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的時候,在簡書平臺發布了《個人知識庫軟件應用及推薦》,里面的“思維導圖”為1.0版本,后來發現仍有諸多不足,歷經多次修改,都改到懷疑人生了,直到現在的4.0版,基本完成定型了。之前接觸過很多軟件工具,大浪淘沙后留下適合自己的工具來完善自己的體系,逐漸形成“個人知識庫”。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善用工具,善用佳軟,才能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個人知識庫分為4大系列,分別為:思維管理(思維導圖)、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文件管理,效率工具(生產力工具),下方有另外的兩個系列,分別為:護眼工具、手機記錄類APP(優秀手機軟件),幾大系列生產力工具組成強大的個人知識庫。
個人知識庫4.0.png
第一章:思維管理
思維管理,也叫思維導圖、腦圖、樹形圖,而思維導圖在廣闊的市場上有諸多的國內外軟件廠商彼此競爭。
1、傳統基礎型的思維導圖
- XMind或XMind 2020,XMind為傳統版本,而2020版為新版本,2020版原名稱為XMind:ZEN,后于2020年3月23日更名為XMind 2020,作為國內老牌的思維導圖軟件,也是國內最多人使用的思維導圖之一,支持導入及導出markdown格式;
- MindMaster,中文名為:億圖思維導圖,于2017年上線,作為新秀的思維導圖軟件,估計以后的日子成為XMind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
MindManager,為加拿大Corel公司出品的思維導圖,適合企業使用,該公司有兩個著名度較高的繪圖軟件,分別為CorelDRAW和Corel PaintShop,分別對應Abode公司的Photoshop和Adobe Illustrator;
Xmind為國內歷史悠久的思維導圖,MindMaster為后來追上的思維導圖,建議兩者擇一而用;
2、能畫流程圖的思維導圖軟件 -
Edraw Max,中文名稱為:億圖圖示,是一款矢量繪圖圖表軟件,相當于微軟的Visio,功能介于Visio和Adobe Illustrator之間,能繪制流程圖、思維導圖、組織架構圖、網絡圖、平面布置圖、甘特圖、各種圖表等,9.4版本為舊版本圖標,后從10.0版本開始整合MindMaster新引擎,繪制的思維導圖更加美觀,和MindMaster(億圖思維導圖)繪制的思維導圖基本一樣,還改進了一直以來存在連接線的“吸附問題”和“拉伸問題”,使用更加平滑流暢,建議安裝10.0后的版本,使用感覺更加良好,其中10.0.2為最后一個不需登錄賬號使用的版本,10.0.4版本增加登錄賬號驗證,登錄賬號是國內軟件廠商的普遍做法,登錄賬號驗證后無論在何處都可使用,均可下載網友制作分享的各類模板;
億圖圖示思維導圖界面.jpg -
IAuto流程圖,簡稱:IA,于2019年底上線的新軟件,其官網到目前為止仍未上線,暫在國內某第一自媒體平臺推廣,支持繪制流程圖、樹狀圖(思維導圖)、甘特圖、數字曲線等,功能仍在不斷推陳出新,而另一個矢量繪圖軟件螞蟻畫圖的操作界面與之有幾分相似;
IAuto v2.6.0 使用界面.jpg -
WPS 2019,注意的是2019年版才加入繪制流程圖和思維導圖等功能,專業版也有此功能,在文字處理組件的插入功能里面,不開通會員則源文件保存在云空間,只能導出圖片格式和PDF格式,不能導出源文件和SVG格式;開通會員特權,則思維導圖和流程圖則保存為pos格式,但云盤保存的思維導圖為pof格式,而流程圖則為pom格式;
WPS的思維導圖與流程圖.jpg -
diagrams.net,原名為:draw.io,開源軟件;
3、大綱式思維導圖 - WriteMapper,該軟件采用了節點+文字編輯器的形式,無需在單獨的腦圖、大綱工具和編輯工具之間來回切換,即是將思維導圖軟件和記事本合二為一,并對它們的功能進行了整合,支持多種格式,如HTML、TXT、Markdown、RTF 和 DOCX 等格式;
-
BlinkMind,是GitHub開源代碼倉庫的開源軟件,支持思維導圖與大綱筆記無縫切換;
4、幻燈片式思維導圖 - Focusky動畫演示大師,由萬彩信息技術出品??蓜摻ㄋ季S導圖風格的動態幻燈片,聽說需要登陸帳號才能使用,輸出格式為PDF,不能導出圖片格式,實屬遺憾;
5、網狀結構式思維導圖 - TheBrain,黑馬軟件,相對普通用戶來說較為小眾、另類。不同于普通的思維導圖軟件,都是樹狀結構目錄,視覺效果較為分類整齊,而是網狀動態結構的思維導圖,遠看像蜘蛛網一樣錯綜復雜,近看絲絲分明,雙擊節點就將該節點變為中心主題,繪制的圖像似“知識圖譜”,內置3個視圖,分為標準視圖、大綱視圖、思維導圖等,內有筆記編輯器及支持Markdown編輯。據摘自網上的部分介紹,比較適合做工作日志、項目管理等復雜、數量繁多等情況使用,可將資料、快捷方式打包整合在一起組成網狀圖,比起傳統的思維導圖更像人的神經元集群思維結構;
