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力中“聽不清”和“聽不懂”兩個困難,要解決應該用精聽的方法:解決“聽不清”用聽寫Dictation,解決“聽不懂”用聽力筆記Note-taking。泛聽適合中高級學習者,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廣播節目、有聲書和文本轉語音提供豐富材料,變速和跟讀是泛聽的高難度系數動作。
一、英語聽力自學之聽寫練習
接下來我們將進入到英語聽力的學習。聽力有兩個難點,第一是聽清,第二是聽懂。大家熟悉的英語聽力都是做選擇或填空,但其實英語專業的訓練中還有另外兩種方法進行針對性訓練,即聽寫和做筆記。先說聽寫,第二部分來說做筆記。
什么是聽寫,有什么要求和流程?
聽寫是英語專業二年級參加專四考試中聽力的一項,要求寫逐字稿,把所聽全轉為白紙黑字,包括標點在內也不能有錯,是對詞匯、語法、特別是音素準確和朗讀技巧的綜合考察。這種完全遍歷的方法要求一定的詞匯量,最起碼不能出現不會拼寫的生詞,或者能夠將生詞根據讀音將拼寫猜個大概。此外還要求熟練掌握重讀、非重讀、連讀和停頓,否則就會給聲音的辨析帶來困難,造成聽不清的問題。此外還要求語法細節的知識,比如動詞在不同時態變化的詞尾規則、第三人稱單數、名詞復數、主謂一致等。最后還要求細致認真,比如英文當中句號是小圓點,應當在雙引號的里面。
在專四考試中,一篇約250字的一次聽寫,通常會有四遍朗讀。第一遍完整流暢地從頭聽到尾,沒有停頓,主要目的是了解文章大概講了些什么,熟悉上下文。第二和第三遍都是按意群停頓,大約15到20個詞停一次,給15秒的空白來寫下聽到的內容。第二和第三遍有兩種策略:要么第二遍只完整寫出能記得的幾個詞,等第三遍的時候補充后面;或者第二遍將每個單詞寫一個開頭,并標注好詞尾,第三遍的時候進行補充和核實。第四遍和第一遍一樣,沒有停頓、完整流暢地從頭聽到尾,用于檢查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拼寫錯誤、屈折變化和標點等。
英語聽寫練習的推薦資源有哪些呢?
專四聽寫(TEM-4 Dictation)的模擬題和真題。它的特點是資源多有答案。讀音清晰標準,連讀和吞音較少,專為考試設計,考察點比較全面,因此難度適中,適合入門和初級水平向中高級過渡。聽力材料有磁帶也有mp3,標準按照四遍朗讀準備。
可可、普特、滬江等英語網站的聽力板塊,都有專為聽寫而設計的小頁面。它的特點是全數字化,對答案的時候一鍵核查出結果,準確又方便。材料來源通常是最新的各種短文或新聞,時效性強,內容豐富多樣,更接近真實語境,難度可能稍高。用打字的方法在對話框寫下內容,與紙筆考試可能會有感覺上的差異。但是與考試材料相比,錄音基本是停頓著讀一遍,不會自動形成第一遍第四遍流暢完整、第二遍第三遍停頓讀的模式,需要手工進行調整。此外,知識點的覆蓋面可能不是很全。
最后任何感興趣的音頻都可以成為聽寫材料,最好有權威原文,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使用手機或電腦的語音輸入,播放一遍錄音,通過語音識別也能得到準確率較高的原文。這個方法暫時不適合剛剛入門和初級水平,因為很有可能語音輸入的原文當中有錯誤,但他們暫時還不具備足夠的辨析能力,也就是學了錯誤的材料,反受其害。
聽寫出現了錯誤,該怎么辦呢?
