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說:“我說的這些都是為了你好,只有你生活得好了,我的心里才舒坦?!碧斓紫碌母改付忌钌畹貝壑约旱暮⒆?,都希望自己孩子能過得幸福。我也一直認為,母(父)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但也許是愛得過于深刻,也許是愛得不夠純粹。父母往往也會這樣跟子女說:“只有你過得幸福了,我才會幸福?!边@就是家庭關系中的漿糊邏輯。我想說的是,只要是成年人,我們都必須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將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你的幸福是你的,我的幸福是我的。不管相互間愛得有多深,都不要進行情感綁架。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說法過于冷血,一家人分得那么清干嘛。不錯,父母有養育、培養子女的義務和責任,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一家之主確實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家人過得幸福。然而在家庭關系中,有時,不分你我,是一種無私;有時,不分你我,則是一種拖累,如被漿糊黏在一起。以下就是父母與孩子間的幾種漿糊邏輯。
一、我這輩子沒實現的夢想,希望我的子女能幫我實現
很多人在年輕時都曾有過雄心壯志,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等到年歲已高,很多事情就力不從心。這時,就有不少人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比如:“我的夢想是能成立公司當老板,即使我沒完成,我還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企業家?!庇秩纾骸拔伊⒅境蔀榭茖W家而沒有實現。所以,我的孩子長大后一定要成為科學家?!币?,一旦孩子長大成人,他的事業、他的成就都只是他自己的。父母不必為孩子事業有成而驕傲,也不要因為孩子碌碌無為而自卑。無論什么時候,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自信,都只能通過不斷提升自己來獲得,與他人無關。
二、我現在好好培養我的孩子,我下半輩子的幸福就靠他了
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說法是“養兒防老”。的確,在舊社會,老年人是需要子女來贍養的。但是現在,我們的社會福利逐漸完善,老年人并不是非要子女來贍養。而且,我們奮斗了大半輩子,當我們年歲已高時,在經濟上,我們也應該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很從容。無論什么時候,我們的幸福都應該是把握在自己手中,孩子的幸福也應該由他們自己創造。都是成年人,沒有誰來依靠誰。
三、你就是我的全部,只有你幸福了,我才能幸福
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我的父母幾乎把全部的愛與精力都投入到了我身上。現在,他們也時常對我說:“我們現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過得幸福,只有你幸福了,我們才能幸福”。我很感激父母給我的愛,同時也覺得他們的愛過于沉重,讓我有點喘不過氣。我想對他們說:“我會努力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你們也要有自己的幸福,希望你們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p>
????孩子與父母的恰當關系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說:“孩子就是你人生中的一個房客”。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大概20年的時間,這期間孩子只是暫住在父母家里。20年之后,孩子是需要走出去,創造完全屬于自己的生活的。而在一起相處的這段時間,父母就是在給孩子做示范。如果父母雙方情深意重,孩子則自然學會了如何去愛;如果父母和諧相處,不爭不吵,孩子長大后自然也有能力創建自己的和諧家庭。
后記:
李笑來老師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笔堑?,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有能力追求自己幸福,不要將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即使是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