6、3D節點式思維導圖 - 3ZENTREE,中文名稱為:三生之樹,一款基于3D交互式節點的信息系統,節點可以存儲有用的信息,例如文本、圖像和網頁結點間的關系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它可以幫助你收集數據和想法建立事物之間關聯的全局圖,激發更多的創意;
思維導圖算起來大概有六種類型,有多種玩法,根據個人使用習慣使用相對用途的思維導圖,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思維導圖可用來作為知識管理、個人計劃、工作計劃、思維管理等,善用思維導圖整理發散性的思維,開發頭腦風暴等,也可用來作為內容分解,強化記憶;
使用建議:當初找了很多思維導圖,也嘗試過一些思維導圖軟件,思維導圖建議在XMind、Mindmaster、MindManager三者之間選其一;
軟件推薦:XMind界面較為簡潔,一個文件可以創建多個畫布,方便在“思維導圖”與“大綱”之間切換,導入及導出markdown格式,與MD編輯器配合使用較為方便,Mindmaster,支持圖的類型和模板較多,繪制的圖比較美觀,操作上較為簡單便捷,MindManager歷史悠久,比較商業化,適合企業使用,而個人使用的思維導圖工具為:Mindmaster+Edraw Max,Mindmaster繪制普通的思維導圖,而Edraw Max則用來繪制復雜的圖,一般Edraw Max較少使用;
第二章: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主要分為日程管理、任務管理、待辦事項管理。
1、日歷管理(日程管理)
分別以日、周、月、年等時間為跨度的日歷日程軟件;
- EssentialPIM,老牌的著名的信息管理軟件;
- VueMinder Ultimate(桌面日歷軟件),擁有漂亮的桌面日歷插件;
- EfficientPIM Pro(高效E人)或Efficient Efficcess(個人信息管理),兩者只是圖標不一樣,為易飛科技出品的信息管理軟件;
- WinPIM(友情強檔),國內歷史悠久的信息管理軟件;
- Foxmail,郵箱客戶端,內有“月計劃表”;
- 網易郵箱大師,郵箱客戶端,內有“月計劃表”;
- QQ郵箱(網頁端),內有“月計劃表”;
- Outlook,微軟出品的郵箱客戶端,內有“月計劃表”;
- 郵件和日歷,win10商店應用,需登錄微軟“Outlook”帳號;
2、任務管理 -
TodoList,黑馬軟件,開源工具,軟件小巧,功能強大,上手有些難度;
3、待辦事項管理
記錄待辦事項(To do list)的清單軟件,助你高效完成任務和規劃時間的應用; - TickTick(滴答清單),開通高級會員才能使用“月計劃表”,其實“月計劃表”可利用郵箱類軟件代替;
- Microsoft To do(微軟待辦),微軟收購“奇妙清單”后出品的軟件;
- 微秘,集合筆記、日歷、待辦、打卡、清醒等功能,支持markdown語法編輯,看起來是一個功能比較全面的軟件,這個還真是不好歸類;
-
Everdo,下載網址,只有英文版;
4、項目管理 - Edraw Project(億圖項目管理軟件),主要用來繪制“甘特圖”;
5、時間跟蹤管理 - ManicTime,之前重裝系統后特意安裝了該軟件,主要用來統計時間具體花費在那些方面,可以看到每個軟件具體使用的時間,上網時長、聊天時間、工作時長都能看到。使用后發現功能比想象中要強大的多,不但能看到瀏覽網頁歷史記錄,還有每60秒的屏幕后臺自動截圖,還真可怕的屏幕監控工具,還是適合用在正途,時間統計及分析時間花費在那些方面;
- RescueTime
6、輕量級應用
為日歷類、待辦事項、番茄工作法軟件等小軟件;
6.1 日歷類 - DesktopCal(桌面日歷),漂亮的透明的桌面日歷掛件,可登陸帳號同步;
- 優效日歷,可完美無縫替代windows系統日歷,內置強大的時間管理效率工具;
-
云日歷,為軟媒魔方優化工具里面的小工具,可記錄待辦事項及日程,其云記事功能仍在開發中,尚未開放;
6.2 待辦事項 - Wise Reminder
- 番茄·人生
- 日常輕單setodo
6.3 便簽類 - 小黃條
-
StikyNotes
6.4 計時器(番茄鐘) - wnr,可設置全屏模式進行提醒,夠霸氣吧;
使用建議:基本不怎么用時間管理軟件,只用“云日歷(軟媒魔方)”和ManicTime(用于軟件使用時間統計),更傾向于使用紙質版“效率手冊“里面的“待辦事項清單”、“月計劃表”及“計劃任務表”,畢竟隨手可得,隨手可寫,更加高效;
擴展閱讀:關于學習“時間管理”的基本知識,可到以下網站觀看,加深對于時間管理的見解:
第三章: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以筆記工具作為收集箱,平時將資料收集并匯總在一起,經過提煉后,及時歸檔到知識庫中;
1、收藏夾
- 瀏覽器的網絡收藏夾
- 自由收藏(手機系統自帶)
- 微信、今日頭條、知乎、簡書平臺等等(平臺收藏)
- 360doc個人圖書館,一個優秀文章的收錄平臺,可以收錄多個自媒體平臺的優秀文章;
- CC助手
- 收趣
2、筆記管理
2.1 云筆記
2.1.1 云筆記本 - 印象筆記,為國內版名字,國際版為Evernote,國內最多人用的云筆記軟件;
