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簡稱UCLA,其電影學院的影視寫作專業在全美排名第1,而這本書作者Richard Walter是這個專業系的chairman,正因如此,這本書在影視編劇領域非常有名。
聽書只能對書大概了解一個輪廓,但Walter對創造性工作者的建議,讓我印象深刻。從某種程度上講,只要你是創造性的工作,不論你是繪畫、寫作、設計、編劇等等,只要你從事的是創造性的工作,天生就得面對人們的評價,正如Walter所說,對創作者來說,痛苦是無法擺脫的親密朋友。不論富有或貧窮,只有你在為創作焦頭料額的同時,也戰勝了被無視和被遺忘的環境。
對于劇本的編劇而言,這種痛苦可能會是一生經歷無數次的退稿,距離成功,永遠只有一次被接受那么近。Walter的建議是,自己進行修改再痛苦,也好過別人來指手畫腳,藝術本身就是痛苦的,被拒絕、被否定、被傷害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如果人們只給予你贊賞,那才是最致命的。
Walter講所有的作家都憎惡寫作,既然痛苦天然存在,那就選擇增擁抱它,挫折和失望是創作的石階,就像對電影編劇而言,要注意提醒自己,寫作就是在扮演上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樣的建議適用于每一個創造性工作者自我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