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氣預報經常不準的年代,人們對風濕患者預測天氣的信任度超過天氣預報。一位身患風濕病的老大爺摸摸自己的膝蓋骨掐指一算,明天必有大雨,于是果然下雨。
諸如此類的段子已經過去,然而人們對天氣變化會導致風濕病關節疼痛的認知從未改變。
而事實也是如此,每每天氣變涼,風濕病患者的關節都要習慣性地痛痛,天氣變化讓這類患者苦不堪言。部分年輕人可能對此毫無感觸,畢竟風濕病被習慣性地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屬。
昨天是第20個世界關節炎日,在呼吁人們注意保護關節的同時,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關節炎已成為人類“第一致殘疾病”,全球約有12%的人群患有關節炎疾病。
風濕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微博搜索“風濕痛”,網友們的吐槽鋪天蓋地。其中有不少懷疑自己年紀輕輕就得了風濕的網友:“個子還沒長就開始風濕痛了?”;“今天天氣陰冷陰冷的,而我關節痛,這就是傳說中的風濕嗎”……
風濕比天氣預報還準?
“風濕比天氣預報還準”、“天氣變化就會風濕痛”已經成為大家口口相傳的生活經驗,男女老少對此深信不疑,然而事實可能并不像我們想的那樣。
傳統觀念認為,風濕是寒風和濕氣等侵入人體造成疾病,主要體現關節炎上。
現代醫學認為,風濕病是一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總稱,主要是以關節炎為主的結締組織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風濕病可以分為三種,以關節炎為主的、與感染相關的和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其中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病最普遍的病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滑膜炎及對稱性、破壞性的關節病變為主要特征。其發病機理較復雜,誘發因素也很多,目前多認為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
然而實際上,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風濕病情的輕重和天氣濕寒有因果關系。然而聯系到現實生活中,一些長期受到關節炎影響的患者又的確感到天氣陰冷時關節疼痛會加劇。
主要原因可能是這些患者所患的可能是準確意義上的退行性關節炎,溫度的降低可能會導致關節囊內結晶,這會加重關節的磨損,導致關節炎加劇。
這些病怪天氣嗎?
一年中,人體受氣候影響最明顯的是過渡季節。由于氣溫、氣壓、濕度、風力等氣象要素的劇烈變化,引起天氣變化。
氣象因素通過皮膚、粘膜、呼吸道、感覺器官等感受器作用于人體,通過植物神經系統、腦垂體、下丘腦等引起一系列復雜的反應。一般來講,直接由天氣引發的疾病很少。
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系的斯科特?特爾弗博士,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風濕關節痛這些病和天氣并不是你想象的關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年輕人們在咨詢醫療專業人員之前,越來越傾向于在互聯網上來查詢病因。
特爾弗博士通過“互聯網+醫療”的手段,分析天氣變化影響關節痛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對比關節痛發作與天氣之間的關系。
研究利用谷歌趨勢作為工具、時間跨度長達5年、選擇了50個城市,對比了溫度、大氣壓、相對濕度和降水量等天氣原因。
研究發現,膝關節和髖關節疼痛搜索量增加和溫度升高(高達25-30°C)之間有顯著關聯。
溫度越高,髖關節疼痛與膝關節疼痛鍵詞的搜索量也隨之升高,而關節炎的搜索量沒有明顯的變化。當溫度升高到30°C以上時,膝蓋和髖關節疼痛的搜索量都有小幅下降。
此外,研究還發現,髖關節和膝關節疼痛搜索量和降水量之間也有顯著關系。疼痛的嚴重程度隨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這可能和下雨期間運動量減少有關,溫度升高時,人們開始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因此膝部和髖部受傷的風險也隨之提升。
醫學研究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和遺傳有關系,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從而錯誤攻擊關節軟骨和骨骼組織。而可能引發的天氣因素只是誘因而不是病因。
而惡劣天氣和風濕腰腿疼痛在我們觀念中的根深蒂固,可能是和我們的情緒有關。陰雨天等惡劣的天氣使得人們更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此時,疼痛感的閾值就會降低。人們在陰雨天對病發的時刻印象格外深刻。
在天氣變化對患者情緒的影響調查中,天氣變化對近46.15%的患者情緒造成影響,其中受陰天影響的數量最多,雨雪天氣、寒冷及大風天氣對情緒的影響也較大。
在低氣壓的陰雨天,人們感到壓抑時,會使植物神經趨向緊張,釋放腎上腺素,引起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變化。
患風濕關節炎的90后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風濕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這一病癥原本在中老年人中高發,而根據醫院反饋的數據,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
究其原因,主要和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關。
坐立姿勢單一、缺少運動會給關節造成較大的壓力。
現代社會,年輕人群從事腦力勞動的越來越多,“久坐族”“電腦族”“手機族”都容易長期低頭伏案的一個姿勢,這對頸肩、脊柱、盆骨、手肘等關節造成的壓力很大,容易出現關節損傷。
過度運動和運動姿勢不當同樣會增加關節受損的概率。
人體的關節也和很多商品一樣有“使用壽命”,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處的軟骨會變薄變軟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剝脫、形成骨刺,最終導致關節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當下許多年輕人熱衷健身,然而過度運動和不正確的運動姿勢都會使關節提前達到使用壽命。(《女孩子們,跑步減肥的你可能一直錯了》)
肥胖率的增加同樣增大了年輕人的關節壓力。諸如麥當勞和KFC等高熱量快餐食品廣泛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再加上運動的缺少,導致青少年的肥胖率持續增加。肥胖會給人體的關節造成較大的壓力,尤其是膝關節最為明顯。
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可能僅有輕度疼痛和不適,顯著表現在清晨起床或久坐后感覺膝關節僵硬、疼痛,稍作活動過后才能正常行走。活動較多時關節疼痛,上樓梯費力、下樓梯腿軟,下蹲困難,關節偶爾會有彈響和摩擦感。
如果出現了以上癥狀,務必去醫院早做治療。
針對風濕病年輕化的趨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和緩解。
最重要的是平常堅持運動,多做一些非負重的運動。比如說平地行走、游泳、騎自行車等。如果條件允許,步行或者騎車上下班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上班族工作到一定時間要起來放松一下,可以伸伸懶腰或者原地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讓關節得到恰當的放松和活動。
雖然天氣變化和風濕病沒有因果關系,但是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關節僵硬,關節血運減少,滑液分泌減少。換季時注意適當保暖。
第一批得風濕關節炎的90后你還好嗎?
參考文獻:
[1]Telfer S, Obradovich N. Local weather isassociated with rates of online searches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symptoms[J].PloS one, 2017, 12(8): e0181266.
[2]Beilken K, Hancock MJ, Maher CG, Li Q,Steffens D. Acute Low Back Pain? Do Not Blame the Weather-A Case-CrossoverStudy. Pain Med. 2016 Dec 15. DOI: 10.1093/pm/pnw126.
[3]Ferreira ML, Zhang Y, Metcalf B,Makovey J, Bennell KL, March L, Hunter DJ.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on the riskof pain exacerbatio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 a case-crossoverstudy.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6 Dec;24(12):2042-204
[4]楊華艷, 楊衛彬, 王彤. 氣象因素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影響[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08, 14(6):433-435.
[5]程嵐. 北京地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與氣象要素的相關性研究[D]. 中國中醫科學院, 2010.
[6]肖東偉. 從治未病淺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14(2):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