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讀完的一本書,現在回頭看看,發現書中的許多讀書方法還是挺有借鑒意義的,總結如下:
1、通讀法
感悟:想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雖然可以通過大量閱讀該領域的信息建立,但可能因為缺乏系統框架的認知,導致其知識脈絡梳理難度較大。正確的做法是,精讀該領域的經典基礎書籍,先建立自己的知識大框架,再去搜羅延伸知識,會更加高效。現在我也開始從頭把《市場營銷學通論》這本經典書籍認真解讀,先有理論基礎才好談外圍知識,這樣才能走得遠。
2、樹讀法
感悟:帶著目的去閱讀,能快速地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通過目錄式羅列出想要獲取得知識脈絡,再根據框架填充知識。這種在閱讀前就能好好的理清自己的思維框架,然后再進行主題閱讀,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圖讀法
感悟:這種硬書讀起來往往會覺得很枯燥,看著看著就想睡覺了,花的時間也很多,時長讓原本已讀的知識更加碎片化,到最后反而收獲不多。所以現在借助圖讀法,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先拆解作者的思維,獲得作者寫書的框架,閱讀時再根據作者思維導圖建立系統聯系,再分別備注收獲點。
4、框讀法
感悟:現在自己在嘗試框架一的解讀方式,看過的書籍有一些段落或者句子自己有所共鳴的,便會記錄下來,寫點筆記上去。
5、煉讀法
感悟:用自己的話總結作者的觀點,這樣的讀書方法才是有收獲的,才能納為己用,可以客觀總結,也可以帶著自身感受去總結。
6、逆讀法
感悟:所謂傳道書就是指作者看似“大牛”,但是觀點有點偏頗的書。怎樣的逆讀法呢?就是列出你認為書中的錯誤或與現實中不符的觀點,然后說出理由,逐一反駁。
7、抄讀法
感悟:以前看書經常會看了又忘,是因為自己沒有記錄,現在正在堅持這方面的練習,把書中認為能聯系到自己的句子段落抄寫下來,然后寫些自己的感受進去。
8、防讀法
感悟:工具書其實是很注重實操的,看這種書時不能貪快,要一步步來。就像這本書《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很多方法還是需要去實踐的。
9、誦讀法
感悟:美好的詩詞往往是作者有感、觸景而發,而誦讀可以感受那種意境還能練習普通話呢!
10、閑讀法
感悟:對我來說,小說,歷史書籍,人物傳記這些是平時休閑閱讀得最多的書籍,這類書能讓人有放松的感覺,偶爾里面有些觀點也能引發我的一些感悟,而且也不需要用過多的時間看完,是放松壓力的最佳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