首要是分析原因,再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原因可能包括粗心沒有注意詞尾變化,語法知識不足,專業知識不足導致沒有寫出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這些細節是稍加注意就能夠解決的。
需要長期抗戰都是由于辨析聲音的能力暫時不足導致的所謂“沒聽清”。針對沒有聽清部分,首先需要反復聽幾次,如果還沒有辨析清楚發的什么音,讀的什么單詞,先試著寫下能辨析清楚的音素或者拼寫。然后對照答案。
如果寫下的音基本正確,那么這就是生詞造成的。如果寫下的聲音,與實際的答案差別較大,那么就是發音和認知的問題。需要將音標查清,仔細對比辨析自己認為的這個單詞的發音和實際錄音之間有什么區別,以及為什么兩者之間產生差異。最后可以針對這個難點做強化記憶。通過遵循對比-重復-模仿的三原則,可以將這個難點攻克并內化。
二、英語聽力自學之聽力筆記
本篇文章主要探討英語聽力中聽不懂的問題,也就是做聽力筆記。
造成“聽不懂”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聲音能夠辨析清楚,單詞能夠熟練掌握的前提下,還存在聽不懂的問題,癥結多半在語法和結構上,更深層的原因是沒有摸清文章展開的順序。寫文章通常有三種順序,時間、地點和邏輯順序。辨別順序需要通過標志性的語法結構和詞匯,在聽力筆記上用樹形圖展現。
時間順序通常是通過動詞時態、時間介詞和時間狀語從句進行表達。時間順序在記敘文或者人物傳記當中比較常見,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故事是怎樣進行的。因此關鍵就是記清楚時間先后以及在某個時間點對應的事件。
地點順序通常是通過介詞和地點狀語來表達。表明隨著地點的轉換,主題在不同的場景發生的變化。通常在說明文和歷史故事當中出現,或者是與時間順序相伴出現。
邏輯順序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也相對多樣,包括并列關系、異同對比、原因結果、舉例子、步步深入等等。各種表現形式也有相對應的提示詞,來表明邏輯的論證和推進。例如first/second/third表示并列關系,by contrast/comparatively/similarly表示異同對比,given/due to/lead to等等表示因果關系,to take an example/ for instance/to illustrate等表示舉例論證,moreover/besides/what’s more表示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深入論證。
聽力筆記應當注意哪些技巧呢?
首先是注意提示詞。提示詞除了明確指出主題意義的轉換,還暗含了文章的邏輯順序。因此可以根據暗示信息,對下文未知內容提前預判,減少聽力負擔。
其次是要學會用簡單的字母或符號表達復雜信息。縮寫字母比較簡單,分為首字母、詞頭和去元三種情況。首字母縮寫通常為約定俗成的,或知名度和頻率較高的短語,通常有超過兩個詞組成。例如用WTO代替世貿組織,用US代表美國,用UN代表聯合國,用CA代表加州用BJ代表北京,用姓名首字母代表一個人等等。詞頭也是做筆記是提高速度的常用方法,顧名思義,是用單詞開頭的幾個字母來代表整個單詞,比如用edu代表教育、用gov代表政府,通常針對使用高頻主題詞或者抽象詞使用。而保留輔音字母是對通用頻率較低的詞匯進行縮寫的常用方法,即省去詞中的元音字母,只保留輔音字母的做法。常見的有用CHN代表中國,用bdm代表羽毛球,用ctrl代表control控制等等。由于元音字母只有五個,相比輔音字母數量少得多,從排列組合知識可以得出,刪掉元音字母相比刪掉輔音字母,代表可能的組合數更少,表達意思更精確。
使用符號表達意思是最為簡便、含義最豐富、也最具個性化的方式;圖像及圖象間相對位置都能表示豐富含義。在交替傳譯使用頻率較高,經驗豐富的口譯員都有自己一套獨立的符號系統。比如一個笑臉,可以表達榮幸/高興/微笑;用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個點,來表示會議/聚餐/討論等等;在符號或者是縮寫的右上角,使用一個小空心圓圈,可以表達是“……人/者/家”,比如在edu右上角加一個小圓圈,指代的是教育部官員/教育工作者/老師等含義。還有在表達時間的時候,年用字母y來代替,那么在字母y的左側點一個點就是去年,右側點一個點就是明年,畫個下劃線就是今年,右側點兩個點就是大后年,左側點點寫數字10就是十年前。
用字母和符號可以表示獨立的單詞,那么怎樣將其串聯起來表達句子及其邏輯關系呢?