- 有道云筆記,網易出品的云筆記軟件,初始容量為3GB,應經足夠使用了;
- 為知筆記,前身為:網文快捕(CyberArticle),為筆記工具中的一匹黑馬;
- OneNote,微軟出品可繪畫、自由度較高的云筆記軟件;
- Notion,是一款將筆記、知識庫和任務管理整合的筆記協作工具,也是鐵人三項全能冠軍的筆記工具,不只作為筆記工具使用,也可以用來建立知識庫,目前仍沒有中文語言,不翻墻比較難登錄,還有隨時有被墻的可能,使用及遷移知識庫需慎重考慮;
2.1.2 大綱筆記 -
幕布,大綱筆記軟件,可一鍵轉換為思維導圖,可來回切換;
2.1.3 知識庫 - 語雀,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出品的定位于知識庫的筆記軟件,之前一直為網頁端,后在今年6月處推出桌面客戶端,現時客戶端版功能仍比較簡陋;
-
baklib
2.1.4 協作工具 - 石墨文檔,類似Office套件的網上云辦公協作工具;
-
訊飛文檔
2.2 個人數據庫(本地筆記) - mybase,為共享軟件,歷史悠久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和筆記管理軟件,采用樹形的分類管理,可創建無限層級,新版本可以使用markdown語法編輯;
- eDiary(電子日記本),免費軟件,白日夢工作室出品的軟件,為個人維護更新的軟件,從1999年更新至今,已經有21個年頭,毅力驚人,支持的朋友可在官網頁面捐助;
- RedNotebook(桌面日記本),免費軟件;
- My Notes Kepper
- Memo book
個人數據庫(本地筆記)普遍因開發年份比較早,歷史悠久,所以整體UI界面設計已經跟不上潮流,不需要云同步的朋友可以使用這類軟件,畢竟用U盤備份數據庫就萬無一失了,將數據庫備份到其它電腦也可以使用;
2.3 文本編輯器
2.3.1 富文本編輯器 - CherryTree,網民稱之為“櫻桃樹”;
- iDailyDiary
-
iceEditor,開源軟件;
2.3.2 記事本(輕量級文本編輯器) - Notepad3
- EverEdit
- EmEditor
- EditPlus
- Notepads,當然也支持markdown語法編輯;
-
NotepadX,下載網址;
2.3.3 文本代碼編輯器 - visual studio code,簡稱為:VS Code,由微軟公司出品,雖為代碼編輯器,因該軟件有眾多插件,也算得上是“軟件平臺”,可安裝MD編輯或To do List等眾多神器插件,實現不同的功能及玩法,等著你盡情發揮;
- Atom
- Sublime Text
-
HBuliderX
HBuilder X主題界面.jpg
HBuilder X使用界面.jpg - CudaText
-
EditUltra
2.4 Markdown語法編輯器
2.4.1 MD語法筆記本 - Joplin,雙窗口模式,數據庫保存,圖片獨立存放在一個文件夾,可在界面直接啟用“外部編輯器”編輯文章;
- QOwnNotes,單窗口模式,插入的圖片不能實時顯示及預覽,可在界面直接啟用“外部編輯器”編輯文章,單篇文章保存為單個MD格式文件,和Joplin的數據庫保存方式不一樣;
- GitNote
- FocusNote(專注筆記)
- 彩虹筆記
- Document Node(文蝶結),New,看簡介應為海外華裔開發的軟件,為MD語法編輯器、富文本編輯器、通用文字編輯器,并能繪制思維導圖;
- Trilium Notes,目前只有英文版,層級結構的筆記程序,專注構建個人的大型知識庫,支持關系圖、鏈接圖、書籍格式的筆記結構;
- VNote,適合程序員用;
- BoostNote,適合程序員用;
2.4.2 MD語法寫作編輯器 - Typora,是一款天堂級的寫作軟件,讓你摒卻塵世間的浮華,專注于寫作當中,讓你擺脫word的繁瑣設置,不需專注于格式,全身投入于寫作當中;
- Mark Text,下載網址,微軟出品的開源軟件;
-
Inspire(靈感寫作),下載網址,東日軟件開發的輕量級寫作工具,給你一個沉浸式的寫作環境,讓你更加專注于寫作,導出word文件相對比Typora方便,操作及使用界面和iMac平臺的Ulysses有幾分相似;
Inspire(靈感寫作)的使用界面01.jpg - WizNote Lite,New,從“為知筆記”獨立出來的makdown語法編輯器,于今年7月3日推出;
-
iA Writer,優雅的寫作工具,以前只有iMac版,后來推出windows版本;
IA Writer 操作界面.jpg - FarBox Editor
- Cmd Markdown(作業部落)
- 墨客編輯器
- WonderPen(妙筆),一款寫作工具,具有“目錄樹”功能,適合寫作小說;
- XXM(想學嗎),支持知識管理(markdown輸入)、火花(頭腦風暴)、腦圖(思維導圖)、日程(待開發)的知識管理軟件,出發點是挺好,但目前仍算半成品,還需要不斷完善;
- Obsidian(黑曜石),New,點擊查看功能簡介。很有野心的軟件,立志成為優秀強大的個人知識庫,讓用戶拭目以待,看官方簡介應為華裔團隊開發;
-
