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生活在宗教家庭,家里只有六本書,是真的,只有六本,其中一半是宗教書籍。把書當做洪水猛獸的母親,除了這幾本書,根本不許小溫特森碰別的,她只好偷偷找書來看。
有一天夜里,母親無意中發現了溫特森藏在床下的書,當下把它們扔出了窗外,溫特森后來一直清晰地記得,母親拿起用來暖浴室的小煤油爐子,走到院子里,把煤油倒在書上,點起火時的場景。幾年后,溫特森再也無法忍受她的母親,離家出走了。
生活中,像溫特森母親那樣有強烈“控制欲”的母親十分常見,她們總是為我們定下許多規則,“你要聽我的,你還小,別什么都不懂被人騙了”“別和那個小孩玩,他不學無術,可別帶壞了你”“你怎么挑了這么個男朋友”……
我們不禁要問,遇到這種“控制型”老媽,除了離家出走、吵架之外,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嗎?
答案是,“當然有!”
日本作家五百田達成和櫻場江利子合著的《完美母女關系的秘密》一書,就是專門寫給那些尚未脫離母親控制的女兒的,這本書從溝通、戀愛、結婚、工作、生活等等層面,剖析了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并且為我們與母親相處時,應該采取的態度和方式出謀劃策,讓雙方從舊的相處模式中解脫出來,各自擁有獨立的生活。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如何改善母女關系,但我認為,男士們也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畢竟被迫做一個“媽寶男”也挺累的。
作者五百田達成是一名全球職業規劃師,被譽為“日本第一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為女性開設了人生商談咖啡館“戀愛工作職業咖啡屋”。櫻場江利子也是一名全球職業規劃師,曾在大使館工作,現在為日本年輕人提供就職和自立的援助工作。
五百田達成和櫻場江利子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在某些方面變得頑固。多年來母親習慣為我們安排一切,突然要她改變也不太現實,那就讓我們做出一些改變吧,只要你決心改變,母親一定能感受到,時間長了,她會跟上你的腳步的。
擺脫母親的“詛咒”
朋友原來是學校的臨時老師,工資不高,但她每天都很開心地上課、批改作業。她媽媽覺得臨時工作不穩定,到處找朋友托關系給她弄到了正式工作,剛開始我朋友堅決不去,她媽媽一哭二鬧三上吊逼著她去了。每天做著不喜歡的事,想辭職又怕媽媽鬧,朋友很郁悶,見誰都倒苦水。
“控制型”的母親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無微不至的“照料”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她們眼里,孩子永遠長不大,沒辦法接受我們成為獨立的個體,保持著為我們拿主意、做決定的習慣。
我們和母親生活的時代不同,價值觀也大不相同,不要害怕和母親產生分歧,要知道,別人的對我們的定義都是我們的牢籠。當母親說“你不行”“你的公司不怎么樣”“你男朋友不適合你”的時候,都是在限制你思想和行為。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去感受、去經歷,母親這種善意的“詛咒”,不能成為我們畏縮不前的阻礙。
賦予母親新角色
當母親影響到我們的自我完整性時,我們就要像《完美母女關系的秘密》里說的那樣,首先感謝母親為我們操勞半生,養育我們長大,然后向母親遞交“解雇通知”。解雇不是斷絕關系,而是將母親從“控制者”的角色,轉換為其他角色。
把母親當朋友——平等是交往的前提
在“控制型”母女的關系里,強勢的母親占據主導權,弱勢的女兒只有聽話照做的份兒。而跟朋友交往就不同了,我們對朋友談天說地、傾吐心事,絲毫不用擔心對方給我們造成壓力。英國小說家喬叟說得好,“朋友交好,若要情誼持久,就必須彼此謙讓體貼?!蔽覀兿纫谛睦锇炎约禾嵘胶湍赣H平等的地位,讓自己面對母親時輕松自然一點,再運用下面說到的方法和母親相處,改變關系時會更簡單一些。
把母親當親戚——恰到好處的距離感
美國作家伍綺詩的小說《小小小小的火》中,小女孩伊奇的母親對她說:
“伊奇,坐直了”
“伊奇,要懂禮貌”
“伊奇,你不要老穿黑色的衣服”
“伊奇,表現好點,你瘋了嗎?”
伊奇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做事風格,她不想跟其他兄弟姐妹一樣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無法忍受母親“控制”的她,做出了非常叛逆的事情——一把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離家出走了。
“控制型”母親的缺點就是管得太寬,讓人難以呼吸。但是把母親當做親戚就能制造些距離感,不必事事聽母親的,不必事事向母親匯報,只在母親問起時給出比較籠統的回答就好。
把母親當上司——運用職場智慧,創建和諧關系
想想我們平時與上司相處時的樣子吧,我們毫不介意上司委派給我們的任務,可以完成的任務就不折不扣地完成,存在困難的任務就要組織好語句,用謹慎的態度與上司溝通,尋求解決辦法。如果你用吊兒郎當的語言或者直接說“我做不了,你找別人做吧”,你這份工作可能就到頭了。如果領導正在氣頭上,你跑去說這項任務怎么怎么困難,那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我們不僅需要慎重的態度,還要有察言觀色的本領,才能與上司相互配合,做好工作。
母親在生活中也會像上司一樣,要求我們做這做那,不如把母親當做上司,運用一些職場技巧,化解矛盾、交流情感、和諧相處。
離開母親,追求真實的自我
想擁有自我,就要從母親的羽翼下勇敢地飛出來,把自己當做獨立的個體,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精神獨立
一直習慣什么事都有媽媽處理,遇到問題要問問媽媽的意見,會讓我們在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時缺乏自信、沒有主見,所以追求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獲得精神上的獨立,把生活的重心放到自己身上,獨立選擇自己的工作、朋友、丈夫。
以前做錯了事有媽媽護著,今后要把自己當做懸崖邊上的人,因為沒有退路,所以做每一個決定都要站在“讓自己過得更好”的角度,從日常瑣碎開始,按自己的意志謹慎地做出選擇,并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
金錢獨立
我小時候向媽媽要錢,媽媽總要問清楚錢的用途,還要反復叮囑別亂花、不要吃垃圾食品。
自己掙錢自己花,除了別超支之外沒什么限制,而且能夠培養自己的金錢觀念,在實踐中總結理財心得。
《完美母女關系的秘密》中說,“母親最強烈的原始欲望是希望女兒走向獨立、獲得自由,與人生伴侶一起抓住幸福”,所以,不要害怕自己的改變會讓母親生氣,天下沒有一個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不好,只要你的選擇證明你可以過得很好,那么母親都會為你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