一般來說我們用橫線串聯起各個單詞。當做筆記的時候,需要對一句話中的單詞進行篩選,并非所有的單詞都要記錄在紙上。筆記上只有核心詞和邏輯關系被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換而言之也就是盡量提取出句子主干結構,即包括主謂、主謂+賓+定/狀等在內的七種基本句型。舉個例子來說,“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參加此次盛會”,落到紙面的筆記上應當是“一個笑臉,一條橫線,一個圓圈中間加個點+帶下劃線的字母y”的符號圖像。
做完筆記之后,應當如何使用呢?
在做聽力筆記之后,應當能夠看著筆記對所聽內容進行復述,才是一份合格的筆記。筆記和復述時使用中文或英文均可。至少邏輯框架和重要細節不會被遺漏,時間地點人物能夠匹配正確,就說明已經聽懂。因此在最開始訓練的時候,最好使用有聽力文本,最好附有參考譯文的文章。
練習聽力筆記有哪些材料可供參考呢?
首先就是專八聽力的第一部分Mini Lecture。這部分要求在沒有任何已知信息的情況下,聽一篇五分鐘左右的演講并記筆記,然后發下短文進行填空。其次是翻譯等級考試CATTI綜合能力最后一部分Summary。這部分也是要求在沒有任何已知信息的情況下,聽一段演講并記筆記,然后對所聽內容寫一個200-300字的英文概括。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項都是對中高級英語學習者進行的考察,專八是英語專業學生四年級,而翻譯等級二級考試是研究生水平;因此可以不急于對筆記質量進行練習甚至操之過急。雖然對語言能力要求較高,但是在初級培養關注提示詞和分析邏輯的意識,絕對是受益匪淺的。
三、英語聽力自學之精聽泛聽
本篇文章主要講述英語聽力中的精聽和泛聽。
精聽和泛聽是指什么,各有什么特點呢?
顧名思義,英語精聽是指對材料從發音到單詞、語法到句式,全面且細致地學習和總結,以聽力而不是書面的形式呈現,對語言點和語言掌握程度十分關注。通常我們在做聽寫和聽力筆記的時候,對同一段材料會反復聽音辨音,甚至會針對某個詞作針對性訓練,這就屬于英語精聽。
與此相對,英語泛聽以獲取信息而不是知識點為主要目的,因此對于語言點的關注度沒有英語精聽那樣強烈。而在聽英語廣播或者有聲書的時候,通常只聽一遍,獲取“某人做了某事”的核心信息后不會再回去反復,就是英語泛聽。
精聽和泛聽應當以什么比例分配呢?
精聽與泛聽的比例分配與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和目的相關。
在初級學習階段和學習英語知識階段,應當以英語精聽為主,避免生詞干擾、建立詞音到詞義的映射和查漏補缺。首先因為初級學習者的詞匯量不是很大,用英語泛聽訓練會遇到許多生詞,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模糊了聽力訓練的重點。其次對于初級學習者來說,從“聽到”到“聽懂”的反射意識還沒有建立完全,英語精聽需要投入完全的注意力,對同一段材料反復練習,有助于聯通詞和詞義,并培養反射意識。最后在英語精聽中會落實到字面上進行對比,學習者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識點會暴露無遺,神有助于查漏補缺夯實基礎。
除了在進行翻譯訓練的時候使用英語精聽,對于中高級學習者來說,英語泛聽應當在日常中保持較大比例。英語泛聽并不需要投入所有注意力,更像是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保持語感。此時英語已經從學習語言知識的對象,轉變為獲取掌握信息的工具。
英語泛聽有哪些推薦材料呢?