minidown(迷你檔),New,輕量級的markdown編輯器,原為內部試驗的軟件,反響不錯,后開放出來給廣大群眾使用,文件體積較少,支持導出MD格式、word格式,也可讀寫rtf/doc/docx文檔;
Markdown的編輯界面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傳統的兩列并列模式,代表軟件為:MrakdownPad、Joplin,左邊為源代碼模式,右邊為預覽效果模式;
MarkdownPad 2.png
Joplin.png
第二種為一個窗口的源代碼編輯模式,代表軟件為:QOwnNotes、Inspire;
QOwnNotes.png
Inspire(靈感寫作)的使用界面02.jpg
第三種為一個窗口的預覽模式,代表軟件為:Typora,當然可以通過下方的按鈕迅速切換為“源代碼模式”;
Typora使用界面.jpg
這三種模式對比,顯然是第三種模式占優;
2.5 速記型輕量級個人筆記 - Knowte
- CintaNotes,歷史悠久的軟件,目前為止仍在更新;
- AlephNote
-
NotesMan,中文名稱為:筆記俠,簡單便攜式筆記管理應用程序,使用后感覺更適合便簽管理;
2.6 摘錄批注筆記 - 知之閱讀,從2015年推出,至今有些年頭的軟件,沒怎么宣傳,較為低調;
- BookxNote,New;
- 堆塔思維,New,雙人團隊開發的軟件;
-
LiquidText,New;
具有對PDF文件進行標注、摘錄、大綱筆記、思維導圖等功能,集收集、整理一體的知識管理軟件;
2.7 寫作工具 - Scrivener
- FocusWriter
-
BlackDraft
2.8 涂鴉筆記 -
隨手寫(FiiNote),隨手寫混搭鍵盤、手寫、語音、涂鴉、拍照的記事本;
3、文獻管理 - EndNote
- NoteExpress
- Citavi
- Mendeley
- NoteFirst
-
知網研學,原名為:CNKI E-Study,集文獻檢索、下載、管理、筆記、寫作、投稿于一體,為學習和研究提供全過程支持;
4、電子書管理 - Calibre
- StartReader
- Neat Reader
“知識管理”重要點是在于“筆記管理”,利用筆記作為載體,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肮P記管理”有很多的筆記軟件類型,像著名的云筆記“印象筆記”,傳統的“本地數據庫筆記”、富文本、文本記事本、新興的markdown語法編輯器等,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尋找選擇適合自己“筆記管理”;國內最多人用的都是Office,Office沒有樹狀目錄結構,只能單個文件管理,但不能多個文件管理,發現身邊的絕大部分同事除了認識Office三件套和WPS,對于其它筆記軟件幾乎一概不知,也不愿意嘗試,更不愿意花時間研究;而markdown是一種輕量級標記語言,算是Txt文本格式的升級版,雖能插入圖片,但不能嵌入圖片,還是圖文分離,不方便管理,可見markdown針對寫作人士,實際上并不適合知識收集管理;
使用建議:最好使用帶有云同步的筆記工具作為存放文章、摘錄、寫作等,方便在生活及工作中查閱、使用編輯;markdown語法編輯器建議用單窗口模式,類似于Typora的實時預覽模式或者Ulysses的編輯模式,不建議使用雙窗口的并列編輯和預覽模式,會降低效率;
軟件推薦:感覺螞蟻金服出品的云端知識庫“語雀”也挺不錯的,大廠出品的定位知識庫的軟件,功能比較齊全,該有的功能都有了,還可生成目錄,目錄鏈接多篇文章,還能將文章公開發布,可以在官網的“發現”搜索關鍵詞查找相關文章,目錄還有幾種玩法,目錄里面文章鏈接網盤分享地址的,還有當成網盤上傳工具包的,儼然成了“工具庫”;Markdown語法編輯器則用Inspire(靈感寫作)+Typora配合使用,一般作為寫作工具使用,Inspire(靈感寫作)的好處在于單窗口操作,無需預覽窗口,還有自動保存,導出word文件比較方便等,而Typora用作審閱寫稿等使用;
第四章:文件管理
1、文件資源管理器
1.1 單窗口多標簽式
- QTTabBar
- ExplorerMax(百葉窗)
- Stardock Groupy
- 百頁窗,驅動人生出品;
- TidyTabs
- RX文件管理器,在微軟應用上架,界面字體為白色;
- Files UWP,在GitHub和微軟應用上架,界面字體為黑色;
1.2 多窗口(窗格)式 - Q-Dir
1.3 多窗口多標簽式 - Tablacus Explorer
1.4 雙欄(縱)式 - EF Commander
- Double Commander
1.5 雙窗口(橫)多標簽式 - XYplorer
- xplorer2
1.6 雙欄(縱)多標簽式 - Total Commander,老牌的文件管理器;
- Directory Opus
- Multi Commander
-
超級文件資源管理器X
1.7 雙欄(縱)多選項卡式 - WinNc
文件資源管理器都有很多選擇,基本上都是國外開發的,國內開發的基本上很少,推薦使用的雙窗口(橫)多標簽式的XYplorer,還有雙欄(縱)多選項卡式的WinNc也挺不錯的,最夸張的是Tablacus Explorer,可開9個窗口多個標簽,一般人也用不了那么多的窗口吧?
