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我與布谷鳥
與布谷鳥的相遇,是我今年春末夏初的一場機緣,也算是一種幸運。
在我當年的常識中,布谷鳥比它的學名“杜鵑”更有意趣,因為它那“布谷,布谷”的叫聲,不僅昭示著春天的到來、催促著農人去耕作,而且它以昆蟲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鳥,所以為人們所喜愛。小朋友們聽到“布谷,布谷”的鳴叫聲,就會情不自禁地鸚鵡學舌一番。
后來讀了李商隱的《錦瑟》一詩,才知道布谷鳥的背后還有凄婉的傳說,也為李商隱跌宕起伏、悲情無奈的一生感慨系之。“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讓多少文人雅士浮想聯翩、黯然垂淚!然而,最近我卻對布谷鳥有了新的認識,產生了新的情愫。這源于我與布谷鳥的近距離“接觸”。
初夏時節,為防控肆虐既久的新冠病毒,已經賦閑的我只好留守在家,收起游山玩水的興致,和電腦為伴,安心讀書寫作,試圖找回自己弄丟的夢想。忽然有一天,大概是四月初的清明前后,兩只通體灰色的布谷鳥飛到我家的窗臺上,開始銜來細枝軟莖,搭建它們的小窩。雄鳥的體型比雌鳥大出不少,脖頸上有一圈黑底白點的裝飾,和嬌小的雌鳥在一起,儼然是一對你儂我儂的情哥情妹。不出一周,一個簡陋的鳥巢就建成了。說是鳥巢,其實是借我家的窗臺搭建的,它省去了搭建基礎的功夫,只用了數十根細枝軟莖就為未來的兒女安置好了出生和成長的家。當然,這個巢兒自身不能遮風擋雨,它利用了我家窗臺的有利位置,借護窗和放在窗臺上的一盤網線為遮擋,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在感嘆鳥兒們的聰明時,我覺得它們在這兒筑巢安家,倒是給了我一個近距離觀察它們的機會。于是,我就開始關注起它們的生活起居。
老輩人說,鳥兒是有靈性的,在誰家筑巢安家,就說明誰家有個祥和的氛圍,是個宜居的環境。我們都知道,鳥兒最怕驚擾,人們很難接近它們,你還沒到跟前時它們就提前飛走了。過去,我們只見過燕子在農家的屋梁下筑巢,在房前屋后飛來飛去,從沒見過布谷鳥也會在跟人這么近的地方筑巢安家。心里一喜,就有些怡然自得起來。
不出幾天,嬌小的雌性布谷鳥就在雄性的“咕咕”聲中產下了兩只潔白光鮮的蛋兒,和鵪鶉蛋大不了多少。從那會兒開始,兩只布谷鳥開始輪流留守在窠巢中,把兩只純白的蛋兒收攏在翅膀下遮掩起來,開始用自己的體溫孵化小鳥。我雖然天天在窗內的寫字臺前讀書打字,相距不過一米,它們卻視若無睹。也許,在它們看來,我也不過是一只大鳥而已。它們仍然像在野外的叢林里一樣,悠然自得地飛來飛去,仿佛它們已經把這里久占為業了。一個留守孵化時,另一個就外出覓食,靜候兒女們出生。我在窗內寫文章,它們在窗外孕育兒女,兩廂里相宜得彰、相映成趣,真是一種別樣的情致,讓我感到特別的安慰和舒心。
大概過了十天左右,不經意間,兩只鳥蛋變成了兩個毛茸茸的雛鳥,在它們父母的翅膀下輕輕地“蠕動”著身子,柔弱的頭頸伸向父母,像是撒嬌又像是邀寵。可愛的小家伙們并不安分,總是不停地挪動著嬌小的身子,想探出頭來,向四周張望。可它們的父母是那么地愛戀它們,總是用自己尖尖的喙和翅膀把它們緊緊地摟抱在身子下面,生怕它們受了涼或受到傷害,那種體貼和溫存實在讓人動容!
兩只小鳥孵化出來后,兩只成鳥就輪流看護,輪流飛出去捕食、飛回來喂食。成鳥張大嘴巴,讓小鳥把稚嫩的、紅紅的喙伸進去,它就把裝滿一嗉子的昆蟲,一個一個送到小家伙的口中去,慢慢地把它們喂飽。成鳥每天飛出飛回幾次,我實在無暇顧及,只見它們輪流忙碌個不停,那種辛苦和耐煩,不亞于一對靠辛勞養育子女的夫妻。
小鳥漸漸脫去胎氣,身體也日益長大,羽毛開始變得有了光澤。每每喂飽小鳥之后,成鳥就搧動著翅膀,做出搖搖欲飛的樣子,讓小鳥學著搧動翅膀,鍛煉它們的體力,學習飛動的姿勢。又過了十來天,小鳥就會自己站立起來,搧動著翅膀,做出飛翔的姿態。一天、兩天,又過了些天,成鳥就帶著小鳥在窗臺上走動、跳躍,做出欲飛的樣子。
前日午后,我又來到寫字臺前,就發現那只體型較大的小鳥不見了,只有較小的那只還留守在那里。原來,那只較大的小鳥被父母帶著飛走了,開始練習遠距離飛翔,學習自己捕食。這只留守的小鳥應該是妹妹了,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并不見它著急,仍然安詳地等待著它們的歸來。閑暇時間,它自己也抬起頭來,向附近張望,似乎在熟悉這個環境,或者自己張開翅膀,學學飛翔的樣子,顯得那么懂事、那么淡定。一只小鳥在等待親人們歸來時,都能這樣安然,似乎比小孩子的心理還要成熟和有耐心。
到了傍晚,小鳥的父母和哥哥從外面飛回來,它們一家四口就聚攏在一起,成鳥咕咕叫著,似乎是做著伴奏,也似乎是向兒女發出召喚,它們都搧動著翅膀在我眼前翩翩起舞。那只小個子的妹妹還有些站立不穩,搖搖晃晃的嬌弱樣子,讓我禁不住好笑。啊,這是一幅多么溫馨的畫面呀!可是,沒過兩天,小妹妹就和哥哥一起,被父母帶著飛走了,窗臺上只留下它們曾經生活過兩個月的窠巢。
我想,布谷鳥在林地里肯定還有一個家,也許偌大的林子就是它們的家。它們在這兒筑巢、養育子女,只是躲避天敵、遮擋風雨的需要,一旦兩只幼鳥能夠自由飛翔,它們就會帶著自己的孩子飛回那廣闊的世界,在藍天和叢林之間自由翱翔,開始它們的新生活。況且,那里有它們的宗親和各種鳥兒們的大家族,還有地上走的、水中游的各種飛禽走獸……
我希望布谷鳥留在這里,更希望它們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不管緣深緣淺,聚散總是難免,可貴之處在于那曾經的擁有和它所帶來的情思。所以,它們的可愛、它們的耐心、它們的毅力和它們的樣子,都將留存在我記憶的深處,讓我時時有所回味。
2022.5.21,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