間,不受空間和思維的任何束縛,從這一點來講,如果我這點都做不好,很難在其他事情就一定能夠做得好。
就像以前經常說的,讀書無用論,說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呢!還不如那些很早就輟學,出來做生意的,人家豪車洋房,抱得美人歸,那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我很認同笑來老師說的,寫作是可以無限次的銷售你的價值。
是的,有些人沒怎么讀書,文化很少,出來找不到工作,后來做生意發家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當初沒文化,找不到工作,羨慕那些有文化的找到好工作,當白領金領,坐在漂亮舒適的寫字樓里工作。
而沒文化的自己只能做苦力活,頭腦靈活的做個小買賣,最后走投無路,才逼自己發奮努力創業的,但是往往這些發跡的人都會告訴他們的孩子,一定要讀書,決不能重復他的不讀書的老路,哪怕像北大畢業出來賣豬肉的也好,何況他賣的豬肉也賣得比別人多啊,哪怕做乞丐,也有做個有知識的乞丐,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的思維還是不一樣的。
別老聽王建林的,先賺他一個億,或者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的等,其實背后還有很多因素的支撐我們是不知道,沒看到而已,所謂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啊?
所有的堅持都不容易,但是所有的堅持,哪怕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都會讓自己感動。
如果自己這一生沒做過感動自己的事情,那他怎樣,才能如何的去感動別人呢?
哪怕下班滾回來,躺著趴著,也得更更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