2、窗口增強管理器 - Aquasnap
- FancyZones(PowerToys),為微軟出品的PowerToy系統增強工具的一個組件;
-
aoc screen
3、文件標簽管理工具 - Tabbles
- tagLyst Next
windows系統沒有自帶標簽功能,可利用標簽工具給文件添加標簽,方便快速查找所需文件;
4、文件夾美化工具(換色工具) - 目錄博士(Dr. Folder)
- Folder Painter
- Rainbow Folders
給文件夾更換顏色,按文件重要性分為紅、綠、黃、藍等顏色來區分,更快找到所在文件夾;
5、桌面整理工具
5.1 桌面整理 - 360桌面助手,360出品的獨立桌面軟件,可開啟護眼及定時休息提醒功能,總體比“騰訊桌面整理”優秀;
- 騰訊桌面整理,目前仍不能并列面板,實屬遺憾;
- 小智桌面,可以調出快速啟動面板及優秀的待辦提醒功能,這兩方面確實做得比其它桌面整理工具好;
- 海螺桌面
- Fences
建議桌面分類,按文件、文件夾、圖標分別整理,桌面左面為圖標,右上方為文件夾、右下方為文件;
5.2 快速啟動器 - Lily快速啟動器
- Lucy快速啟動
- Wise Hotkey Pro
- Quick Access Popup
- 音速啟動(VStart)
用了桌面整理軟件,就不建議使用快速啟動器,雖說使用方法不一樣,但是最終目的也是一樣的,建議兩者擇其一;
5.3 虛擬桌面 - Dexpot
5.4 桌面工具欄 - BitDock比特工具欄
6、文件搜索工具
6.1 搜索神器 - Everything,快速搜索軟件;
- Wise JetSearch,為著名軟件廠商Wise Care 365優化工具里面的一個小組件,后特別獨立出來可單獨下載,可極速搜索文件;
- Quick Search,為著名優化廠家Glary Utilities出品的快速搜索工具;
- UltraSearch
- Abelssoft Find My Files
6.2 文本內容搜索工具 - FileLocator Pro
- recoll,跨越Linux、MS Windows和Mac OS X的多平臺桌面全文搜索工具;
- archivarius3000
- AnyTXT Searcher
使用建議:使文件管理有條不紊,需要分類、建立命名規則、設置標簽、更改文件夾顏色和利用快速搜索文件定位文件;
軟件推薦:快速搜索工具用的是:Everything,很優秀的搜索工具,快速搜索文件,可直接在搜索界面拉到QQ窗口直接發送,加快辦事效率。之前推薦給同事,后來個別同事給了很大的驚喜,通過關鍵詞查找并私下Copy花費一段時間做出來的工作模板,后來唯有把該軟件刪掉,換成Wise JetSearch,杜絕了Copy情況,現時家用的是Everything,公司則建議使用Wise JetSearch、Quick Search、UltraSearch,這三者搜索軟件都是差不多的,三者選其一;介紹這類軟件給別人,仍需謹慎對待;
第五章:效率神器(生產力工具)
1、桌面效率工具
具備快速啟動軟件及快速搜索功能的工具,這類軟件很多都是集成Everything搜索配合使用;
- Listary
- utools
- 火柴
- Quicker
- Wox
- File Engine,下載網址;
- EasyGo,因wox長時間沒有維護,參考wox的功能界面和使用習慣、邏輯,編寫了類似的軟件,看簡介說明算是Wox的升級改造版吧;
- PowerToys Run,為微軟出品的PowerToy系統增強工具的一個組件;
2、截圖工具 - PicPick
- FastStone Captube
- ShareX
- Ashampoo Snap,德國阿香婆出品的強大的截圖軟件;
- TechSmith Snagit,最為強大的截圖工具,擁有錄像功能;
3、截(貼)圖工具 - Snipaste,優秀的貼圖功能,按F1鍵區域截圖,F3鍵貼圖功能;
- Helloao截圖
- SETUNA2
-
Screenote
4、圖片壓縮工具 -
圖壓,一款免費的本地圖片壓縮軟件,支持壓縮JPG/PNG/GIF/SVG等圖片格式,支持壓縮SVG格式的圖片壓縮工具實在較為罕見;
圖壓使用界面.jpg -
柚圖,支持壓縮JPG、PNG格式,支持生成壓縮率極高的webp圖片,客戶端為4MB,體積較少,壓縮速度較快,比較奇特的軟件,聯網才能使用,不然轉換過程發生崩潰,但是官網又沒有特別說明要聯網才能使用,限制上傳流量為1KB和禁用網絡后均不能使用,因是單文件體積較少,估計可能是云壓縮,經過測試壓縮圖片速度其實比本地壓縮工具還快,又不像是云壓縮,聯網更像是反饋通道,這個要靠高人具體分析了,使用操作等感覺和共享軟件“PP鴨”差不多,除了聯網沒有其它限制;
