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適配器模式,允許因為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類工作在一起,做法是將類自己的接口包裹在一個已存在的類中。
裝飾器模式,原有的不能滿足現有的需求,對原有的進行增強。
代理模式,同一個類而去調用另一個類的方法,不對這個方法進行直接操作。
適配器的特點在于兼容,從代碼上的特點來說,適配類與原有的類具有相同的接口,并且持有新的目標對象。就如同一個三孔轉2孔的適配器一樣,他有三孔的插頭,可以插到三孔插座里,又有兩孔的插座可以被2孔插頭插入。適配器模式是在于對原有3孔的改造。在使用適配器模式的時候,我們必須同時持有原對象,適配對象,目標對象。。。。
裝飾器模式特點在于增強,他的特點是被裝飾類和所有的裝飾類必須實現同一個接口,而且必須持有被裝飾的對象,可以無限裝飾。
代理模式的特點在于隔離,隔離調用類和被調用類的關系,通過一個代理類去調用。
總的來說就是如下三句話:
- 適配器模式是將一個類(a)通過某種方式轉換成另一個類(b).
- 裝飾模式是在一個原有類(a)的基礎之上增加了某些新的功能變成另一個類(b).
- 代理模式是將一個類(a)轉換成具體的操作類(b).
二、例子
先簡單介紹一下,公司有一個ORDER系統,專門用于提供訂單管理的接口,提供給O2O商城,WAP商城,手機類APP,微信等客戶端調用。ORDER系統在上線之時,已經包含了非常完整的數據操作。
現手機類APP需要升級,老的接口可能不能滿足需求,如原O2O訂單提貨延長有效期接口需要提供截至時間和訂單號,新APP可能不提供截至時間,只需要提供訂單號即可延長時間。而老的接口又不能修改,因為老的order接口是針對所有平臺的,那么必須將新接口要求與原接口進行適配。。。
解決方案如下:新增AppAdepter類,用來適配老的接口,同時開發給新的接口。。。。
先給出原接口和實現類
/**
* 原接口,需要傳入orderId,時間
*
*/
public interface SourceOrderApi {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String date,String client);
}
public class SourceOrderApiImpl implements SourceOrderApi{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 String date, String client) {
System.out.println(client+"已將訂單"+orderId+"的有效期延長至"+date);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urceOrderApi sourceOrderApi = new SourceOrderApiImpl();
sourceOrderApi.updateDate("123456", "2014-10-15", "user");
}
}
//運行結果:user已將訂單123456的有效期延長至2014-10-15
新的接口和實現類:
public interface AppOrderApi {
//只需要傳入訂單Id即可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String client);
}
public class AppOrderApiImpl implements AppOrderApi{
SourceOrderApi sourceOrderApi;
public AppOrderApiImpl(){
sourceOrderApi = new SourceOrderApiImpl();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String client) {
//這里適配的方式隨意,但是保證是要完全兼容原有的,就是保證調用原有的接口
sourceOrderApi.updateDate(orderId, "9999-12-31",client);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OrderApi appOrderApi = new AppOrderApiImpl();
appOrderApi.updateDate("123456", "user");
}
}
//運行結果:user已將訂單123456的有效期延長至9999-12-31
在這套代碼中,新的實現類持有了老接口的對象,就是把這個對象new 出來。。。然后在新的方法里,進行適配操作。而這里所謂的適配就是兼容老接口和兼容新接口。兼容老接口非常簡單,就是直接調用老的方法即可。而兼容新接口就是你所要去做的業務邏輯。。。比如我這里做了比較簡單的操作,app類的統一傳入“9999-12-31”,這些都是根據具體的項目需求去實現你的業務代碼??吹竭@,很多人會覺得 這樣的代碼是不是很常見。。。。我自己都特意去翻了一下我之前的代碼,很多類似的寫法。。。其實設計模式很多時候都融入到我們的代碼中,只是我們沒有去理解這種模式,所以就算你自己寫出來了,都不知道這是一種適配器模式。。。
那么再回頭來說代理模式,在代碼上,和適配器模式有著相似的地方!
再比如,現在我們公司的系統又要進行升級,我們原先的接口沒有加入安全機制,導致了任何人都可以隨意調用這個接口,現在公司需要對這個接口進行改造,只其只能被admin這個客戶端調用,其他用戶一律要輸入賬號密碼才能調用。那么上面原接口和類不需要改動,我們只需要新增代理器即可。。。
這里就會顯出代理模式和適配器模式最大的區別,代理模式是與原對象實現同一個接口,而適配器類則是匹配新接口,說白了,實現一個新的接口。
public class ProxySourceOrderApiImpl implements SourceOrderApi {
SourceOrderApi sourceOrderApiImpl;
public ProxySourceOrderApiImpl(){
sourceOrderApiImpl = new SourceOrderApiImpl();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 String date, String client) {
//進行判斷,如果是admin則更新否則讓其輸入賬號密碼
if("admin".equals(client)){
sourceOrderApiImpl.updateDate(orderId, date, client);
}else{
System.out.println("賬號不是admin,沒有查詢權限,請輸入以admin操作");
}
}
}
這里的代理類必須要持要實現原接口和持有原接口的對象,才能稱之為代理類。
這樣,我們不需要修改原先的實現類,用一個代理類來進行過濾。有些人可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不直接在原實現類中修改,記住JAVA設計模式的基本原則,對內關閉修改。
假如你并沒有對方的類,別人只是提供給你這樣一個可以操作的JAR包你如何去做?把JAR包反編譯,再修改?又假如某些地方可以直接調用原有接口,你如果修改原有的實現類,豈不是對其他的地方也造成了影響?不能修改原有代碼這是基本原則。
最后,就是裝飾器模式,裝飾器模式與相對于上面2種模式更好理解,差別也最大。
假如說,現在這個延長訂單,不光可以延長訂單提貨有效期,可以延長訂單的退貨有效期。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裝飾器,你需要做的是豐富原接口的功能,并且不改動原先的接口。
public class NewSourceOrderApiImpl implements SourceOrderApi {
SourceOrderApi sourceOrderApi;
public NewSourceOrderApiImpl(SourceOrderApi sourceOrderApi){
this.sourceOrderApi = sourceOrderApi;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Date(String orderId, String date, String client) {
sourceOrderApi.updateDate(orderId, date, client);
System.out.println(client+"已將訂單"+orderId+"的退款期延長至"+date);
}
}
在裝飾器模式中,必須要有被裝飾的類和裝飾的類。。在這套代碼中,原先SourceOrderApi的對象就是被裝飾的類,而新建NewSourceOrderApiImpl 就是裝飾類,裝飾類必須把被裝飾的對象當作參數傳入。
這就是和代理模式的代碼不同之處,代理模式一定是自身持有這個對象,不需要從外部傳入。而裝飾模式的一定是從外部傳入,并且可以沒有順序,按照代碼的實際需求隨意挑換順序,就如你吃火鍋先放白菜還是先放丸子都可以。
再從使用上來看,代理模式注重的是隔離限制,讓外部不能訪問你實際的調用對象,比如權限控制,裝飾模式注重的是功能的拓展,在同一個方法下實現更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