英語精聽在前兩篇文章英語聽寫和聽力筆記中已經講得非常詳實,接下來主要講英語泛聽。首先來說英語泛聽最好是在中文語境下已經具備了相關背景知識的內容,因此主題應當與自己的專業或日常生活、個人興趣相關。在英文語境下,廣播節目和有聲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可供選擇。
BBC 3臺的Essay節目(http://www.bbc.co.uk/programmes/b006x3hl )選取高雅讀物的片段作為文本,朗讀的發音標準感情充沛。每周四下午的Comedy,邀請了電視劇編劇撰寫劇本,知名配音朗讀文本,再配合音效后期十分精彩。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的Round Table圓桌議事(http://ezfm.cri.cn/?params=path=/schedule/detail--programId=64207 ),周一到周五的中午1點開始,主要是中國人和外國人對中國社會的某個話題進行辯論,思維角度豐富且新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很像雅思考試口語考試Part3,準備考試的小伙伴們一定要關注。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的 Beijing Hour新聞縱貫線(http://ezfm.cri.cn/schedule/detail?programId=64378 )早七點的新聞節目,播報當天國內外大小事,適合英語泛聽,用來英語精聽也很合適。
還有雜志和有聲書的音頻版本,比如經濟學人、BBC、企鵝、劍橋等出版社多年前和現在出版的有聲書。甚至將電影美劇公開課的字幕擋去,播放這些視頻也是英語泛聽的良好材料。
如果難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音頻,可以試著使用文本轉換語音軟件,比如打開手機的備忘錄,鍵盤上左側下方的錄音按鈕即可。這是目前很熱的人工智能技術下的一個分支,但目前人工語音真人朗讀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沒有辦法像真人一樣自然流暢,因此不適合作為精聽語音模仿,只是用于獲取信息的泛聽。
英語泛聽有哪些獨特的訓練方法呢?
首先是變速。VOA慢速和快速英語大家都很熟悉,當朗讀速度變快,發音不在充分飽滿,單位時間內信息量增大,會給聽力增加負擔。事實上使用播放軟件也可以將原本正常語速的音頻變化為1.5倍甚至兩倍,人為提高了聽力的難度。如果常速聽力已經不再充滿挑戰性,可以進入多倍速的世界。
其次是跟讀。播放一段音頻,以落后音頻兩三秒的速度,復述所聽到的內容,,這其實是一種口音訓練的方法,Shadow。一邊跟讀一邊朗讀,迫使大腦進行分區處理,對于語音輸入的注意力減半,這也對語音和語義映射關系的反應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只有極少遇到生詞,對各種句式很是熟悉才能夠占用極小的大腦內存處理這些聽力信息。
總之,泛聽適合中高級學習者,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廣播節目、有聲書和文本轉語音提供豐富材料,變速和跟讀是泛聽的高難度系數動作。
四、最后說一點雞湯
聽力練習初期,尤其是聽寫訓練,確實是比較耗費時間,很有可能一篇一兩百字的文章,完全做完大約要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但是收獲絕對是滿滿的,大約經過四篇左右,對聽力會有入了一點門通了一點竅的感覺。如果認真做到十篇以上,所謂聽不清的情況就會大有改善。做筆記剛開始也會摸不著門道,有很多次大腦一片懵,聽完一段就想哭,極其打擊自信心。
然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聽寫的提高就像騎自行車,最開始剛剛剛起來的時候比較費勁(最開始的四篇),但是每用力蹬一下都是為后面的更加輕松而積蓄的力量(最開始的十篇)。因此如果你在最開始覺得真的太痛苦想放棄,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或者先降低難度到自己能適應,再慢慢提高難度,但一定不要停止,學習語言就是做多少收獲多少的過程。祝愿大家都有所成長~
最后給自己打廣告,專注英語學習和演講,目前日更中~
歡迎關注Metisfess,閱讀前文:干貨!英語學習方法大總結之一,語音口語全搞定