柚圖.png -
hummingbird(蜂鳥),開源工具,壓縮速度較慢;
Hummingbird使用界面.jpg - Image optimizer,古老級的壓縮工具;
- JPNGmin
-
Imagine,開源工具,有些局限性,To PNG需要安裝ImageMagick;
Imagine界面截圖.jpg
5、剪貼板增強工具 - Ditto
- CopyQ
- Flashpaste
- ClipboardFusion
6、剪貼板轉存工具 -
PasteEx
7、文件快速拷貝工具 - fastcopy
- TeraCopy
8、CAD圖形復制到Word -
BetterWMF,將 DWG 格式文件轉變為 WMF 格式,再插入word里面,避免DWG格式復制到word可能出現的其它問題;
9、GIF錄制 - ScreenToGIF
- LICEcap
- GifCam
10、全局鼠標手勢 - WGestures
- Mouselnc
- StrokesPlus.net
- Stroke
軟件推薦:截圖工具使用FastStone Captube或者PicPick,兩者功能大體一致,當然ShareX也很優秀,下一步環節做得比較好,操作方便,比較自動化、流程化;貼圖工具則用:Snipaste,方便區域截圖及貼圖;圖片壓縮工具則用到“圖壓”,畢竟為本地壓縮軟件,不需聯網操作,支持壓縮JPG、PNG格式,壓縮速度較快,界面雖有一處小廣告,但不影響具體操作;
第六章:護眼工具
為什么“護眼工具”和“個人知識庫”毫不相關,為什么還會出現在這篇文章呢?主要是在提醒長時間或高強度面對屏幕作業的朋友,注意用眼保護,尤其是專業寫作人員、繪圖人員、視頻編輯者,一坐下去連續作業至少有幾個小時,不注重休息長時間操作電腦會導致眼睛疲勞干澀,屏幕的藍光對眼睛有害,長期的話可能會導致“干眼癥”或者“結膜炎”等眼疾,中招了那不是懷疑人生,而是痛不欲生。建議安裝護眼工具,降低屏幕亮度,比較接近暖色系,啟用窗體背景豆沙綠色,降低藍光,減少眼疲勞及對眼睛的傷害。
- Iris,最為著名的防藍光護眼工具,設置較多,但同時設置比較繁瑣;
- LightBuld
- 聯想護眼衛士
- 護眼寶
- f. lux,開源軟件;
-
CareUEyes
CareUEyes使用界面.jpg - Gammy(調節屏幕亮度);
- ProjectEye(用眼提醒軟件),內附夜間模式、番茄鐘功能,建議和LightBulb配合使用,減少眼睛疲勞;
- offandlock(關閉屏幕),年代比較久遠的軟件,下載鏈接估計失效了;
-
EyeCareAPP
EyeCareApp使用界面.jpg - 360桌面助手,內含護眼模式,還可以開啟窗體背景視覺保護豆沙顏色,可惜該護眼工具集成到桌面助手里面,沒有出獨立版的軟件;
個人建議使用360桌面助手的護眼模式功能,操作方便簡單,顏色比較柔和,不會出現偏灰的情況,只可惜不出獨立版,要和桌面整理工具一齊才能使用。護眼工具多少都是有點功效的,一般看手機時間較長,比較容易患上眼疾,不是說紅眼病,是像紅眼病的干眼癥+結膜炎等癥狀。選擇觀看工具要堅持“寧大勿小”的原則,選擇順序依次為投影、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盡量有電腦的地方使用電腦,盡量不要玩手機,也不要兩頭切換操作。玩手機過長比較容易引起“過敏性結膜炎”,什么是“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干眼癥+結膜炎,兩者基本上是“難兄難弟”一樣,很多時候都是同時患上,要看偏向那個,誰輕誰重,就判定是那個。得了這個疾病有什么后果,醫生都不好意思說這病治不好,就開幾瓶眼藥水打發你走。“過敏性結膜炎”在中醫診斷為“暴風客熱病(風熱偏盛癥)”,西醫診斷為:結膜炎,別稱“火眼”,就像孫大圣的“金睛火眼”一樣,沒有大圣那個有特殊用途,一發作就感覺眼燒起來,眼睛像紅眼病一樣通紅充血,那不叫酸爽,叫痛不欲生?!斑^敏性結膜炎”就像鼻炎,是治不好的,一看手機稍微長一些就很容易反復發作,一旦患上此病,則看個人體質,個人體質不同緩解時間也不一樣,是按月來計的,患上了基本上大半年時間就廢掉了,尤其是開始的前幾個月發作,感覺人已廢了一半。所以要提早預防,建議硬件+軟件防護配合使用,眼保護措施如下: 1.建議組裝電腦顯示屏要選“凈藍屏”的屏幕,會過濾掉去掉藍光的,比普通屏幕多幾張毛爺爺,反正是一次性投資,不要過分在意;2 .裝上一個護眼工具軟件,減低亮度及調暖色系,窗口背景豆沙綠色,只需裝一個就OK了,裝多了會發生沖突,就像Iris和360桌面助手的護眼工具會發生沖突,注:護眼工具是會影響PS操作,很難判斷色差; 3.用計時軟件設置定時休息,每一小時休息5至10分鐘;4.還需配一個“一鍵屏幕關閉”軟件; 5.近視的話最好配一副防藍光+抗疲勞眼鏡,鏡片是顯綠色及稍許偏黃的; 6.盡量少玩手機,少刷抖音、微信朋友圈,能用電腦看的就用電腦看,堅持“寧大勿少”原則;
