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文章。上一次伏案還是寫一些領導布置的宣傳稿,自從結束本科的學習生涯與文學好像就漸漸有了距離。考研的時候想選擇文學類專業但是終究沒有堅持,到現在也談不上后悔。
上大學前偶然看了《草樣年華》,當時認為是一本帶著調皮、戲謔、無奈、荒唐的大學生活百科全書,充滿戲劇性的是,如今回想起自己這四五年,荒唐程度不亞于此。我其實很羨慕書里的主人公,他崇尚毛姆《刀鋒》里對精神富足和自我完善的無功利追求,同時又有著王小波的戲謔諷刺式思考以及流露著王朔痞子般的不要臉。我最喜歡的還是他模模糊糊有點文人氣息的無恥,說不上流氓但也絕對算不上清高。也許有時候一本書的力量就是這么強大,強烈的感性認識會不自覺地內化為理性的認知,又或許這本來就是我該發生的故事。故事很復雜很冗長,在一些時間和一些人說起過三三兩兩的片段,內心的各種滋味以及變化都是我獨享的。偶爾覺得可以和好朋友說說或者是隱晦地向父母傳遞某些我的成長信息,終究覺得不妥,于是喜歡上了喝酒,也漸漸理解小時候父親的酒醉,有些話有些面目其實對自己都說不出來表現不出來,喝了慢慢就接近本我了,酒神精神有點道理。
近來覺得人性頗為復雜,是那種上升到三觀的復雜。昨天同事們還在討論人的成長是后天還是先天的作用大,我的觀點是沒有社會和教育,人就和動物一樣,也許還不如豬跑得快。所以有時候看書的意義不在于獲得知識,還有很多真相和陰暗面是不可言傳的,擺在那里大家不說,你看到才知道,比如《厚黑學》,比如《另一種禽獸》。現代社會人的矛盾就在于有了語言、網絡等各種工具去交流,卻產生了超出以往時代的矛盾和間隙。因為社會的發展而由此產生的不斷細化的定義和概念會慢慢摧毀人類的“巴比倫通天塔”。還有人是一種進階性的存在,就好像游戲玩家打怪,級別高的老者,走過更多的關卡看過更多怪物,而他們反向傳遞過來的信息對于后來人不一定是好是壞。
最后還有一點,魯迅總結過的人性真的準,過了快一百年還是準,具體是什么就不贅述了,懶得把這些東西掛在嘴邊,如果想獲得生活的真諦就去做局外人吧,入世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