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豆豆
我喜歡爬山,有時用雙腿攀爬,踏著臺階抬級而上;有時用車輪,沿著盤山路一圈一圈的繞。喜歡天未明就出發,可以和小草們說早安,喚醒路邊帶露的小花兒!要是出發得夠早,登頂時還能看到日出呢!已不記得初次出發,是終點的吸引還是迷戀沿途的風景,只覺得雙腳丈量過的土地,會多點溫熱!
一次三五好友相邀去黃山,連續七八小時的上山路,開始時大伙兒興致高昂,有說有笑,半程時,粗重的喘氣穩穩的抬步代替了說笑,大家都精明的保存著體力呢,期間只用眼神交流彼此的身體情況,這是經常一起出行換來的默契,很少說累,說了也沒用!路還是要走的!而累,常是思想欺騙性的語言,當大腦說“好累,走不動了”時,試著問自己,“這是真實的嗎?真的累到走不動了?還是僅有點小累?這小累并不防礙我邁出下一步,下下一步!”識別出了腦袋的騙術后,然后定下目標和休息的頻率,腦袋里的抗議的話就少了,對付好它后,再找些好玩的,聽歌,玩水,找一個漂亮的拐杖,聽自己比平時快的呼吸和心跳!爬山多歡樂啊~
途經始信峰時,給一首俏皮的小詩逗樂了:
“豈有此理,說也不信;
真正絕妙,到此方知。”
倒要看看怎個絕妙法,于是穿過盛名的小平臺來到了人數廖廖的始信峰,雨后霧氣甚重,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山都沒有,何來峰?走到崖邊時,走到鐵鏈圍著的平臺邊時,一股浩然之氣蒸騰而上,下望是深不見底的崖,驚退兩步,氣勢浩大的一股水霧直沖而上,正驚訝于自然的蓬勃大美,不料遠處的云霧漸漸散開,山頂在飄緲的云霧中慢慢露出了小腦袋,風著開霧正欲撩開她整個面紗,忽的一下,不知從哪來的一團大霧又把整個山頭掩住,再次呈現了的白茫茫一片。在這浩然中,震憾于腳下山谷里神秘力量來源,回思那首小詩,這等絕妙,真是要到此才知啊!
于是速掏筆在本子上寫下:
“眾人都道黃山美,我道是孤傲;黃山的美,如此浩然多姿。不在于你想看他的哪面,而在于云霧的裝點中,他愿呈現的面。
千變的云,裝點出山的萬般風情!一山千面,面面孤絕。”
登頂后,剛扎好帳篷,聽到小伙伴們在歡呼,一轉頭,是華麗麗的日落,余暉金光灑在海云之上,迎客松、旅人的頭發、小孩的臉上,都是金燦燦的一片,真美啊,小學課本上的通體金毛的狗,也是這樣的吧!
待到日落山邊,光芒漸暗,天色也跟著也暗了下來。風吹來一陣冷意,落日后,當黃山的游人散去,黃山一下子像極了孩子散去后獨自守家的老人!這不,才在不久前的中午,始信峰那神秘少女還在對我欲語還休呢!
它會寂莫嗎,許是不會的吧!剛才光芒萬丈的瞬間,落日不是已和她交換了誓言么?再說,待到明晨,迎客松下又會是一場重復了無數次的熱鬧聚首。
黃山應該是快樂的,日出日落間大陽親吻著她;我是快樂的,我在她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