使用建議:win10系統某些優化版不知是系統自帶Bug或還是存在過度優化等問題,會導致開啟“夜間模式”失效,會使多數護眼工具失效,如:360桌面助手的“護眼模式”、LightBuld、CareUEyes等軟件失效,而Iris和f. lux則無影響,估計沒有依賴“夜間模式”的模塊功能,另外獨立運行;
軟件推薦:win7及win10的“夜間模式”正常的話,用“360桌面助手”、“CareUEyes”或“EyeCareAPP”,合格的“護眼軟件”基本要具備兩個條件:不同場合的“護眼模式”及類似番茄鐘的“定時休息提醒”功能;如果win10系統的“夜間模式”失效的話,則建議使用“Iris”和“f. lux”;
護眼之“屏顯字體”
平時在某些平臺網站,稍微留意一下,字體一般以微軟雅黑、思源黑體為主,好的字體可以減少眼睛疲勞,閱讀文章的時候看起來更加舒暢,尤其寫作的時候更加舒適。好的“屏顯字體”一般多為黑體和圓體,因為字體筆劃比較均勻,線條粗細度基本一致,不會出現一粗一細導致偏色的情況。win7、win10系統默認字體為“微軟雅黑”,其實“微軟雅黑”字體也挺不錯的,看起來很悠和,以“微軟雅黑”字體作為基準,作為參考,經過多番試驗,得出以下字體比較適合作為閱讀時或寫作時的“屏顯字體”:
No.1
- 漢儀潤圓系列字體,建議用55W;
- 方正屏顯雅宋簡體
- 方正準雅宋gbk
- 思源黑體
- 未來熒黑
- 資源圓體
No.2 - 微軟雅黑
- 方正蘭亭黑體
- 方正蘭亭圓體
- 方正悠黑
- 蘋方
- 小米蘭亭Pro
No.3 個性字體: - 嵐-沁惜體
- 悠哉字體
- 素材集市康康體
介紹完了中文的“屏顯字體”,順便介紹英文的“屏顯字體”,通常英文的“屏顯字體”適合于代碼展示及編寫,在屏幕看起來非常合適。 - Consolas
- Source Code Pro
- JetBrains Mono
那種場景可以用到“屏顯字體”呢?中文和英文的“屏顯字體”如何配合使用呢?
平時用markdown語法寫作的時候,默認字體為“宋體”,但是字體達不到一定的粗度及看起來不太舒服,容易導致眼疲勞,可以用到“字體映射”的方法,這里用到兩個工具舉例子,分別為:
- markdown語法寫作編輯器:Inspire(靈感寫作);
- 文本代碼編輯器:HBuliderX;
Inspire(靈感寫作)可以在設置里面自定義字體,遺憾的是只有一項定義文字,只能留著定義中文字體,不能另外定義英文字體;
HBuliderX可在設置里面自定義字體,分為兩項定義,一項可以定義中文字體,另一項定義英文字體,顯示出來的文字效果更加優美;
HBuilder X常用配置界面.jpg
定義好字體后,可以在寫作的界面看到更換字體后的效果,顯示的字體和導出后打印的字體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字體映射”,遺憾的是,像某些MD語法編輯器,不能設置字體,如Typora不能直接在設置里面更換字體,要用到另外的方法在主題里面修改字體;
第七章:手機記錄類APP
手機記錄類APP,都是優秀手機軟件。
1、GTD工具
- TickTick(滴答清單)
- 喵記,新浪出品
- dislike
- Any. do
- MyLifeOrganized(MLO)
- 備忘錄(系統自帶)
2、思維導圖 - MindMaster(億圖思維導圖)
- XMind
3、筆記本 - 微筆記
- FairNote筆記本
- Evernote
4、語音錄入 - 訊飛語記
- Idea Note(閃念膠囊)
5、時間日程管理軟件 - EssentialPIM
6、文本編輯器 - Jota+ Text Editor
7、掃描及OCR識別 - 掃描全能王
- 全能掃描王
- 白描
軟件推薦:使用TicTick(滴答清單)代替手機的備忘錄,畢竟手機的備忘錄功能仍不夠強大,還有PC版,登錄賬號方便同步,用來作為待辦事項提醒工具;錄音工具就用到訊飛語記,方便速記,適合記錄霎時間出現的靈感和會議記錄等場合錄音,而掃描全能王則在身邊沒有掃描儀、外出的場合作為應急使用;
“開源軟件”匯總一覽表
GitHub(微軟)、Gitee(開源中國)等“開源代碼托管倉庫”發布的“開源軟件”,上方軟件有部分是開源平臺的開源軟件,有興趣或喜歡免費軟件、支持開源的書友們請在以下發布頁下載。
- diagrams.net(流程圖式思維導圖)
- BlinkMind(大綱式思維導圖)
- 日常輕單(setodo)【待辦事項】
- StikyNotes(便簽工具)
- wnr【計時器(番茄鐘)】
- iceEditor(富文本編輯器)
- Notepads【記事本(輕量級文本編輯器)】
- EditUltra(文本代碼編輯器)
- Trilium Notes(MD語法筆記本)
- Vnote(MD語法筆記本)
- BoostNote(MD語法筆記本)
- Mark Text(MD語法寫作編輯器)
- WizNote Lite(MD語法寫作編輯器)
- XXM(想學嗎)(MD語法寫作編輯器)
- AlephNote【筆記(便簽)管理工具】
- NotesMan【筆記(便簽)管理工具】
- Files UWP(單窗口多標簽式文件管理器)
- Tablacus Explorer(多窗口多標簽式文件管理器)
- File Engine(桌面效率工具)
- PowerToys Run(桌面效率工具)
- SETUNA2 【截(貼)圖工具】
- Screenote【截(貼)圖工具】
- hummingbird(蜂鳥)【圖片壓縮工具】
- Imagine(圖片壓縮工具)
- CopyQ(剪貼板增強工具)
- PasteEx(剪貼板轉存工具)
- Stroke(全局鼠標手勢)
- Gammy(護眼工具,調節屏幕亮度)
iMac平臺對應的優秀軟件
iMac平臺優秀軟件對應的windows平臺軟件,左邊為iMac軟件,右邊為windows軟件。
- 思維導圖:MindNode VS XMind/MindMaster(億圖思維導圖)/MindManager
- 摘錄批注筆記:MarginNote VS 知之閱讀/Bookxnote/堆塔思維/LiquidText
- MD語法寫作編輯器:Ulysses/Bear(熊掌記) VS Inspire(靈感寫作)/IA Writer/MarkEditor/Farbox Editor
延伸話題
- Notion,將筆記本、知識庫、任務管理整合的筆記協作工具。原在國內開發,后因開發效果不滿意,把整個國內團隊解雇了,后東渡日本組建團隊重新開發新的版本。Notion于今年5月份宣布個人用戶免費幾天后被曝出石墨文檔前員工抄襲源代碼并開發出“寒舟”,后者迫于公眾壓力,后下架停止開發;
- wolai(我來),構建個人信息庫、筆記、待辦的筆記工具,據網友的評價為Notion/語雀 + Roam的結合體,具有雙向鏈功能,類似Notion的全能型的知識工具,更新比較頻繁。經過“寒舟事件”的像素級抄寫,網民對于類似軟件有所預防,那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后續發揮;
- Document Node(文蝶結),Markdown語法、富文本筆記本,根據官方簡述,應為海外華裔開發;
- Typora,最為著名的跨平臺Markdown語法寫作編輯器,據說由國人開發的,待網友核實;
- Obsidian(黑曜石),Markdown語法寫作編輯器(個人知識庫),根據官方簡述,應為海外華人開發;
這幾年開發的優秀軟件越來越多有國人及華裔的背影,但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競爭越來越激烈,抄襲阻礙創新,由此窺見,可謂創業不容易,開發需謹慎。
總結
“個人知識庫”屬于“知識管理工具”,可以理解為“個人核武庫”,運用工具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主要是圍繞“知識管理及運用”來運轉的,搭建框架將其完善,其實搞好“知識管理”主要是圍繞適合自己的“筆記工具”來做為「知識容器」,其它工具為輔,進行一系列步驟:收集→整理→歸納/優化→輸出。當初“個人知識庫”的構建,也是接觸到“知識管理”的相關文章,覺得該花時間研究一下。以前沒有“知識管理”的概念,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收集的資料比較零碎、分散化,沒有及時存檔,沒有形成結構化、體系化的管理,不便于以后的整合資源、輸出應用,唯有將零散的知識筆記組織起來,定期整理內化,將現有的知識儲備轉換為能力,才能形成強大的生產力。圍繞“知識管理”這個主題,初步制定分為幾個步驟來慢慢完善:
- 打造個人知識庫;
- 建立個人知識管理體系;
- 加強知識管理,注重輸出及應用;
- 知識內化變現;
- 利用隨手可得的A4紙,創建A4頁面的“效率手冊”,筆記模板一分為三,分別對應不同場景使用,分為筆記本(NoteBook)—學習/生活用、記事本(NotePad)—工作用、備忘錄(Memo Book)—個人用,加強時間管理規劃人生;
參考資料
本來只是打算寫三千字的,結果寫成萬字以上了,造成閱讀時間較長。寫作不易,喜歡的朋友請順手“點贊”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